教育部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教育部

的結果:共找到 393筆 約 0秒

比掩蓋病灶更糟的事——技職論述空洞化

公共政策.黃偉翔:08 Sep, 2017

昨晚(9月7日)傳出消息,台灣觀光學院今年除了廚藝系35人外,其餘因招生不佳,128名新生還沒開學就面臨「被轉學」,學生權益受損,教職員工工作恐不保。在面對少子化風暴下,能預見不久的未來,這樣的案例...

就業待遇無法提升,再多技職政策也是事倍功半

公共政策.黃偉翔:24 Aug, 2017

最近《中時》一系列低薪專題報導,讓我感觸很深,因為很多人吶喊:「技職重返榮耀,政府教育政策要改、家長價值觀要變,」這些當然沒有錯,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應把技職人才的就業待遇提升起來,」這才是一切問題的...

找到能力指標,就不必迷信經典:國文科課審會的爭議

社會文化.朱宥勳:22 Aug, 2017

日前教育部召開了中小學課程審議會大會,討論高中國文課綱。其中,《聯合晚報》以其一貫「嚴謹」的新聞精神,將該日議程並未討論的、僅是「普通高中組分組會議」共識的內容,當作是課程審議會的結論,大版面地批判...

高職先就業還拚升學?各部會政策讓基層師生很矛盾

公共政策.黃偉翔:14 Aug, 2017

在上篇專欄〈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中,引起最多反對聲浪的,就是教育部111學年度將取消乙級技術士證報名技優甄審資格,並改放到甄選入學管道處理。原因很多,但背後的本質,是教育部想弱化勞動體...

【鳴人現場】誰的世大運?臺灣該不該跟大型賽會說再見?

編輯室.編輯室:08 Aug, 2017

在主流媒體的報導中,將於8月19日隆重登場的「世界大學運動會」往往被形容為「僅次於奧運」的國際運動賽會,並說明無論在競賽種類、參與國家與人數規模之巨大,都是臺灣必須舉辦該賽會的理由。然而,主辦國際大...

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

公共政策.黃偉翔:07 Aug, 2017

「不重視實作」、「培育的人才不好用」,這些是台灣社會對技職教育最大的不滿,教育部近年花了許多力氣,持續透過新政策來引導技職校院走向實務端,而這第一波改革,就是技專校院考試與招生制度的變革,最快適用目...

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公共政策.黃偉翔:31 Jul, 2017

你也對投入72億經費的「18歲先就業政策」不滿嗎?對僅2376人申請的成效感到失望?我前篇專欄〈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對此政策於理想與現實的分析引起教育社群與網友們的討論...

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

公共政策.黃偉翔:24 Jul, 2017

近日「18歲先就業政策」階段性報名結果出爐,一年5,000個名額卻僅2,376人報名,可見政策理想與執行面還有一段不小落差,這政策大手筆投入72億經費,勞師動眾相關部會、多場巡迴說明會、盤點與開發職...

世大運泳隊名單事件:選手不該退賽,官員才該下台

時事觀察.周偉航:17 Jul, 2017

世大運游泳代表隊選拔風波越演越烈。全大運蝶式金牌好手丁聖祐,對世大運游泳代表隊的選拔標準提出質疑,引發外界廣泛關切。體育署卻因此做出驚人的決定,揚言未達標而入選的女子選手,將同步在個人項目中退賽。有...

「電腦軟體應用乙證」錄取生死學系,技職出了什麼問題?

公共政策.黃偉翔:19 Jun, 2017

我們經常看到新聞吹捧技職生「拿下N張乙級技術士證」有多厲害,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不相信。 這現象有多嚴重?我在過去的報導就曾指出,104學年度技優甄審報名人數共18,533人,其中有16,935人是...

把職校當企業經營:「公東模式」如何培育技職人才?

公共政策.黃偉翔:05 Jun, 2017

只要說到木工,多數讀者可能不知道,台灣許多優異的師傅、技職教師,甚至培育技職國手的團隊皆是當年公東高工所出品。甚至,我看到一個數據,自1970年至1999年公東高工共在國際技能競賽拿下11金牌、4銀...

技職教育持續邊緣中:兵役法為技職國手修法,為何關注甚少?

公共政策.黃偉翔:31 May, 2017

如果說媒體、立法院與政府行政機關的生態是社會縮影,其實並不為過。就拿技職教育來說,其是否被重視,從上述所列舉的各機關與單位呈現出的態度裡,我們便可從中窺探社會是如何看待此門領域的。5月26日,立院三...

競技還教育,學生或運動員——大學運動搶人大戰何時方休?

社會文化.陳子軒:25 May, 2017

一年一度的全國大專運動會,就像往年一樣,它悄悄地來,又悄悄地結束了。按理說,今年是由台灣大學承辦(主辦都是教育部),巧妙地選在世大運開幕倒數一百天閉幕,暖場意味濃厚,應該更具話題與能見度才是,但相關...

當性少數人權遇上宗教自由

社會文化.​喬瑟芬:23 May, 2017

前一篇談的是「宗教信仰是否有權參與公共事務」,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當我們接受宗教信仰也能依自身信念價值參與政治後,一旦與其它權利發生衝突時,應該怎麼辦?信仰和人權保障並非必然相...

教育部為何總愛搞曖昧,卻從不願對技職表真心?

公共政策.黃偉翔:08 May, 2017

在情感互動中,雖然彼此享受一開始的曖昧模糊感,但時間久了,只會被貼上「玩咖」標籤,尤其在情感關係中佔相對優勢、握有主導權的人偏偏不告白。為什麼舉這個例呢?因為過去多年來,教育部對技職教育,就充分扮演...

看見她者的生命厚度:跟著Titi去印尼遊學團筆記

社會文化.林吉洋:04 May, 2017

自從去年的「越南親家農援團取締事件」,我逐漸關注到南洋姐妹實在是臺灣農村的重要支柱!為了記錄姊妹們的身影,我偶爾會到友會——南洋台灣姐妹會美濃分會造訪,在那裏我認識了Titi。來自印尼的Titi嫁來...

不只強上第八節課,第九節甚至假日留校就擺在眼前

社會文化.黃益中:26 Apr, 2017

人應該從父母那裡得到兩件東西:根與翅膀。——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聯合報報導,很多國中學生都上第八節,有學生質疑被要求上第八節「塞考試、塞成績」,根本沒有法源。...

台灣技職國際賽世界第三,為何人才培育仍被罵得一無是處?

公共政策.黃偉翔:26 Apr, 2017

勞動部每年舉辦的技能競賽,從分區預賽一直到全國決賽,幾乎是技職、技術圈的年度大事,且每兩年將從系列賽事選拔出國手,參加有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年金進入國會戰場後,年輕公教應注意的事

公共政策.林于凱:19 Apr, 2017

4月19日年金改革就要在立案委員會中進行審查,以退休人員及屆退人員為主體的《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動員夜宿圍城,堅持改革不能溯及既往的訴求。不過這樣的訴求,大抵來說很難達成,監督聯盟大概得等整個年金...

撕下霸凌者的標籤:定罪以前,先解讀求救訊息

社會文化.王美恩:13 Apr, 2017

七年前,八德國中霸凌事件,成為政論節目的火紅話題,當時輿論令教育部懲處時任校長並要求校長為處理不當下台,教育部並研擬頒布「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因此現在所有學校必須採既定流程處理申訴案件,學生或是家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