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檢察官

的結果:共找到 513筆 約 0秒

檢警關係非私相授受——從「小鴿」第一張搜索票談起

公共政策.吳忻穎:21 Dec, 2018

日前清理陌生訊息時,一封篇幅很長的訊息引起我的注意,這是一封基層員警的來信(由於來信部分內容涉及偵查不公開,因此僅摘錄部分內容,並在不影響原意之情況下為小幅度改編,以避免該員警身分遭特定)。檢座您好...

載浮載沉的一世空白——淺談檢察官的「相驗」工作

公共政策.吳忻穎:13 Dec, 2018

某日正午時分,海面退潮,某漁港一具浮屍靜靜躺在潮間帶。似乎在等待,等待著下一波的漲潮將他帶離傷心地,繼續他的一世空白;又像是等待外勤檢察官以相驗結果報告,為他寫出這一生的無字碑。屍體移置與調查事宜的...

司法基礎建設:多元法普媒介,豐富使用者體驗

公共政策.王子榮:10 Dec, 2018

剛結束的2018九合一大選與公投案,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中針對婚姻平權的公投結果和大法官所做的第748號解釋發生衝突,社會上興起股質疑大法官的聲浪,認為憑什麼「區區15人」就可以對超過700萬的...

調取通信紀錄「全民買單」:犯罪偵查也需使用者付費?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Dec, 2018

在通訊發達的現代社會,大多數的犯罪行為人往往使用電信業者所提供的通訊服務來聯絡共犯、被害人,藉此完成犯罪行為。電信業者在向通訊使用者收取費用並提供服務時,也掌握了通信紀錄及使用者資料。通信紀錄除了記...

不讓孩子成為加害或受害者——性別平等與同志教育的意義

公共政策.吳忻穎:21 Nov, 2018

我在澎湖地方檢察署服務時,檢察官每年都要到各中、小學進行法治教育,也包含搭船去二、三級離島,如果是比較遠的離島,船班無法配合當日往返,還必須過夜。這工作看起來好像與一般人心目中檢察官的「核心業務」沒...

獻給高中生的「正義課」:選擇法律這條路前,該思考什麼?

公共政策.吳忻穎:20 Nov, 2018

高中母校北一女中開了一門公民科特色課程——「有罪無罪誰說了算」,據老師告知,這門課非常搶手,選上的同學都是以第一志願選上,可見法律系在高中生們心目中是非常熱門的選擇。日前回母校幫學妹們上課,短短的2...

《你只欠我一個道歉》:司法日常的奇異展演

公共政策.孫健智:20 Nov, 2018

(本篇非業配文,內文有雷,慎入) 另類的司法日常在臺灣的電影市場上,《你只欠我一個道歉》應該算得上罕見的作品:一來它出自遠在中東的黎巴嫩,二來它是法庭電影,而「來自黎巴嫩的法庭電影」好像不是什麼能吸...

幽靈人口不幽靈——徒勞無功的虛偽遷徙戶籍投票罪

公共政策.寇德曼:16 Nov, 2018

距離九合一地方大選不到十天,加上十件併案公投,如何在選前搶到車票,順利回鄉投票,成為諸多遊子或北漂青年關心的事情。但有些人為了支持某地方候選人,在選前遷戶口到該地來取得選舉權,看在檢察官的眼裡,就成...

警察也要「做業績」?績效制度下被犧牲的司法與民眾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5 Nov, 2018

警政績效制度,就是一般社會大眾所謂的公司「業績」。警政署針對不同時間,因應不同社會脈動提出各種績效,例如趁暑假期間,看準詐騙集團會吸收有打工需求的少年成為取款車手,因此發動「斬手行動」專案績效。舉凡...

拿刀砍人就是殺人?你的刑法只有殺人罪?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5 Nov, 2018

日前媒體報導,彰化一名廖姓男子因捲入打架糾紛,李、朱兩名男子為了報復便約他到桃園談判,卻遭廖姓男子持西瓜刀凶狠攻擊,李男的三根手指筋遭砍斷,朱男則左手骨骨折。警方到場逮捕廖男後,依殺人未遂罪嫌移送,...

