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檢察官

的結果:共找到 513筆 約 0秒

紀岳良/死者為大?無違規肇事卻遭起訴,被放大的「未注意車前狀況」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3 Aug, 2019

近來出現一起車禍爭議判決,一名女子在黃燈時駕車通過路口,撞上闖紅燈的男性騎士,該名騎士在事發後七個月身亡。檢察官起訴,一審法院認為該女子「未注意車前狀況」,所以即使車禍鑑定報告認為女子無違規、無肇事...

海鮮文化與海洋文化難兩全?談澎湖海膽過度捕撈

公共政策.吳忻穎:08 Aug, 2019

今年7月1日,有民眾在社群媒體公開張貼裝載大量馬糞海膽的照片,並發表評論「好會抓……你們懂的……」引發許多民眾熱議。有知悉澎湖當地漁業文化的民眾留言表示「全部都是先抓起來偷藏好啊,今天再一口氣拿出來...

都別人的錯?酒駕新制所凸顯的「嚴以待人」問題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5 Aug, 2019

近日,中央社推出酒駕專題,內容從被害者家屬、加害人、檢察官、法律與學者等多面向的角度探討,並從法院的歷年判決書中,整理出與酒駕事件相關的判決刑度,以圖表及互動的方式,讓更多讀者便於閱讀。 酒駕,一直...

「我是新人,所以不會做」——基層警察的訓練有什麼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01 Aug, 2019

刑事偵查與司法警察執法實務上,常見許多第一線執法的基層員警抱怨:「學校訓練不足」、「學校訓練根本不重視法規在實務上的正確解釋與運用」、「學校教的,出來從事實務工作,發現用得上的不到百分之十」、「因為...

不配合就是「有問題」?員警違法濫權 vs. 民眾妨害公務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30 Jul, 2019

日前媒體報導,桃園一名陳姓男子去年4月某日,在超商前遭員警盤查,陳男雖認為員警無端盤查,但仍提供身分證供查明身分。員警查證完身分後,進一步要求搜索包包,陳男因包包內有私密物品且認為警方搜索無據而拒絕...

最難的是人情世故——從相驗案件反思「靠關係」的臺式特色

公共政策.吳忻穎:23 Jul, 2019

日前與幾位檢方學長姊、同學聚會,大家在分享辦案甘苦談時,不約而同地提到「相驗案件」。對於許多檢察官而言,承辦相驗案件最苦惱又難解決的問題,不是屍體的腐敗氣味與陳屍狀況,也不是驗屍過程本身,因為面對屍...

檢仔聊齋(二):警界扭曲的專案績效,讓精緻偵查「空洞化」

公共政策.吳忻穎:22 Jul, 2019

打從我還是學習司法官,於司法官學院受訓及在院檢實務訓練時,不論是院方或檢方前輩,都有不少人提過「精緻偵查」的理想,且其在實務上的實踐問題,在2017年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也一再被討論。然而,筆者在3年9...

鐵路刺警案:全副武裝提高見警率,是反應過度還是痛定思痛?

公共政策.吳忻穎:10 Jul, 2019

本月3日發生鐵路刺警案後,內政部長與警政署長召開記者會,向國人強調,總統及行政院長已經指示,「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錢跟人都沒有問題」,內政部長並在記者會上深深一鞠躬,該畫面也迅速躍居媒體版面成為...

一名鐵警殉職後:問題不在開槍時機與司法挺不挺警察

公共政策.吳忻穎:08 Jul, 2019

今年7月3日20時40分許,台鐵152次自強號班車行經嘉義火車站時,鄭姓被告因不滿被要求補票,持刀刺殺前來值勤之李姓員警,受傷的警員於翌日不治死亡,本案被告現已經檢方聲押獲准(羈押理由參見「臺灣嘉義...

