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的結果:共找到 1595筆 約 0秒
日本聲樂家關屋敏子與李仙得(上):椿御殿的野玫瑰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Sep, 2021野いばらに花が咲くたび(每當野玫瑰開花時)赤い実がなる(紅色的果實累累)あ〜あ〜あ〜あ〜(啊〜啊〜啊〜啊〜)名しらぬ実なれど 名しらぬ鳥來て(我不知道這種水果的名字,一隻沒有名字的鳥兒來了)ちょい...

千禧年代的同志想像:2004年的《17歲的天空》為何斬獲千萬票房?
社會文化.黃彥瑄:27 Sep, 2021電視劇《孽子》(2003)描寫在1960年代的台灣,由楊祐寧飾演有同性戀傾向的趙英,因無法將他的愛意坦然地攤在陽光下,最終只能草草地結束初戀。而在《17歲的天空》(2004)裡,趙英轉身變成了一位勇...

依然周治平:一位依舊風花雪月的《中年男子》
社會文化.曹郁美:24 Sep, 2021周治平出版新專輯《中年男子》了,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有勇氣發片是件大事,他的「名片說」也堪玩味。回想二、三十多年前,張學友的《吻別》、陳淑樺的《夢醒時分》、江蕙的《酒後的心聲》,動輒創下百萬張銷售紀...

挖掘歷史廢墟的《綠色牢籠》:在見證者與史料之間流離的台灣故事
社會文化.李政亮:27 Sep, 2021儘管日治時期台灣相關的種種研究成果已漸豐碩,但關於台灣人的流離經驗,卻仍是一塊值得探索的領域。1990年代中期以來,從社區總體營造的口述歷史開始,藉由口說與文字,諸如台籍日本兵海外服役的經驗得以浮出...

周逸濱、魯忠翰/如果你是製片,該如何避免《刻在》劇本著作爭議?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4 Sep, 2021關於劇本爭議,從過去《天堂建築師》、《我的少女時代》、《後來的我們》、《無聲》、最近宣判的《目擊者》判決,延續到現在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爭議不斷發生,也充分反映編劇創作之餘,還要顧慮著作權歸屬的...

那些受波及的孩子:離婚「親權戰」中被洩漏的兒少隱私
公共政策.陳宗元:23 Sep, 2021我們時常在國外的電影看到這樣的狀況:父母離婚後,各自有伴侶,離婚前所生的兒女與其中一方同住,但另一方仍時常會和兒女見面、出遊、照顧;父母雖然離異,仍相處融洽,對另一方的伴侶也保持善意。在國外,似乎對...

盧郁佳/從朱元璋到習近平:兔死狗烹的中國偶像黃昏已來臨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1 Sep, 2021網傳限籍令,謝霆鋒夾緊尾巴做人,拋棄加拿大籍,王力宏說是假新聞不理,潘瑋柏等觀望不響。各自押注,下好離手。到底誰才會有明天?犯了什麼忌諱?朱元璋排佛,可提供外界一個觀察視角。從明太祖朱元璋談起史丹佛...

羅根/你又「辱華」了嗎?《尚氣與十環傳奇》沒說的政治隱喻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7 Sep, 2021(※ 文:羅根,美國娛樂歷史研究者,喜歡分享流行文化與現實社會的對應議題。)《尚氣與十環傳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這部電影現正熱映中...

Masayo/蝙蝠俠的一千種死法:〈披風聖戰士怎麼了?〉的後設謎團
社會文化.F.E.Ws 少述派勢力:16 Sep, 20212008年至2009年期間,當時的蝙蝠俠漫畫連載進行到了《蝙蝠俠:安息》(Batman R.I.P.)這個引人矚目的章節,蝙蝠俠在這個章節的結尾疑似死亡,沒隔多久又在當年DC宇宙的共同大事件「最終危...