關幾年換幾萬很值得?——關於沒收的那些小事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1 Nov, 2018

每次只要出現車禍造成死傷的案件,若媒體報導被告已賠償被害人家屬〇〇萬,總會引起網友一陣撻伐「一條人命才值〇〇萬喔,都不用關真好!」這種將民事賠償與刑事混為一談的嚴重誤解屢見不鮮,殊不知賠償責任與刑事...

破壞銅像判決大不同,司法也如白海豚會轉彎?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6 Oct, 2018

臺灣社會走過戒嚴、白色恐怖,歷經二二八、美麗島等事件,「威權時代」成為過去那段日子的代名詞。過去歷史人物的功與過,都成為現代人細究的目標。然而臺灣是個族群大融合的社會,無論是走過日治時代長輩所傳承的...

陳志寧/給個存款簿怎變詐欺還洗錢?洗錢防制新法擴大打擊範圍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2 Oct, 2018

「律師,我要認罪嗎?」被告拿著手上的起訴書感到疑惑。律師看了起訴書,上面寫著被告提供自己的銀行帳戶給詐騙集團使用,除了遭檢察官起訴幫助詐欺行為,起訴書上還多了一條刑事責任——違反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2...

無照駕駛失控釀禍:司改不是拿民意當適法依據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5 Oct, 2018

日前,21歲男子謝亞軒和友人黃佑呈11日在北市南京東路疑似無照開車失控撞死3人,謝亞軒和黃佑呈遭檢方依「不確定故意殺人罪」聲押。台北地院審理後,改依「妨害公眾往來安全致人於死罪」分別諭知黃佑呈及謝亞...

菜市場的法律學:蛋蛋的哀傷

公共政策.王子榮:12 Oct, 2018

課堂前的小複習在瞭解了養樂多和養樂多媽媽間的來龍去脈之後,我們知道為何即便現在超商、賣場林立,養樂多媽媽也還有佔有一席之地,而最攸關養樂多媽媽自身工作權益的,還是其與養樂多公司到底是屬僱傭還是承攬的...

蔡嘉裕/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真實惡意原則」嗎?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Oct, 2018

(※ 文:蔡嘉裕,台中地方法院法官。)上個月台北律師公會發布新聞稿,說明其對於張靜律師違反律師倫理規範案件決定不予處分的理由,表示《律師倫理規範》第24條第1項「律師不得惡意詆譭司法人員或司法機關…...

器官移植爭議:檢察官火速傳喚葛特曼,柯文哲也有司法特權?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8 Oct, 2018

根據報載,《屠殺》一書的作者伊森.葛特曼(Ethan Gutmann)日前來台,在公開場合指控柯文哲騙子,因而遭柯文哲委託律師向台北地檢署提出告訴。針對此次事件,多數網友沒太大意見,既然有爭議,檢察...

你的案件不是你的案件:一個司法倫理的省思

公共政策.孫健智:05 Oct, 2018

讀者們或許注意到,中秋節之前那個禮拜,法界掀起一股「連署風」,主要是針對前幾週台北律師公會做成張靜律師不予處分的決定,司法官群體共同投書〈律師自律的「真實」惡意〉一文,批判決定理由與律師自律制度的缺...

即將邁向法治化的「限制出境、出海」

公共政策.陳明呈:04 Oct, 2018

日前拜讀林鈺雄教授〈虛晃一招的限制出境修法〉一文,針對《刑事訴訟法》新修正第八章之一「限制出境、出海」(以下簡稱限制出境)條文草案加以針砭,嚴正指出草案關於「最重本刑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下稱輕罪...

「無良變態惡老闆」停止羈押交保,再犯誰負責?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2 Oct, 2018

去年一起引發台灣社會嘩然的虐童案,被告王姓老闆因種種惡行,後依強制性交、強制猥褻、凌虐幼童等罪遭檢方起訴並求刑20年。王男自去年11月遭羈押後,日前向桃園地院聲請具保停押,並於上月26日開庭後以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