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生統測都在睡覺?台灣社會狹隘的「學歷主義」菁英觀點 | 黃偉翔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高職生統測都在睡覺?台灣社會狹隘的「學歷主義」菁英觀點

我們不該用菁英視角,來判斷技職教育的價值。 圖/技職3.0提供
我們不該用菁英視角,來判斷技職教育的價值。 圖/技職3.0提供

最近有位監考委員投書,看到參加統一入學測驗的高職生未如他10多年前參加學測時的「奮筆疾書」,反而猜題、姍姍來遲,就連英文單字雞肉(chicken)和鹹(salty),平均10位同學只有1人答對,認為高職生在校求學態度不佳。文章後半則表示技職教育不該是被放棄的教育,指台灣應借鏡瑞士、德國的技職教育。

菁英觀點看世界

很多人常說「大安高工是高職裡的建中」,但為何沒人說「建中是高中裡的大安高工」?這篇投書雖描述了高職生參加國英文考試的興致缺缺,但不代表高職生對所有學習都是如此。更何況,學測、指考就沒有興致缺缺的高中考生嗎?

除了菁英觀點中的國文、英文、數學外,現實生活的學習還包括技能應用、專業領域的知識與實務經驗、在工作現場的工安意識等。再生活化一點,就是家裡燈泡亮不了、電腦主機板短路、桌子壞了、馬桶不通等生活日常問題,高中生會解決嗎?

如果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高三生來考化工裝置、食品化學與分析、餐飲服務、機械原理等,甚至嘗試用工具母機做出戰車大砲模型、用木工做出101大樓的雕刻、當照服員照顧身心障礙者,我想,那畫面可能是連開機都不會、基礎備料也不懂,難道技職人會恥笑你:「是不是平時都沒在用功?」或是開始感嘆高中教育是被放棄的教育?

寫這些不是想戰,而是不該用菁英視角,來判斷技職教育的價值。回到事件本身,高職生參加統測興致缺缺,甚至對如此簡單的英文都不會,真的沒問題嗎?當然不是沒有,但問題並非出在高職生身上。

以下先來談大家理想中的德國技職模式,再回頭討論統測現象背後的問題本質。

與其說德國模式是「技職教育」,其實性質更貼近「職業訓練」。 圖/技職3.0提供
與其說德國模式是「技職教育」,其實性質更貼近「職業訓練」。 圖/技職3.0提供

德國技職並非「技職教育」,而是「在職訓練」

批評台灣技職教育的人,經常拿德國技職學徒制來救援,似乎就是這複雜方程式的唯一解。他們總是稱讚德國技職不只在學校上課,更透過業界師徒制學習,累積實戰經驗,指責台灣的作法都是「半吊子」,更時常出現實習生被雇主欺負、淪為廉價勞工的新聞。

要知道「德國模式」是二元制(Dual System),即國中生畢業後,直接進入公司、工廠當員工,開始所謂的「業界師徒制培訓」,在工作之餘被送到職業學校補足相關教育知識。因此德國模式除了法制化(即勞工有勞動契約的保障),學徒是「在業界學技術,在學校學國民基本課程及專業相關課程」,實務面上不會產生學用落差,職校也不必花大筆經費購置設備,卻永遠追不上業界。

所以,看似青年人同時在職業學校、企業間來回學習,德國是公司員工去學校進修,台灣則是學校學生去業界實習,兩者主體性的差別,造就兩國的風景差異。與其說德國模式是「技職教育」,其實性質更貼近「職業訓練」。

更何況,德國工會能量遠大於台灣,台灣工會覆蓋率不到10%,再加上大環境因素如高教擴張、少子化、產業所需人才變化等,讓台灣高職生陷入難以追求國外技能學習成就,當高中念又拚不過學科的囧境。

台灣雖走出自己的技職教育模式,卻也具備德國模式,像是產學攜手專班、雙軌旗艦專班、產學訓專班等,只因尚未普及,且台灣主流技職教育仍如同高中、大學求學模式,存在感才很低。

了解台灣技職與所謂的德國技職差別後,再回頭看統測在技職教育扮演的角色。

高職統測應該考什麼?

過去統測命題品質參差不齊,不時出現題目出錯送分,不然就是考題過於簡單,直到最近幾年有如全教總等民間團體開始評考題,並提出建議後,加上政府端的努力,統測考題品質才逐年好轉。

目前統測考五科,分別是國文(作文)、英文、數學、專業科目一、專業科目二,兩個專業考科一個偏向專業知識,另一個偏向專業實作考題,每個專業科目可能包含好幾個學科,例如機械群專業科目一包含機械力學與機械原理。

應該先來釐清,統測扮演的角色。

在實務面,就是高職生透過「須看統測分數」的升學管道,進入科技大學,科大同一般大學也有公私立之分、進社會好不好聽、找工作加不加分的差異。統測作為高職與科大之間的橋樑,需要同時扮演檢視高職教育成果,以及作為科大入學門檻的角色。但這樣的角色,不只有統測。

事實上,技職考試招生政策十分複雜。大體來說,除了統測分數會影響入學結果的管道,更包括「不看統測分數」的入學管道,如透過技術士證照、專題實作、技能比賽作為升學依據,甚至還有前陣子一度開展的「實作評量政策」。

