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檢察官

的結果:共找到 513筆 約 0秒

廖英凱/想實踐鄉民正義?先來算算能當到國民法官的機率吧!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3 Jul, 2018

2017年,總統府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會議的結論提出「人民參與審判是優先推行的司法改革政策」,同年11月底,司法院提出了「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國民法官)。在這個草案的設計中,未來符合「特...

內亂是另一種死刑原理?——奧姆真理教主的絞刑處決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6 Jul, 2018

「除了針對殺人的死刑」這個問題之外,還有完全不同領域的死刑問題。那就是從以前持續至今,也在某種意義上始終被視為理所當然,對政治犯、革命者執行的死刑。我們向來認為,有志從事政治革命等大事的人,都願意為...

撒旦辯護人?——談司法流言為什麼是一門「好新聞」?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3 Jul, 2018

打開電視收看最愛的連續劇,在各種灑狗血、罵人不牽絲的場景中一定出現的台詞就是我要找律師告你。舉凡「大」老婆抓「小」女友、被家暴訴請離婚、大公司老闆發現「大」老婆偷挖公司的資產後等著穿著白色法袍的律師...

律師幫殺人犯辯護,「魔鬼代言人」都是為了錢?

公共政策.法操FOLLAW:02 Jul, 2018

談起這個議題,就回想當時的北捷隨機殺人事件。當時,為凶手鄭捷辯護的三位律師,無一不背負罵名。據媒體報導,其中一位律師甚至收到一封信,署名「一群民眾」,信裡罵道:「你是鄭捷同夥、惡魔、人渣,你是司法敗...

假釋改革的第三支箭:該改掉的是慣老闆心態

公共政策.王子榮:26 Jun, 2018

假釋的議題前陣子引起很大的討論,這波討論是由林岱樺立委領銜提出刑法第77條假釋修正草案開始的1。當然,社會對於受刑人總是不會寬容,該提議引起的批評跟負面聲浪,讓林委員不敢繼續跟進。無獨有偶,時代力量...

法院國民黨開的?正視司法黑歷史,尋找記憶傳承人

公共政策.王子榮:06 Jun, 2018

幾年前,一部由梅莉史翠普主演的電影《記憶傳承人:極樂謊言》,雖然在票房上並未有太亮眼的成績,但劇情設定卻十分有意思,後勁十足。《記憶傳承人》以一個存在於未來的烏托邦社會為故事背景,透過藥物控制,人們...

楊貴智/處罰做愛不戴套,就能防堵愛滋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31 May, 2018

前情提要:法律白話文於今年 5 月 25 日參加感染誌講座探討愛滋患者權益問題,會後將心得改寫為本文,希望為愛滋患者權益盡一份心力。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網頁資訊,有三種疾病主要藉由體液或血液,透過親密...

性侵?假性侵?——那些被誣告的「加害人」

公共政策.寇德曼:31 May, 2018

去年10月美國溫斯坦事件,掀起了一場名為「Me too」的女權運動,鼓勵過往違反性自主的被害人站出來,勇敢揭發加害人,避免不幸再次發生。受到此影響,諸多原本素有名望的人士,在醜聞被揭發後紛紛中箭落馬...

時瑋辰/國民法官人民怎麼看?解讀「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民調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6 May, 2018

(※ 文:時瑋辰,司法院調辦事法官。)司法院上週(5月9日)公布了一份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執行,關於國民參與審判制度的民調報告。這份民調報告總頁數高達160頁,包括了兩次電話及網路民調,題目相當多...

「不得斷訊」NCC說了算?——談有線電視斷訊困境

公共政策.超。現代化律師:10 May, 2018

熟悉有線電視頻道自助餐菜色排序方式的民眾,最近可能會發現,家裡第四台原為民視新聞台的53頻道,變成沒有內容只有字卡的畫面。原來因為民視新聞台與台灣數位寬頻(TBC)間的授權談不攏,一再臨時授權播出的...

陳思帆/為何國民參與刑事審判不該採陪審、參審兩制併行?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May, 2018

(※ 文:陳思帆,臺北地方法院法官)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模式的決定,應由政策決定者提出明確的政策方向,以真實個案做「試驗」的方式,無助解決制度模式所衍生的爭議,只會製造更多的新問題。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是近...

司法改革的拉力賽:唯有推動陪審制才是真改革?

公共政策.陳明呈:08 May, 2018

隨著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落幕,緊接著將邁入落實決議的下一階段。其中「人民參與審判」的議題,對於我國長久習慣由法官職司審判的刑事訴訟來說,不論將來改採「參審」或「陪審」,無疑都是全新挑戰,實施成效更是未知...

民主正當性不是司法改革的萬靈丹

公共政策.孫健智:02 May, 2018

針對前法官陳鴻斌涉嫌性騷擾助理案,林孟皇法官提出長篇投書〈台灣人民對法官太慷慨?強化院長問責才能淘汰不適任法官〉,標題就說明了一切:類似陳鴻斌的行為,本應由所屬法院院長善盡職務監督之責,不該恣意放任...

小燈泡、大燈照:照亮被害人程序參與的暗夜長路

公共政策.王子榮:26 Apr, 2018

那樣的堅強何其勇敢小燈泡案件發生時,筆者正在參加在職進修,猶記在課堂中間的休息時間過後,台上講師語氣顫抖的向台下同學說,「台北發生了件讓人心碎的事」,並指示我們可以看一下手機上最新的新聞動態。在場的...

顏值、態度,還是社會經驗?——淺談審判者的偏見

公共政策.孫健智:16 Apr, 2018

屏東地院剛剛結束的國民法官模擬審判,審的是一樁強盜案。在現實事件裡,這個案件是以8年有期徒刑確定,而模擬國民法官審判的結果,最終做出了無罪判決。經過這麼多次的模擬審判,參審員或陪審員通常判得比法官輕...

看不見的受刑人:矯正體系不能說的秘密

公共政策.王子榮:13 Mar, 2018

由數位政委唐鳳主持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曾有一個「在監執行之受刑人或受羈押之犯罪嫌疑人或其他受拘束人身自由之受拘束人應自付健保費,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案,雖然最後沒有連署成功,但也有將近一千一百...

「證據開示」的現在與未來

公共政策.陳明呈:05 Mar, 2018

在推理電影或小說中總有一幕始終令人印象深刻。每當劇情一步步推演至結局,彷彿真相即將大白、要揪出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時,嫌疑人也總會很適時地對主角嗆聲:憑什麼認為人是我殺的? 回到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當然...

面對國民參審「證據開示」制度應有的認識

公共政策.陳明呈:27 Feb, 2018

自司法院2017年11月公布「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下稱草案)以來,各地方法院陸續著手舉行模擬法庭,藉此提升民眾對此一制度的正確認識外,更希冀各界廣泛提出具體意見,作為日後法案修訂或施行準備之重...

顏聚享/杜特蒂也難逃法網?國際刑事法庭將初步審查「反毒戰爭」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1 Feb, 2018

2018年1月8日,國際刑事法庭的檢察官公開聲明,將針對菲律賓自2016年在「反毒戰爭」中所造成大量平民的法外死亡進行初步審查,並依規約的標準以及可得的資料證據,決定是否要對可能成立的「違反人道罪」...

醫師是否與眾不同?——談醫療業務過失刑責修正

公共政策.寇德曼:05 Feb, 2018

醫界殷切期盼的《醫療法》刑責修正案,終於在2017年的最後一個禮拜通過,並於2018年1月由總統公布。主導修法的醫師公會與衛福部表示,新法限縮醫事人員刑責,將能減少防禦性醫療、避免急重科醫師人力流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