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
的結果:共找到 122筆 約 0秒
林子立/脫歐與抗中「雙殺」下,CPTPP成英國經濟突圍希望?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3 Jun, 2020(※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英國脫歐已是毫無新鮮感的舊聞了,人們早被日復一日進展甚微的談判磨去興趣,直到強生(Boris Johnson)如願以償當選英國首相,逐一克服他的前任所達不到的...

上海夢的幻滅:被「驅逐」的社會底層,只能返鄉或遷離?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8 Jun, 2020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幕了。開園第一年的遊客人數就達到一千萬人,遠超過目標的百萬人次,業績似乎蒸蒸日上。另一方面,在接近「夢幻王國」迪士尼樂園開幕的2016年春天,發生了一個鮮有人知...

林子立/罷韓成功:從民粹主義到民主韌性,全球化的能與不能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8 Jun, 2020(※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此次的高雄市長罷免投票,相信連最樂觀的反韓陣營,都不敢預估罷韓同意票能夠一舉突破韓國瑜當選市長的89萬選票。短短兩年之間,何以選民的投票傾向變化如此之大?如果...

李尚仁/時代之疫:從高齡化到全球化,新冠病毒與當代社會結構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8 Apr, 2020曾一度為人淡忘但近年作品又開始受到歡迎的維也納猶太裔作家史蒂芬・褚威格(Stefan Zweig, 1881-1942),據說相當信服另一位維也納猶太裔作家卡爾・克勞斯(Karl Kraus, 18...

解碼2020奧斯卡:《寄生上流》橫掃四大獎的幾個關鍵
社會文化.翁煌德:11 Feb, 2020當史派克.李(Spike Lee)在頒發最佳導演獎時喊出奉俊昊的名字,許多坐在電視機前的資深影迷大概都發覺「苗頭不對」。畢竟奧斯卡獎不是評審團制,沒有分豬肉之說,最佳影片與導演獎得主分家不常見,過去...

沈有忠/大選掀底牌:兩黨各打「中國牌」,誰能奏效?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31 Dec, 20192020年總統與立法院選舉進入最後肉搏戰階段,在短兵相接、掀底牌之際,無論是民進黨的「下架吳斯懷」,或是國民黨的「反《反滲透法》」都直接或間接與中國有關。兩黨可以說不約而同的打出了中國牌,顯見兩岸關...

總統辯論會後:事實查核興起,與台灣民粹主義危機
時事觀察.陳方隅:30 Dec, 2019(※ 本文由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成員共同討論完成)有位候選人,常提出一些詭異的政見,成天失言,歧視少數族群、歧視女性、歧視外來移民,指責媒體做假,以恐懼訴求進行政治動員,在辯論會上的發言,更屢次被事實...

葉靜倫/兒盟3.7億置產爭議中,缺角的「捐款人溝通」拼圖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05 Dec, 2019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兒盟)上月初以3.7億在內湖買下整層服務中心,引發社會大眾關於「濫用捐款」的質疑與爭議。兒盟4日上午10點在總會辦公室召開記者會,發布了四點聲明。執行長白麗芳強調,兒盟尋覓新...

《判決之後》:家暴歷歷在目,正義卻漸行漸遠?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5 Nov, 2019(※ 本文有雷,請斟酌閱讀)司法院為推動司法與社會對話,多次舉辦相關的影展、研討會等,而今年司法影展與金馬影展合作,於家暴領域,挑選了一部菲律賓電影:《判決之後》,同時在本月10日舉辦的映後會,邀請...

如何避免「馬太效應」?談國家濟弱扶貧角色下的交通建設
公共政策.甘獻基:12 Nov, 2019每逢重要公職選舉期間,就是參選人競選政見與現行執政者推行政策交互檢驗激盪的時刻。公共政策的交鋒辯論,本是民主常態,從中結論出福國利民的良策也是眾所樂見。但相對的,政策的良窳也要禁得起檢驗,尤應注意各...