所以要檢視高職生學習成果,不只有統測而已,但人們往往希望透過統測,同時檢視高職生學科知識與實作能力,然而實務面上根本不可能。以目前趨勢,統測扮演科大入學門檻角色應該要多一些,高職實作能力或許多少可以化為統測紙筆測驗考題,但檢視高職生實作能力的機制還有許多,不必都透過統測一起處理。

至於統測考題較簡單,這是必然的,因為高職作為技術型高中,國英數受到專業科目與實作課時數分割,上課時數比高中少,所以不該用受高中教育的標準來檢視高職生,更不該因為達不到這標準,就指責高職生沒價值。

例如原文提到:「我稍微瞄了一眼今年英文科的題目,手寫題不太難,第一題的填空單字我相信國小、國中生都一定學過,分別是雞肉(chicken)和鹹(salty),不過我觀察平均10個同學,大約只有1個人會答對;翻譯題「堂姊」(cousin)這個單詞10個人有9個人都寫做cousin sister,這難道就是台灣18歲學生的程度嗎?」就是一個很奇怪的菁英邏輯。

為何技職生擁有在社會與工作上足夠用的國中程度英文作為目標,其餘學習時間投入在產業需要的專業領域,這件事居然會被指責?高中生也不會修水電、接瓦斯、操作車床啊!

重點不該全放在統測國英數難易度,而應該放在——機械群學生是否懂得機械常用英文、化工群是否更能掌握化工常用數學、商業與管理群是否能運用職場管理文字掌握能力與溝通技巧。而技職生在求學內涵與統測考題的面向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也有實務端窒礙難行的困難須克服。

高職統測為何不全面考實作操作?

另外,「統測應該考實作」是個經常被挑戰的議題,但這件事教育部真有苦難言。

升學考試辦理實作測驗,第一個會被挑戰的就是公平性,是否用一樣廠牌的機台、一樣的材料、一樣的考試時間與環境、一樣的技術監考老師品質等。即使借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五個分署場地,實務上也不容易。

甚至,當測驗領域不像是工科工件成品的長寬高尺寸可以規格化,而是像花花草草與設計的美不美,餐飲好不好吃等主觀評論考試,可以預期會有許多不服考試結果的人,徒增社會成本。

目前能做的,就是把實作經驗轉換成統測紙筆考試題目,但要去思考,科大畢業後的求職路徑很大的可能不同於高職,那考高職實作題目的意義為何?這是可以討論三天三夜的論證題目,也牽扯到幾十年來國家對於高職、科技大學定位的搖擺。

科大畢業後的求職路徑很大的可能不同於高職,那考高職實作題目的意義為何? 圖/技職3.0提供
科大畢業後的求職路徑很大的可能不同於高職,那考高職實作題目的意義為何? 圖/技職3.0提供

當學歷不再是社會唯一標準

上述討論,都是縮限在一個狹窄的思考框架——學歷是現今最有效率評斷一個人的體系——實際上也影響一個人在台灣社會中找工作、獲得的人生機會。在這樣的框架下,即使是技職家庭,也希望有個好學歷,這是理所當然的人之常情。

當學歷不再是人們身上唯一的「裝備」,而是有另一套可以呈現個人技能能力的機制,並且這樣的學力與學歷間可以相互承認與轉換,才是人們不再盲目追求學歷,卻又符合實際生活現實的問題本質。

學力透過某種機制與學歷相互對照時,例如拿取某些證書同等某些學位,或是工作經驗N年的師傅等同博士學位,就會談到一件事,叫「國家資歷架構」,橫跨資歷(學力)與學位的對接系統。這樣的資歷架構不只是國內相互對接,更可以與國際各種形式資歷對接認證。

別以為這是異想天開,其實目前已有歐洲資歷架構、香港與韓國的資歷架構等,國內外不乏討論資歷架構的研究論文。而很多我們看似不追求學歷的國家,是因為有相關的機制作為支撐,這樣的支撐使得學技能符合人們的利害關係,例如求職上,技能能力證明影響力不輸給台大畢業證書。

只是實行上難度很高,台灣真正要投入少說是個十年工程。須先建置好現今的技術士證、職能等作為基底,再來是處理各行職業的利害關係,以及建立治理模式,包括什麼單位來做認定?認定後的效力為何?法規上是否能約束人們的工作選擇權?

「不該只追求學歷」都是口是心非?

幾十年來,多少人們論述「不該只追求學歷」都是口是心非,該篇投書結論:「教育不該用『會不會讀書』來限制學生發展,而是用興趣、天賦、專長作為標準。」但整篇文又用高職生國文、英文考試作為觀察事件的基礎,用學霸視角來看待生活現象,再試圖用讀書不是唯一標準為自己辯解。

將這樣的「口是心非」放大到社會面,許多政治人物也相挺這順應新時代潮流的論點,可當如資歷架構方向的決策,將影響過去一票因學歷而握有資源與話語權人們的利害關係時,技能群體如何被好好處理?在這層次上其實是一個政治課題。

幾十年來,多少人們論述「不該只追求學歷」都是口是心非。 圖/技職3.0提供
幾十年來,多少人們論述「不該只追求學歷」都是口是心非。 圖/技職3.0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