莊馥嘉/《撕裂異弒界》:被噤聲的女性視角,對男性霸權的反抗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2 Sep, 2021(※ 文:莊馥嘉,“Ich würde seelisch Astronautin werden.” 「我想精神上地成為太空人。」)當我們隨著《撕裂異弒界》(Censor, 2021)中電影審查員伊妮...

佐渡守/奇幻之島的漫畫:多元差異與包容,造就迷人的台灣圖像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5 Sep, 2021編按:近年來,台灣奇幻創作越來越具本土意識與識別度,即使在歐美影劇、日本ACG文化長期強勢的夾擊下,也累積了不少具獨特文化辨識度的作品。日前剛結束的瑞士紐沙特奇幻影展(Neuchatel Inter...

莊馥嘉/《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原來關於性與極權的都市傳說是真的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4 Sep, 2021(※ 文:莊馥嘉,“Ich würde seelisch Astronautin werden.” 「我想精神上地成為太空人。」)早在《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Bad Luck Banging or ...

照片有玄機?那枚炸彈誰接的?屏東萬丹二戰空襲傳說的解謎(下)
公共政策.廖英雁:10 Sep, 2021▍上篇:媽祖接炸彈?潮州大空襲是也!屏東萬丹二戰空襲傳說的解謎(上)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釋出的解密報告,描述了第五航空隊在1945年2月20日空襲潮州的行動,也證明萬丹、里港、內埔、屏東...

謝以萱/異數的電影,電影的藝術:北影國際新導演競賽的實驗與叩問
社會文化.台北電影節:09 Sep, 2021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是台灣唯一專門引介國際新銳導演給觀眾的長片競賽(拍攝第一部或第二部長片者),每年會從近五百部投件的影片中,由初選小組挑選12部來自國內外的長片,呈現給台灣的觀眾。今年這分別...

一部小小的獨立製片傳奇:《亂世浮生》的哀愁與崛起
社會文化.陳煒智:07 Sep, 2021兒時就對《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這部電影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不是因為看過的緣故。記得當時年紀小,甚至還沒那個膽量走進戲院越級看電影。記憶猶新的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它的宣傳策略以及新聞...

《斯卡羅》的真實與虛構?被埋沒的台灣,與當代多方詮釋
社會文化.顏瑞霆:06 Sep, 2021近期公視史詩大劇《斯卡羅》上映,受到熱烈關注與迴響。本劇改編自陳耀昌的小說《傀儡花》,內容以真實歷史事件「羅妹號事件」為藍本,講述1867年台灣與世界接軌所引發的衝突、族群認同等問題。羅妹號事件的發...

彭銘得/台灣該推疫苗通行證嗎?你所不知的潛藏代價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6 Sep, 2021COVID-19肆虐全世界將近兩年,澈底改變人們生活、工作與往來的模式。隨著病毒不斷變種、推陳出新,疫苗也逐漸普及,開始有人討論如何與病毒共處。其中一個方案,就是用疫苗通行證(Green Pass)...

時勢造電影?談《摩托車日記》殘酷現實,與觀影的意識形態
社會文化.翁煌德:02 Sep, 2021討論一部電影的優劣與否,可不可以跳脫出故事文本,從史觀、政治意識形態等其它角度來評判與討論?最近播出的影集《斯卡羅》(2021)所引發的討論或可作為參照。由於故事是從19世紀的真實台灣歷史改編,事關...
趙思樂/《在人民之間》:定格中國民間知識分子的草根轉身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2 Sep, 2021(※ 文:趙思樂:前中國時政記者、現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生)「知識分子」這個概念,自「八九學運」以鎮壓收場後便在中國逐漸衰微。及至現在,「公共知識分子」或者其縮略語「公知」,在中國民族主義的網路...

《盛夏光年》上映15年後——靛藍光譜、鏡像與性意識
社會文化.黃彥瑄:01 Sep, 2021在《盛夏光年》於2021年重映的15年前,那時候康正行的書架上還放著Word 2002的教學書、最流行的手機品牌還是那摔不爛的NOKIA,而全台還沉迷於五月天的炫風之中。而在15年後,同樣糾葛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