直播、號召、討公道:鄉民正義所引發的法治國危機

公共政策.吳忻穎:01 Jul, 2019

日前台中一名女童疑似受有「受虐性腦傷」,有臉書直播主號召逾200名民眾到保母住家樓下「表達關切」,大聲呼叫要替女童討公道,要求警方立即「羈押保母」,更有民眾燃放鞭炮、撒冥紙及按汽笛喇叭等,警民爆發數...

私刑正義再起,如何重建失去的司法心防?

公共政策.孫健智:28 Jun, 2019

反送中,反什麼?誠如許多先進已經指出的,「反送中」的癥結之一,就是中國糟糕的人權環境,還有它糟糕的司法:它既不獨立、也不公正,中國最高法院院長更公然表示,「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

回顧南科減振冤案:航太專家謝清志的剖白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7 Jun, 2019

承蒙各界鄉親、朋友的奔走、抗議與聲援,我終於在被收押禁見第一次期限的前一天,被交保釋放,總共為期59天的與世隔絕,7月21日當日,我以天價保釋金:新台幣300萬元交保。歷劫歸來的我,雖然瘦了約5公斤...

檢仔聊齋(一):升官文化下,荒腔走板的檢警關係

公共政策.吳忻穎:26 Jun, 2019

我在今年辭去檢察官職務前夕,應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邀請於5月31日前往該校,與未來的警官們談檢警關係與法定使命。對於《刑事訴訟法》中「檢察官」這個角色的定位、任務與使命,同學們的印象大概就是「指...

攜帶武士刀無罪?是警方「超嘔」還是又一次違法濫權?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6 Jun, 2019

近期有媒體報導,高雄市一名楊姓男子因停等紅燈時越線,遭警方取締,而警方進一步進入車內搜索,發現楊男持有武士刀,涉嫌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本案進入法院審理後發現,警方取締交通違規,卻未經同意擅...

文資的100種死法:那些「想做掉」與「被做掉」的文化資產

公共政策.蕭文杰:24 Jun, 2019

曾任中央與地方政府文資委員的洪致文教授,日前寫了〈不具文資價值背後:如何程序合法地「做掉」文化資產?〉一文,這篇文章在文資圈引起了頗大迴響,但有不明就裡與刻意操作的網友,往往將「文資指定」帶成共產黨...

違反新聞自由?偵查不公開,媒體到底怕什麼?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8 Jun, 2019

新修正的《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於3月公布,並於6月起實施,本次修正幅度大,引發一些討論。然而在本月14日,有媒體接連刊載兩篇報導,先是批評偵查不公開是司法遮羞布,又直指偵查不公開是限制媒體採訪權,侵...

警察就要挺警察?暴政下,如何避免平庸的邪惡?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Jun, 2019

近日香港民眾上百萬人上街反「逃犯條例」修法(即「反送中」),港府卻對民眾的不滿未予以適切回應與檢討,甚至在示威行動中引發激烈的警民衝突,廣為媒體批載並引起國際關注(相關報導:〈香港市民反送中 港府暴...

香港反送中之際,莫忘台灣杜氏兄弟「送終」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7 Jun, 2019

近日,香港立法會因審議「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而在香港社會掀起滔天巨浪的反抗潮。送中條例主要內容是,只要觸犯該國最輕本刑3年以上之罪,香港就能把人移送過去;不管你是否是香港人,只要你入境香港,...

台灣南北部粽、江蘇常熟粽,以及我想守護的身份認同

公共政策.吳忻穎:11 Jun, 2019

端午佳節剛過,媒體大篇幅報導香港百萬人「反送中」遊行。這幾天網路媒體與社群的話題,圍繞著南部粽、北部粽,還有人權。講到粽子,想起很小很小時候的記憶。 「芋仔番薯」,很久以前的稱呼 很久以前有一個說法...

假監督、真干預?——也談司法獨立與裁判品質

公共政策.孫健智:05 Jun, 2019

自由心證及其限制如果要列舉最受非法律人誤解的法律概念,「自由心證」應該可以排進前十名。每有爭議案件,民眾不接受法官認定的事實,就說「法官自由心證權力太大」;不理解法官的法律見解,也說「法官自由心證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