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電影

的結果:共找到 1595筆 約 0秒

徐佑德/吳宗憲「拿納稅人的錢拍戲」有理?從官方補助的《斯卡羅》談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3 Oct, 2022

吳宗憲才剛暗嗆電視劇《斯卡羅》導演曹瑞原「拿納稅人的錢拍戲」,網路上各劇擁護者就立刻掀起議論。公視委製曹瑞原的《斯卡羅》就在金鐘獎最後開出的大獎最佳戲劇獎,以頗令人意外之姿拿下了大獎,擊敗了賽前入圍...

國慶日傳員警清槍走火,警械使用豈只是「大膽用槍」的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20 Oct, 2022

2019年7月「鐵路刺警」案案發後,行政院在網路民意一片沸騰的情況下,無視該案問題背後真正的結構性因素1,反而是在不明就裡的民粹聲浪中,急就章地將行政院版「警械使用條例修正草案」送進立法院。立法院內...

吳玟嶸/《失聲譯語》:懸疑自殺背後,隱身的父權桎梏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9 Oct,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失聲譯語》(Vera Dreams of The Sea)電影的開場,是一片平靜廣袤的藍色海洋,主角維拉閉眼並做著白日夢。這樣的大海也許象徵著夢想,但隨著劇情的發展,我...

目光、地圖與私訊的《歧路風景》,何謂真實莫斯科?

社會文化.吳思恩:19 Oct, 2022

莫斯科與聖彼得堡作為俄羅斯的電影工業重鎮,已經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既定印象。然而,《歧路風景》卻釋放了屬於莫斯科的獨特訊息,幾乎不存在於電影中,卻與市民生活的一切重合。稀缺的實驗電影今年10月國家影視聽...

《閣樓上的秘密》:在納粹集中營「灰色地帶」裡最美好的愛情故事

社會文化.許恩恩:18 Oct, 2022

紀錄片《閣樓上的秘密》的導演馬格努斯・格騰在今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專訪中提到,電影裡使用了三種檔案影像:第一種是新聞影像;第二種是紀錄片主角的外婆奈莉(Nelly)與外婆的愛人訥亭(Nadine)在...

《EAMI》:一把火燒遍巴拉圭森林的隱喻,痛訴文明世界的戕害

時事觀察.林楷倫:17 Oct, 2022

巴拉圭導演Paz Encina拍攝的EAMI,以巴拉圭查科地區的森林為拍攝地點,目光放在Ayoreo Totobiegosode此一原住民族群。片名EAMI,在此族群的意思為「森林」、「世界」之意,...

女性、生死與藝術的交織:田中絹代《永恆的乳房》如何繞過疾病的隱喻

社會文化.許恩恩:14 Oct, 2022

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疾病的隱喻》(1978)批判人們以特定的隱喻加諸於疾病,而使病人蒙受痛苦與污名,並解構著「很多人相信,癌症是一種激情匱乏的病,折磨著那些性壓抑的、克制的...

尋覓另一種看得更遠的方法——總評2022年關渡電影

社會文化.翁煌德:13 Oct, 2022

近期看見有電影業界的資深製片在臉書發文,表明希望特地前往關渡電影節看看新銳學生製作。不只如此,凡是論及短片發表平台,這個影展都會在列表上頭,說明它的影響力日漸增強。外界可能很難想像它的籌辦單位是以台...

林宜蘭/雙十國慶青春無敵的橘高校,反思台灣功利主義至上的教育

編輯室.編輯室:11 Oct, 2022

(※ 文:林宜蘭,鳴人堂特約編輯)今年雙十國慶邀請到有著「橘色惡魔」之稱的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來台演出,以他們活力四射的演出形式,驚豔台灣,但也使得網路上許多網友開始比較一同演出的北一女中與台中曉明...

吳玟嶸/《來幹電視台》:拒絕做國家的傳聲筒,俄國獨立媒體血淚史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Oct, 2022

《來幹電視台》(F@ck This Job)是一部紀錄片,拍攝俄羅斯最後一家獨立電視媒體「雨電視」的興衰。因為導演就是電視台的創辦人之一,所以能夠貼身拍下許多重要時刻,像是開台時的窘境、內部經營的爭...

