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為何總愛搞曖昧,卻從不願對技職表真心?
在情感互動中,雖然彼此享受一開始的曖昧模糊感,但時間久了,只會被貼上「玩咖」標籤,尤其在情感關係中佔相對優勢、握有主導權的人偏偏不告白。為什麼舉這個例呢?因為過去多年來,教育部對技職教育,就充分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哪裡曖昧?到底高職(指現技術型高中,或其他型的高中專業群科)要就業還是要升學?教育目標是什麼?這些總是說不清楚,也沒真正行動。
先看點數據。剛結束的106學年度二技、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四技二專報名人數11萬3469人、二技則是9008人,代表科大端的搶人大戰已經展開,包括需要統測成績的甄選入學及登記分發,以及不需要統測成績的技優甄審,還有後面的獨招。
根據教育部統計畢業生流向,103學年度專業群科高三畢業生共11萬2454人,其中升學80.1%、就業13.1%;實用技能學程部分共1萬2304人,其中升學52.2%、就業35.4%。在這樣的現況,教育部頻頻給出交往中的紀念禮物,但這些禮物並不代表要給予技職一個「看得見的未來」。
什麼樣的紀念禮物?就是積極拋出鼓勵就業的計劃,這些或許短期有效,但卻非長期體質上的改變。不論是18歲先就業政策「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青年就業領航計劃」、五專「展翅計劃」,都是在現行體制上施加津貼等誘因,但等到津貼拿掉之後還能維持嗎?
就以18歲先就業政策來說,雖然立意良善且值得肯定,但它接下來即將面臨的期中考是,在最終開出的職缺名單後,這屆高三畢業生是否因此產生「升學—就業」政策結構上的根本改變?即使真有改變,試行三年經費共72億的銀彈,在財政吃緊的台灣還能有幾發?另外,來自勞動部就安基金的45億經費、教育部27億經費,難道不會排擠掉其他技職業務的經費?
更曖昧的是,不論教育部如何說詞,或丟出這些鼓勵先就業的短期計畫,但整體上,仍然放任指標性高職拚升學,就以剛結束的統測來說,孩子們不只是前一兩個月、半年一年在準備,很多孩子更從高一就開始補習準備升學考試。
升學不是不好,重點是「經過何種途徑升學」、「經由何種品管方式確認高職畢業生的品質」?如果現行升學考招制度能回應高職教學現場的學習,那批評就不會這樣排山倒海而來。
以目前統測為例子,除了少數專業科目實作與正在開發的實務考題,大部分仍是考紙筆測驗,不只國英數,專業科目更因紙筆考試難以回應技能領域的學習,也容易讓技職的孩子成為一部部補習考試機器。這邊還沒談到,過去多年來其他升學管道的實務選才執行狀況,科大執行的比例並不高。
政府應該提出一個完整而明確的藍圖,並透過政策工具全面調整體質。究竟哪些科系領域適合先就業、哪些適合升學,應該先釐清各行業別狀況與個人職業養成的技術縱深曲線。接著調整各學制與系科領域數量,適合「短大」五專的,就應如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所說的,大力推展五專;適合高職畢業先就業的,就別放任拚升學;適合科大養成的,更具備知識基礎的專業技術人才,就暢通升學管道;或是復合型學制組合。當然,連同課程內容或技優生、技術士證議題……等執行面狀況也要併入討論學歷與學力的互動,甚至繼續開啟職能、資歷架構的討論。
類似杜威教育學派觀點,我始終認為技職教育的意義,是當孩子參與技術訓練與實作過程,建立他們的自信、找到人生志向,進而健全自身正向人格,培養負責、專注的態度,最終為社會所貢獻,提升全民福祉。
但當我們的制度無法成就技職孩子的想望,怎可能培養出一個個提升全民福祉的生命呢?
技職孩子並非只是勞動力中的數字,不是填補缺工的工具,更不是就業率中的分子或分母。每個孩子都是透過學習技能過程,養成獨特人格,並追求自我實現價值的個體。同樣道理,技職教育不能再跟部分學術研究、平時大眾論述般,被視為產業經濟的附庸、討論其他教育議題過程中的裝飾花瓶。技職教育應該是一個包含生涯發展、具備主體性的完整體系,而不是像多年來,教育部各種曖昧不明的短期計劃與政策喊話,卻鮮少從技職體制面去實質改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