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
的結果:共找到 513筆 約 0秒
還記得這身制服的初衷嗎?從一位鍥而不捨的員警與一枝筆說起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Jun, 2019離職前夕,收到某派出所員警來訊,問我5月底的上班時間。這兩位員警找到休假空檔匆匆來訪,其中一位才剛下班,制服都還來不及換。 這兩位員警,A是與我僅有通話過的一線三基層警員;B則是單位主管,我們通話後...

蔡嘉裕/「肇事逃逸」宣告違憲:後釋字777時代的刑法肇逃罪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1 Jun, 2019(※ 文:蔡嘉裕,台中地方法院法官)作為史上最奇葩之法律條文,共有3件人民,以及空前絕後的16件法官聲請共19件釋憲案併案審理,司法院大法官已於108年5月31日作成釋字第777解釋,宣告刑法185...

蘇啟誠案調查報告出爐,監委也成假新聞受災戶?
時事觀察.許伯崧:28 May, 2019隨著監察委員高涌誠、蔡崇義濫權彈劾民進黨立委段宜康曲棍球案承辦檢察官,近日監委江綺雯、仉桂美就前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輕生案,提出事件調查報告並對外交部予以糾正,以三大糾正事由,指陳外交部於蘇前處長輕...

司法如何獨立?一件檢察官「不知變通」的相驗案件
公共政策.吳忻穎:27 May, 2019離職前夕,當我在座位上整理舊文件時,看到一份某分局的警力配置表,讓我想起一件往事。我在澎湖地檢署擔任檢察官的第二年,某次外勤值班處理相驗案件時,我與法醫看到一份我們都覺得不對勁的報驗資料,從屍體狀況...

時空錯置的黨國遺緒:廉價的吞球彈劾案,崩盤的民主法治
公共政策.孫健智:23 May, 2019我出生的時候,還沒解嚴。至少到我國中之前,家裡支持黨外/民進黨的長輩,每次選舉被問到投給誰,都說不想講,其實是不敢講、不能講。我小時候還親眼看過買票,是樁腳拿著錢,在公寓裡挨家挨戶按電鈴,亮出鈔票說...

胡博硯/同婚專法通過後,台灣能否走向更幸福的國家?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0 May, 20195月17日這一天,在同性戀平權運動上有很重要的意涵。這一天是國際不再恐同日,何以會有這一天,主因在於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疾病分類上將同性戀自疾病給刪除了,此後,同性戀不被或者是說不該被...

段宜康吞球彈劾案:高涌誠、蔡崇義的法律見解錯在哪?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0 May, 2019監察委員高涌誠、蔡崇義為了讓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解套,免吞曲棍球,違法濫權彈劾承辦檢察官,其彈劾主文稱「本案將應沒收及應發還原所有權人彰化縣政府依規定銷燬之物,卻以『發還被告李○惠』之處分命令結案,違反...

回應監委陳師孟:彈劾曲棍球案檢察官,不僅不學無術更是無知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6 May, 2019日前監察院發布新聞稿,通過彈劾當年承辦立委段宜康曲棍球案的台中地檢署陳隆翔檢察官,消息一出,法界嘩然,相關團體相繼發表聲明,更發起「捍衛司法獨立連署」活動。對此,監委高涌誠接受媒體採訪時,卻是指責反...

監察院彈劾曲棍球案檢察官,辦案也需「政治正確」?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6 May, 2019自新任監察委員上任以來,特定監察委員屢屢磨刀霍霍進逼司法,多次提出調查報告指責法院判決有所違誤,舉凡「前國手陳敬鎧遭判詐盲案」、「李春生殺人案」、「胡椒粉並檢出含砷超標案」、「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判...

地方的「向來如此」與執法的大破大立:談澎湖清明掃墓公共危險案
公共政策.吳忻穎:17 May, 20192015年9月,我從司法官學院結業,帶著對於海島生活以及改變地方的憧憬,收拾行李前往澎湖地檢署報到,開始為期2年的離島小地檢辦案生涯。我打從國小開始就在大台北地區長大,高中開始生活圈都在台北市核心地...

