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
的結果:共找到 513筆 約 0秒
訴訟的健保制度?從另個角度看《法律扶助法》修正爭議
公共政策.陳明呈:25 Apr, 2019生病需要看醫生,萬一遇上訴訟糾紛,又該找誰?從付費者立場來看,假設無法具體證明辯護品質好壞,在同樣預算下,您會選擇能夠補助更多或是更少當事人的方案? 立法院日前審議《法律扶助法》(下稱法扶法)第5條...

我們與真實的距離:歡迎來到離島檢察官的現實世界
公共政策.吳忻穎:25 Apr, 2019日前看到一位律師同學在Facebook上發表一段感言:最近我的臉書上大家都在討論一部戲,叫什麼《我們與惡的距離》?據說是法庭戲?當了律師以後,我就很少看這種戲劇,因為實在跟現實差太多,律師生活絕對不...

倒行逆施的法官法修法,台灣要的是人治司法?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3 Apr, 2019立法院甫於在今年4月3日針對評鑑制度的《法官法》修法舉辦公聽會,想不到一反常態地,就在本週將《法官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排入委員會審查,更將於明天(24日),排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議,顯見「司法...

你的軍法不是你的軍法:從「國軍是太監」到不假離營重判7年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3 Apr, 2019每次到了選舉將近,總會出現各形各色的政治人物百花齊放、萬家爭鳴。如2014年台北市長競選過程中的MG149案,現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雖然被檢察官傳去問,最後做出不起訴處分,但柯市長還是可以在各種場合喊...

「國軍沒軍法,就像太監穿西裝」——韓國瑜為何無知?
公共政策.邱顯智:20 Apr, 2019近日,高雄市長韓國瑜訪美與會美國退休大使艾江山,艾江山在會面中關切台灣國防預算議題,認為台灣所投入的國防預算太低。而韓國瑜則認為,「若沒有軍法,國防預算再高也沒用」,指出這如同「太監穿西裝」。韓市長...

地檢署的巨嬰客戶與他們的馬桶——談濫訴與假性財產犯罪
公共政策.吳忻穎:19 Apr, 2019稍有刑事司法實務經驗者都知道,目前偵查實務的困境之一,在於地檢署偵查動能幾乎被假性財產犯罪與濫訴案件癱瘓,檢察官忙著處理民眾、甚至行政機關「走錯程序」、胡亂提告的非刑事案件,每月忙著寫數十件不起訴處...

邱太三涉司法關說案:量刑協商是什麼?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9 Apr, 2019日前,桃園地檢署爆出檢察長彭坤業,涉嫌針對5億逃漏稅個案關說的「量刑協商」疑雲,劍青檢改為此發出聲明。後經媒體報導後,法務部要求臺灣高等檢察署組成調查小組調查此事,近日公布調查報告。報告中除指彭坤業...

民意代表代表的不是你的民意——從議員之子毆警案談起
公共政策.吳忻穎:12 Apr, 2019所謂的「民意代表」(民代),包含中央民意代表與地方民意代表,由人民選出,代表人民進行中央與地方立法工作、審核預算、監督政府施政、決定或參與政府政策之制訂,並督導法令施行的政務官。然而在我國,本應監督...

符合法治國規範的在野法曹:兩德統一後律師轉任的倫理難題
公共政策.高慧玲:11 Apr, 2019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對於司法改革議題不斷地進行廣泛且大幅度的討論,然而,其內容主要集中於司法官——也就是法官與檢察官身上。綜觀我國法律人在養成教育中,時刻以(實質)法治國理念為主要教育目的。...

桃檢疑涉關說案:一場關說照亮的司改戰場
公共政策.孫健智:08 Apr, 2019桃園地檢署檢察官疑遭關說案,在承辦檢察官爆料,檢察長對某逃漏稅案的認罪協商程序給予不當指示後,事件進而見報,並隨著調查報告公布而進入另一階段。這個事件,宛如適時照亮戰場的照明彈,正是盤點司改議題的好...

打架就換警局長?該換的,其實是政客的腦袋
公共政策.吳忻穎:02 Apr, 20192019年3月初,行政院長蘇貞昌將「治安亮紅燈」的原因歸咎於「酒店、夜店老闆看不起警方的決心,看政府是無能」,因此放話再有打架就要換掉該轄的警察局長,一時引發法界與警界的訕笑。本來,大家都以為行政院...

雅豊斯/《我們與惡的距離》:承辦法官不受訪,其他法官呢?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2 Apr, 2019(※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萬眾矚目的公視新戲《我們與惡的距離》於3月24日首播兩集,旋即創下臺灣戲劇的新紀錄。除了收視率開紅盤,還登上Google臺灣熱搜,在FB與PTT上也是話題不斷。網路平台C...

通往守舊之路——為何開放法律見解請求評鑑法官行不通?
公共政策.孫健智:02 Apr, 2019從壞人觀點到爛法官的觀點美國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就是那個說「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的霍姆斯——在他著名的《法律之途》(The Path...

黃建智/肥貓董座坐領高薪,「薪酬委員會」如何幫公司止血?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8 Apr, 2019「政治酬庸」,每次政黨輪替時就時有所聞。舉凡泛公股成員的台灣金聯公司,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就曾任命擔任馬蕭財經後援會副執行長的陳松柱任職董事長;而時光推進至2018年,蔡英文表姊林美珠也曾短短就任27...

劉立耕/退群吧!把其他人踢出Line群組,犯法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8 Mar, 2019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各式各樣的通訊軟體也隨之出現。以現今多數人使用的Line來說,因為具備免費通話、群組留言、即時聊天等功能,因此不僅朋友間會成立Line群組來聊天,不少公司行號甚至政府機關,也成立...

我們與濫訴的距離:搞錯對象的「防檢濫訴條款」
公共政策.孫健智:26 Mar, 2019傾聞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議《法律扶助法》增訂第34條之1:檢察官因重大過失有:(1)起訴所附證據顯不足以證明被告有犯罪嫌疑,經法院判決無罪確定;(2)審判中發現有應撤回起訴之事由而不撤回;(3)...

《我們與惡的距離》:被留下來的我們,一切好嗎?
社會文化.曾麗心:25 Mar, 2019(※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再度勾起台灣的共同創傷回憶——無差別殺人案——重擊著我們對惡的認知和詮釋。對於事件的多面向、多角度激盪討論,台灣社會等很久了,因為在一次次無差別殺...

到底誰在濫訴?談法扶法新增「防檢濫訴條款」
公共政策.吳忻穎:20 Mar, 2019頃聞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初審通過,新增《法律扶助法》第34條之1規定,「檢察官濫行起訴或上訴,應由該管檢察署負擔法扶支出費用」,提案人段宜康則表示,此舉代表「地檢署要為檢察官蒐證不足、濫行起訴承擔...

文家倩/獨創參審皮陪審骨?國民法官不該硬拼亂湊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9 Mar, 2019(※ 文:文家倩,臺灣高等法院法官。)筆者曾在鳴人堂發表〈不重視「實體正義」的陪審制,台灣民情真能接受?〉一文,說明美國陪審制為何不適合台灣國情文化的原因。適逢日前媒體報載,有民間團體主張採行「參審...

莊勝涵/小說家筆下的首爾都更慘案——訪《少數意見》作者孫亞瀾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8 Mar, 2019採訪當天,孫亞瀾頂著一頭捲髮,露出爽朗而不顯緊張的微笑;陳雨航則主動伸出手,用像是初次參與新書座談會的愉悅口吻說:「終於看到本人了。」 會面前,陳雨航對孫亞瀾的認識僅限於《少數意見》封面摺口的作者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