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的結果:共找到 393筆 約 0秒
九二一20年(三):防災訓練浪費時間?學校參與意願低落的成因
公共政策.單信瑜:19 Sep, 2019我參與校園防災工作的推動至今十多年,從這些年的經驗來看,即便是接受過教育部輔導或縣市輔導團訪視的學校,算是有了校園災害防救計畫,部分行政人員曾參與過教育訓練和演練,而師生也多少都有參與過演練。但實際...

九二一20年(二):你知道台灣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是哪一場嗎?
公共政策.單信瑜:17 Sep, 2019即便自2003年「防災教育」正式逐步開展,時至今日,也已透過四個四年計畫調整、補充初期防災教育的不足面,同時也將校園防災法制化,讓相關活動辦理有法可循。然而,我從校園防災教育的訪視過程中,依然發現到...

九二一20年(一):震殤後,防災教育搭起重建路上的第一塊磚
公共政策.單信瑜:17 Sep, 2019編按: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規模7.3的大地震,這場持續約102秒的世紀強震,總計奪去2,415條生命,逾10萬棟房屋倒塌,在那瞬間,災區滿目瘡痍,災民家破人亡,是台灣地震史...

整座城市都是孩子的遊樂場——「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親職教養術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30 Aug, 2019(※ 文:李玉華,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成員) 親職教養術,在這一個中產階級對「教養」極度焦慮的年代,正在百花齊放、萬家爭鳴。教養術光譜上,我們常見到「直昇機親職」、「虎媽」、「除草機親職」、「外包親...

趙政諺/地方創生:「公務員認養故鄉」帶來什麼新可能?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6 Aug, 20191994年,行政院文建會(文化部前身)參考美國、英國與日本的社區政策,提出「社區總體營造」,希冀解嚴後逐漸蓬勃發展的草根社會力量,能讓居民透過社區營造、參與社區活動,重新認識自身生長之地,從而建立人...

李茂生/《無罪的罪人》背後,先入為主的狼師想像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2 Aug, 2019(※ 文:李茂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任何法律人只要看過《無罪的罪人:迷霧中的校園女童性侵案》,第一個感覺應該是不舒服,然後經回饋再回饋,終於理解了為何會感到不舒服。原來這如果是課堂上的案例...

曾玉婷/小網紅時代來臨,如何打造「網安意識」?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01 Aug, 2019近年隨著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高度蓬勃發展,網紅熱潮日益興盛,許多素人透過社群平臺生產內容,例如直播或拍攝特定主題的照片及影片,吸引網友關注累積名聲,進而成為網路紅人,其中不乏「小網紅」的誕生。這群低齡...

花太多時間打扮?反對國中小服儀解禁有道理嗎?
時事觀察.朱家安:23 Jul, 2019新聞指出,教育部正研擬方案,將來要求國中小比照高中服儀解禁:校方不能以服儀規定處罰學生,並且要和學生一起以民主方式決定制服。此外,板橋高中宣布即將開放男學生穿裙子,建中和師大附中校方對此也持開放態度...

監察院彈劾曲棍球案檢察官,辦案也需「政治正確」?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6 May, 2019自新任監察委員上任以來,特定監察委員屢屢磨刀霍霍進逼司法,多次提出調查報告指責法院判決有所違誤,舉凡「前國手陳敬鎧遭判詐盲案」、「李春生殺人案」、「胡椒粉並檢出含砷超標案」、「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判...

修法只為回應「社會期待」?淺談《教師法》的功能與價值
時事觀察.賴伯琦:10 May, 2019《教師法》修正草案已於5月1日立法院完成初審,儘管在這次修法期間,教師團體提出不同意見1,多數爭議條文委員們也都尊重教師團體建議,未進行大幅修正,但總體而言,仍有為德不卒之處。此次修法針對「如何界定...

《教師法》修不修?反思教師在台灣社會的處境
時事觀察.賴伯琦:03 May, 20194月29日,立法院進行教師法修法,場外教師團體與家長團體對峙的場面,對照當晚公共電視《有話好說》節目邀請《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組,以及4月15日該節目探討教師法修正案的議題,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電視劇可...

桃檢疑涉關說案:一場關說照亮的司改戰場
公共政策.孫健智:08 Apr, 2019桃園地檢署檢察官疑遭關說案,在承辦檢察官爆料,檢察長對某逃漏稅案的認罪協商程序給予不當指示後,事件進而見報,並隨著調查報告公布而進入另一階段。這個事件,宛如適時照亮戰場的照明彈,正是盤點司改議題的好...

打架就換警局長?該換的,其實是政客的腦袋
公共政策.吳忻穎:02 Apr, 20192019年3月初,行政院長蘇貞昌將「治安亮紅燈」的原因歸咎於「酒店、夜店老闆看不起警方的決心,看政府是無能」,因此放話再有打架就要換掉該轄的警察局長,一時引發法界與警界的訕笑。本來,大家都以為行政院...

高教國際化不能只有新南向——從外籍生淪黑工談起
時事觀察.許偉泰:14 Mar, 2019本月(3月)初,爆出育達科大涉與仲介代辦公司合作,招攬菲律賓學生來台就讀並強迫到工廠打工的消息。這是暨去年底康寧大學斯里蘭卡籍學生,以及醒吾科大新南向專班印尼籍學生違法打黑工的案例後,再度震驚國內。...

台北是不是設計之都?從柯文哲坐地上充電談起
公共政策.蕭文杰:07 Mar, 2019最近柯市長出訪以色列,返程時他在Facebook貼出一張在以色列機場隨意、不拘禮節地坐在地上充電的照片,引起了廣大熱議。有人認為:市長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文化水準,而非市長個人,其舉止儀容都需經過慎重思...

你的科系不是你的科系:習得「知識品味」才是高教核心
時事觀察.黃俊儒:06 Mar, 2019日前大學學測放榜,身邊許多家有考生的朋友,熱切地討論未來選填志願上的各種問題及考量。對於許多父母親來說,這真是一個十分困難的抉擇,一方面需要尊重小孩自己的興趣,另一方面又需要擔心未來的工作及飯碗,所...

被升學主義綑綁的高職——從「終結放榜新聞」談起
公共政策.黃偉翔:26 Feb, 2019近日雄中雄女學生發起「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連署,希望各校與媒體不要再製造「成績至上」的單一成功框架。此次連署活動,不只建中、北一女跟進,意見領袖如台大教授葉丙成、教師團體、...

張五岳/赴中國大陸就讀的正負評估,台生準備好了嗎?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5 Feb, 2019自從2010年我方政府通過《陸生三法》後,兩岸大專以上學生赴對岸就讀不僅有法可依,也逐漸增多。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大陸針對我高中畢業生赴大陸就讀,相繼開放先是以「頂標」,再而「前標」,到2018年則以「...

搶救生育率(二):別因「低薪」讓年輕人失去生育的勇氣
公共政策.甘獻基:20 Feb, 2019前文,筆者從近年的臺灣人口數據分析低生育率的原因,本文將就社會政策部分提出建議,期許一點拋磚引玉,能刺激更多公共討論,供政府決策參考。先解決年輕人的經濟問題大家都知道,臺灣年輕人不願生、或不敢生的主...

李政亮/「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國中小學課本裡的愛國主義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3 Feb, 2019近日,中國政府宣布開放台灣人參加中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不過,條件是擁護共產黨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共產黨在中小學的教育方針是什麼?一個國家準備將小孩培養成什麼模樣,教科書裡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