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檢察官

的結果:共找到 513筆 約 0秒

反送中少女浮屍案:非病死疑案,台灣怎麼做?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7 Oct, 2019

香港反送中運動邁入四個月,示威者與港警間的衝突也越演越烈,尤其在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動用緊急法,繞過立法機關訂立《禁蒙面法》後,反而更是加薪柴,憤怒的示威者與警察的衝突看似沒有終點。在每日幾乎都有暴力衝...

法官聲請釋憲(三):欠國家錢,要以自由抵償?——談「易以拘留」

公共政策.張淵森:09 Oct, 2019

(※ 2020.06.02 更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20條第3、4項及第21條,於民國108年12月31日刪除,法官聲請案經大法官於109年1月31日第1502次會議為不受理決議。欠別人錢還不出來怎麼...

忍一下三年官、兩年滿?一個在績效與偵查魂間掙扎的警察故事

公共政策.吳忻穎:10 Oct, 2019

(本文改編自真實案例)日前,一位過去與我合作偵辦案件的基層員警W與我分享孩子的照片,突然有感而發地說:「看著孩子,我覺得我好像不該再被績效逼著追人犯。」那一刻他彷彿是洩了氣的皮球。兩年前,W曾承辦我...

何韻詩遭潑漆案:法治還人治?羈押也要符合社會期待?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2 Oct, 2019

9月29日,全台多處有以「撐香港,反極權」為訴求的聲援香港反送中遊行活動。然而,當日上午遊行出發前,香港歌手何韻詩在接受媒體聯訪時,遭到胡志偉、梁太富兩人喬裝成香港示威者接近並潑灑紅漆,兩名犯嫌犯案...

德國人交通歷險記:從臺灣道路奇觀談公民遵法意識

公共政策.吳忻穎:02 Oct, 2019

日前一位甫到臺灣不到1個月的德籍交換學生,跟我分享他在臺灣生活的一些「驚奇」,臺灣的小吃、風景、文化,讓他大開眼界,但臺灣的「交通」,則讓他感到非常驚嚇。他分享了一個在臺灣搭乘計程車的經驗,來自德國...

法官聲請釋憲(二):長矛殺人加重其刑荒謬嗎?光碟重製何嘗不是?

公共政策.張淵森:25 Sep, 2019

你家的光碟機還在嗎?(※ 2021.06.08 更新:著作權法第91條第2項、第3項、第100條但書,經大法官於民國110年5月21日作成釋字第804號解釋宣告合憲。)你還記得最近一次在商場看到販賣...

「我也是基層,無能為力啦」——全員皆基層的警界怪象

公共政策.吳忻穎:24 Sep, 2019

一、兩年前的某日,時任新北地檢署檢察官的我於內勤二值班,審核強制處分(指拘票、搜索票、鑑定許可書、通信紀錄之調取票……等《刑事訴訟法》及其特別法所規範的強制處分令狀)的聲請案件時,發現有員警為了快速...

從「移工」到「移人」——司法如何同理?

公共政策.王子榮:20 Sep, 2019

近日,一則網路報導吸引了我的目光,一群移工朋友們自發性地發起假日淨灘和淨山活動,在工作後(尤其移工朋友從事多為大量勞動的體力活)本該休息的週末,他們卻選擇在台灣的海灘或山上,撿拾被人們隨意丟棄的垃圾...

檢仔聊齋(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檢察體系

公共政策.吳忻穎:17 Sep, 2019

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我在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為期兩年的受訓期間,同學、實務老師與學長姊們最關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我們結業後到底要選擇檢方(當檢察官)或是院方(當法官)的大哉問。只要有點司法實務...

無罪推定還要自證無罪?就司法實務觀點加以釐清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2 Sep, 2019

近日有律師於媒體發表文論指出,「目前」在我國無罪推定原則之下,被告居然還要自證無罪,更指稱法官濫用職權調查,使審判的天平倒向檢方,破壞審判中立與客觀。該文指出,檢察官依法應負舉證責任,也就是證明被告...