為何社會令人如此焦慮(上):身而為人,自卑就是常態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5 Nov, 2019在歐普拉(Oprah Winfrey)創辦的《歐普拉雜誌》(O Magazine)中,她的造型顧問瑪莎貝克(Martha Beck)寫了一篇文章,分享自己的「派對焦慮」經驗:跟別人相處時,她說「內心...

王鼎棫/是怎樣的孤立無援,讓整座城市變成製造「小丑」的化學池?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5 Oct, 2019配樂響起,進入正片,收音機播著收垃圾工人打算長期罷工的消息。主播形容街上惡氣沖天,不分貧民區及高級住宅區,路人紛紛走避。這則消息,反射出高譚市正處於貧富懸殊,從內到外都腐敗到臭不可聞的境地。主角亞瑟...

《宅男行不行》:喜劇大爆炸如何爆破社會不平等?
社會文化.林運鴻:12 Sep, 2019(※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台譯《宅男行不行》的美國電視劇The Big Bang Theory,播出12年、長跑279集之後,終於在2019年5月畫下感傷句點。這部大受歡迎、獲獎無數,且讓主要演員...

《炫目之光》:在歷史、族群與世代之間掙扎的年輕靈魂
社會文化.賈培德:23 Aug, 2019今年有許多部與音樂有關的電影,《炫目之光》(Blinded by the Light)與《靠譜歌王》(Yesterday)的敘事方式較為接近,都是以一組音樂人的作品對故事主角的影響,串起整部電影。《...

趙君朔/香港元朗襲擊事件:為何「擁抱祖國」竟是如此痛苦?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3 Jul, 20197月21日在港島舉行的新一輪示威遊行中,到了晚上很不幸地示威民眾再度和警方發生衝突。示威群眾也首次將抗議目標指向中聯辦,而同一天在元朗,還發生身穿白衣的大批幫派份子追打示威者,但警方卻姍姍來遲的醜聞...

花太多時間打扮?反對國中小服儀解禁有道理嗎?
時事觀察.朱家安:23 Jul, 2019新聞指出,教育部正研擬方案,將來要求國中小比照高中服儀解禁:校方不能以服儀規定處罰學生,並且要和學生一起以民主方式決定制服。此外,板橋高中宣布即將開放男學生穿裙子,建中和師大附中校方對此也持開放態度...

0到6歲國家養?郭式福利主義與「鉅型新創產業」
時事觀察.許偉泰:12 Jul, 2019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初選期間,首富郭台銘提出「0到6歲國家養」政見,成功吸引到不少媒體議論的篇幅。國發會公布的台灣人口成長趨勢,預定明年(2020年)進入死亡交叉,台灣自然人口數將出現負成長,以此趨勢,...

吞下去或不要做以外——不爽,何不來搞工會?
世界脈動.徐沛然:28 Jun, 20196月12日,《中國時報》地方記者廖肇祥於個人臉書頁面公開發表了一篇自己離開旺中集團的內部離職信。信中指出《中國時報》的資方與主管階層,為了遂行親近中國政府的立場,不惜侵害新聞專業,製造假新聞與惡意扭...

求神問鬼只為財:島民性格中的「發財」基因
社會文化.李志銘:25 Apr, 2019如今有點年紀的諸位叔伯長輩們,應該都還記得1980年代全民風靡「大家樂」「六合彩」簽賭的盛況吧!那是個幾乎人人都想「發大財」的瘋狂年代,彼時台灣才剛完成十大建設,民間中小企業忙著趕工出口,整體台灣經...

台灣Uber如何迎接挑戰?來自洛杉磯的交通運輸觀察
公共政策.邱秉瑜:29 Mar, 2019洛杉磯人的生活高度依賴汽車,但這座世界級大都會也正嘗試重建及擴展軌道運輸系統。在洛杉磯使用手機叫車服務的選項比台灣更為多元,面對法令挑戰的台灣 Uber 或許可考慮參考美國重整策略,推出共乘服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