法庭觀察日記:強盜變竊盜?法官與國民法官的距離
公共政策.王子榮:14 May, 2019在4月份的尾聲,雲林地院舉辦了第二次國民法官模擬審判。作為第一次模擬審判的一員,比起上一次身在其中,必須隨時注意法庭上的每個攻防,預先對國民法官可能會有的問題,提供適度的說明或聚焦,另外是必須在有限...

王鼎棫/丁守中「選舉無效之訴」的觀戰重點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0 May, 2019去年(2018)地方大選暨公投已落幕一陣子,大家開始慢慢轉向展望明年(2020)的中央級大選,卻還有件事懸在某人心上。根據中央社報導,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在去年選舉落幕後,旋即提起選舉無效訴訟...

司法審判不是服務業:該接受評鑑的是法官,而非「審判」
公共政策.陳明呈:08 May, 2019審判獨立就像空氣,平時總覺得它理所當然地存在;直到有一天開始被污染、甚至讓人窒息,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它的重要! 首先,相信絕大多數法官均同意建立法官淘汰機制,審判獨立也絕非不適任法官的保護傘。每當面對...

在家庭與司法之間:從一件老人竊盜案看失智症犯罪處遇模式
公共政策.吳忻穎:07 May, 2019日前發現收到一封被隔離的陌生信件,寄送時間是去年:○○檢察官 您好:我是○○○,今天到庭的被告家屬,非常謝謝您,在很多地方的協助及幫忙,讓我們家屬都感到很溫暖。更謝謝您在這麼煩重的公務中,還願意以仁...

屬於所有人的司法獨立:《法官法》修法的木馬屠城記
公共政策.孫健智:07 May, 2019上個週末,我跟實務界的朋友聚餐,順道歡送即將離職的同儕。聚餐的地點很早就決定了,是選在前法務部長邱太三對桃檢前檢察長彭坤業「轉知陳情」的那家餐廳。原本只是KUSO一下,到了現場才發現,這家餐廳沒有包...

被瘋狂管考壓榨的結案機器:談法務部與高檢署「200件」事件
公共政策.吳忻穎:03 May, 2019日前法務部在1372號部務會報指示,對於各地檢署基層檢察官未結案件「逾200件」以上案件者,檢察長「應加強督導」,因此高檢署要求地檢署研考科發放報告表,要求今年3月底案件未結逾200件以上的地檢署基...

民主國家之死:民選獨裁者如何溫和地侵蝕民主制度?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30 Apr, 2019▍前篇:像你一樣的總統:摸蜊仔兼洗褲的政治素人如何摧毀民主?司法、執法、情報機關都我的人要更加了解民選專制者如何溫和地侵蝕制度,想像足球賽會有幫助。為了集中權力,企圖專制者必須有裁判支持,排除至少對...

拒檢咬警判無罪:是司法銅人陣,還是警察巨嬰化?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30 Apr, 2019日前媒體報導,新莊一名楊姓男子在2018年7月底時沒戴安全帽被警方盤查,楊男表示身分證在樓上要上樓拿,員警把手搭在他左肩、手部,並以身體阻擋楊男,更要將他帶回派出所,楊男不滿並咬傷警察,因而吃上妨害...

司法基礎建設:司法博物館的美學散步
公共政策.王子榮:29 Apr, 2019前陣子利用連假走了趟台南,這次不是為了台南的美食,也不是為了逛看不膩的古蹟,更不是為了新開幕的高人氣美術二館,而是近來在網路上爆出好口碑的司法博物館。司法博物館,光聽名字是不是就讓人覺得逛「司法」博...

司改團體在乎「人民感受」?兼談尤美女《法官法》草案何以爭議
公共政策.孫健智:29 Apr, 2019廉價的「官官相護」關於法官評鑑制度,主要規定在《法官法》裡,其中第33條規定,法官評鑑委員會的成員共有11人,包括:3名法官、1名檢察官、3名律師、4名學者及社會公正人士。 《法官法》剛通過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