法官聲請釋憲(一):挑動道德禁忌的通姦罪與相姦罪

公共政策.張淵森:06 Sep, 2019

(※ 2020.06.02 更新)刑法第239條及刑事訴訟法第239條但書,經大法官於民國109年5月31日作成釋字第791號解釋宣告違憲,上開條文自公告之日起失效。前言近年來法官聲請釋憲的案件大幅...

追車案羈押爭議:警訴諸情緒勒索的「媒體戰」,何以潰敗?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Sep, 2019

8月28日,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汐止分局員警攔查一名交通違規騎士,該騎士不接受攔查而逃亡,員警因追車而發生擦撞,不幸殉職。警方依公共危險、過失致死等罪嫌移送該騎士,檢方訊後認不符羈押要件,而命限制住居。...

蕭仁豪/誰讓績效制度成失控巨獸?從員警追捕撞車殉職談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9 Aug, 2019

(※ 文:蕭仁豪,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常務理事,現職警察)為什麼警察會追車,或在執法、偵查時採取具危險性的值勤方法,在這幾年成為熱議的問題。近日,一名汐止員警薛定岳,因追車與疑犯發生擦撞不幸殉職...

是警察還是暴力集團?談「抓錯人」的烏龍緝毒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8 Aug, 2019

近日媒體報導指出,刑事局日前破獲跨國販售大麻花、海洛因磚的販毒集團並成功收網逮捕主嫌,但過程中卻傳出誇張的烏龍逮人事件。報導指出,員警錯認無辜路過民眾的車輛是嫌疑犯所駕座車,當街攔車、衝撞並開槍將人...

李茂生/《無罪的罪人》背後,先入為主的狼師想像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2 Aug, 2019

(※ 文:李茂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任何法律人只要看過《無罪的罪人:迷霧中的校園女童性侵案》,第一個感覺應該是不舒服,然後經回饋再回饋,終於理解了為何會感到不舒服。原來這如果是課堂上的案例...

被推定有罪的司法——讀《無罪的罪人》之後

公共政策.王子榮:21 Aug, 2019

陳昭如近期出版《無罪的罪人:迷霧中的校園女童性侵案》(下稱無罪的罪人)一書,引起筆者的關注。「無罪的罪人」主題為冤獄救援,該設定本身就充滿著衝突與故事性。從書目介紹來看,該書開宗明義地將遭判刑確定的...

我國採真實惡意原則?兼談「中醫演講老師」遭指密醫敗訴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0 Aug, 2019

近日,臉書某粉絲專頁透過購買廣告的方式,再次將該粉專去年12月4號的貼文,浮現在臉書動態牆,該貼文臚列士林地院7大罪狀,控訴法官濫用美國的真實惡意原則判決原告敗訴。司法流言終結者細讀貼文及該粉專小編...

李中志/如果柯文哲早生八十年,蔣渭水會跟他同掛嗎?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9 Aug, 2019

八年前,2011年8月5日,是台灣民族與文化運動先驅蔣渭水逝世八十年的紀念日,筆者寫了一篇〈紀念蔣渭水的奧妙〉刊在8月9日的《蘋果日報》上。該文不是用來批評柯文哲,那時愛滋器官案還沒發生,柯文哲只是...

接軌或脫軌——試爬梳後威權時期的司改脈絡

公共政策.孫健智:15 Aug, 2019

意外的借鏡臺灣的法律體系,基本上屬於歐陸法系,而這套從歐洲學來、以德國法為主幹的法律體系,無論溯源至前清末年的變法運動,還是大日本帝國的明治維新,都起自當年的知識份子銳意西化、救亡圖存的企求。在當年...

為給交代衝績效,弊端叢生卻怪司法的警政亂象

公共政策.吳忻穎:15 Aug, 2019

頃聞,有分局副首長對於轄內治安混亂、勤務編排問題導致基層血汗、移送品質堪慮等警政問題置若罔聞、不思解決,反而一味偏重績效數據,要求基層員警用漂亮的數字「給高層交代」,動輒開會檢討偵查隊、各派出所「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