《雞湯與意識形態》: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在日朝鮮人的世代創傷與和解

世界脈動.阿潑:06 Oct, 2022

所謂意識形態都在合理化屠殺,現在的我們必須正視歷史,正視歷史不光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我們需要正視歷史這個悲劇,保守與進步派都需要接受公正的評價,各位,濟州島的春天終於到來。2018年4月3日韓國總統文...

墮胎《正發生》:女性走近死亡的蔭谷,只為尋出一條活路

社會文化.彭紹宇:06 Oct, 2022

當我們以為世界不斷進步,女性困境正被改善,甚至「女權」一詞竟已成為許多爭議的來源。然而在許多國家,女性的身體自主權依舊被層層限制,其中不乏在大眾認知的先進國家,近年更出現開倒車的狀況。那些女性獨自面...

高畑勲與宮﨑駿的「世界名作劇場」:穿過台灣仇日年代的經典動畫(下)

社會文化.李政亮:05 Oct, 2022

▍上篇:高畑勲與宮﨑駿的「世界名作劇場」:穿過台灣仇日年代的經典動畫(上)電視台新的卡通節目從那裡來?1970年代中期開始,新的卡通節目幾乎都是從日本來。這與日本電視動畫的興盛與波折有直接關係。19...

高畑勲與宮﨑駿的「世界名作劇場」:穿過台灣仇日年代的經典動畫(上)

社會文化.李政亮:05 Oct, 2022

「吉卜力高畑勲展」業已落幕,伴隨展覽,吉卜力的經典動畫作品也重新上映,再次牽動人們的集體記憶。展覽雖已結束,不過,卻仍留下一個值得從台灣文化史來思考的問題。高畑勲與宮﨑駿的動畫人生,從1960年代的...

回望最初的感動:《阮玲玉》光影折射出的經典人物及時代

社會文化.陳煒智:05 Oct, 2022

記得在2019年,關錦鵬導演的回顧專題小影展隆重揭幕,導演親自抵台跟媒體、影迷,還有新生代的觀眾一同暢聊《胭脂扣》、《阮玲玉》,以及好多創作歷程的點點滴滴。那次光是《阮玲玉》我就先後在電影院裡看了兩...

觀看的既視感:《去聽美人魚唱歌》與《尋找西瓜女》的她們如何凝視自己

社會文化.楊凱丞:04 Oct,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相信不少人都有Déjà vu(既視感)的經驗,通常是來到一個新地方時,會對這個地方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有時,當我在觀看電影電影之間,也會有這種感受,在這裡,我並...

現代書籍的收藏與離散(下):從圖書館到書店,尋覓愛書「託孤人」

社會文化.李志銘:30 Sep, 2022

▍上篇:現代書籍的收藏與離散(上):人與書的相遇機緣、告別與輪迴回顧歷史,早年置身於政治紛擾的動盪時代,圖書的聚散往往與國家的命運密不可分,每當統治政權更迭、改朝換代,隨即帶來各種社會巨變、兵燹天災...

現代書籍的收藏與離散(上):人與書的相遇機緣、告別與輪迴

社會文化.李志銘:30 Sep, 2022

當前網路資訊爆炸的年代,人們讀書的時間相對減少,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似乎也跟著逐漸衰退,取而代之的是日以繼夜大量衝擊的視覺影像。有趣的是,在台灣儘管一般大眾閱讀紙本書的風氣普遍不佳1,但每年的出...

勾勒斯洛伐克首都的《城市五線譜》:一筆一畫繪出城市之顏

社會文化.吳思恩:29 Sep, 2022

一直以來,我們對於所謂的「城市電影」、給城市的情書,停留在單一的想像,我們沉醉於在這個城市發生的故事,而非城市本身,好像因為有了這些人們存在,城市才是美的,而在喧囂的城市裡,鏡頭始終聚焦那一兩對璧人...

周逸濱、黃詩婷/劇組為藝術能犧牲工時與安全?影視雇主依法該做什麼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0 Sep, 2022

今(2022)年3月中,電視劇《初擁》劇組在苗栗神仙谷發生拍攝事故,影視產業的勞安問題,引發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像是長久以來,許多台灣影視從業人員未簽約、未投保、工時過長等隱憂,都浮上檯面。對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