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香港

的結果:共找到 1005筆 約 0秒

Joe/學批判思考有用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4 Aug, 2017

唯有思考,人才能擺脫衝動和成規。——杜威,《How We Think》,P.14近半世紀,美國的大學興起一門新學科,名為「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這個學科的要旨可追溯到美國...

燃燒的熱血,思辯的青春:訪高中校園辯士

公共政策.相對論 udn Debate:31 Jul, 2017

主流社會鮮少關注的校園辯論,讓它保有了內在脈絡的純粹性。但也是這份「距離」,參與者燃燒著自己的熱情,直到火熱的青春,剩下雪白的灰。各式各樣的論點,在腦裡打結。攻防像棋奕,說出口的三五分鐘,背後是整個...

明月幾時有:偷渡香港意識的主旋律電影

社會文化.鄭秉泓:13 Jul, 2017

在《明月幾時有》裡頭有一場戲,彭于晏飾演的抗日游擊隊短槍隊副隊長劉黑仔,率領幾個隊員運送軍火,為了掩人耳目,他們一身鄉下人打扮,並將軍火包在草蓆裡頭,偽裝成是運送屍體。正當他們在路旁休息,卻出現一名...

最新美國對臺軍售與2018年國防授權法草案的戰略意義

世界脈動.王俊評:05 Jul, 2017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在6月28日通過的2018年度國防授權法草案關於盟友及伙伴的部分中,寫入要求美國海軍重啟對高雄或其他適合的臺灣港...

人為何工作?從德川家康看經濟動力

社會文化.Cheng Lap:29 Jun, 2017

德川家康說:「要統治農民,要讓他們吃不飽也餓不死。」他只是留下了結論,卻沒有詳細解釋理由,不過可確定的是,在德川對於治術的理解下,他不僅成為了戰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也開創了江戶時代過百年穩定的治世。...

假創業的毒蘋果:記者如何反咬一口?

時事觀察.劉昌德:28 Jun, 2017

上週流出「鼓勵員工創業」計畫後,今天(6/28)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在自家報上發文遙相呼應,大談「新聞的變革」。他說,因為手機大幅改變新聞的面貌,「我們的生產結構必須要變得更靈活善變才能生存……我只可...

鎖國為何有魅力?全球化不平等的出路?

社會文化.Cheng Lap:13 Jun, 2017

聽到鎖國這個詞,我們通常會覺得這一定是一件壞事情,還能舉出許多鎖國的壞處;如實質面的影響上有,對外經濟斷絕、文化和科技交流受阻而失去競爭力,學術知識無法追上國際的水準;文化面上,則可能因為排外懼外,...

中國當然不會參加世大運團體賽

社會文化.陳子軒:08 Jun, 2017

中國隊在世大運團體賽抽籤時,默默地缺席,這就表示他們在不會在八月底的世大運中參加任何團體賽。檯面上的原因是說與四年一度的中國全運會撞期,因此不克前來,本屆世大運與全運會也確實是這兩大賽會歷來最接近甚...

林鄭「組班」為何困難?公職員薪水不是跟市場競價的好嗎

社會文化.Cheng Lap:05 Jun, 2017

2017年3月,香港選出下任特首林鄭月娥。準備於7月1日就任的林鄭月娥,自開始籌組行政班底起,即屢傳困難。對此,歷任多個政策局長的退休高官孫明揚於電臺節目中給予評論,提出林鄭組成班底團隊困難的原因,...

文化空間如何消失?台灣、香港獨立音樂的Hidden Agenda

社會文化.簡妙如:31 May, 2017

日前,香港命運多舛的live house場地Hidden Agenda,因為外國樂團工作證問題,竟出現由警方假扮觀眾蒐證,強迫中止表演、並逮捕相關人員的事件。在此之前,北京音樂場地DDC才傳出因合法...

顏維婷/軍公教優渥退休福利的政治成因

公共政策.菜市場政治學:22 May, 2017

年金改革草案第一次送進立法院,遭到由退休軍公教組成的反年金改革大隊包圍,造成立法院內外多處衝突與混亂。在場外強勢杯葛下,民進黨最後決定讓步,同意在年金改革進入逐條審查前,再召開兩場公聽會,匯聚更多共...

均與富的矛盾

社會文化.Cheng Lap:18 May, 2017

以十九世紀末的標準來說,今天的香港連貧民都過著富裕生活,擁有充足的資源,如燈光、空調等。然而目前社會的普遍狀況,仍然會感到自己是貧窮的,生活難以滿足甚至很痛苦,並不會因為每天晚上都能開燈,就會認為自...

求牌人間:豬哥仙讓全臺組頭都跑路?

社會文化.溫宗翰:17 May, 2017

最受普羅大眾喜愛敬重的知名藝人豬哥亮(本名謝新達)辭世,引起全臺灣各階層社會人士紛紛追憶紀念。豬哥亮是臺灣本土野生的藝人,在臺灣社會控制嚴峻時期,他能以本土藝人姿態,狂掃社會基層,進而突破省籍關係,...

為何我們要不斷立法與修法?

社會文化.Cheng Lap:03 May, 2017

道德是一個社會規範所屬群體行為的依據,而法律就是規限社會大眾而訂的規則,既然兩者都是與社會秩序有關的規範,那為何我們不能使用貼近道德的法律呢?事實上,自古以來,人類就做過許多以道德為依據立法的嘗試,...

在風暴裡找路:李明哲案與被掐緊咽喉的中國民間

社會文化.林吉洋:12 Apr, 2017

李明哲事件在現階段的輿論討論下,我認為尚缺乏對當代中國的理解與關注,這反而使我們看見台灣社會對識認中國的匱乏。面對日益頻繁的兩岸往來,台灣社會除了在既有思考框架外,更需要去理解當代中國社會如何變化。...

民主時代中,人們為何還需要皇者?

社會文化.Cheng Lap:05 Apr, 2017

甚麼是皇者?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中,已經不存在像拿破崙、凱薩等一樣政治上的皇帝,但我們還是認為皇者存在;有許多人很自然地會認為,當有錢有權力,而且能領導一群人,特別是一個國家的人,其地位就相當於過去的皇...

反毒何以返毒?——藥物濫用防治教育的科普觀點

公共政策.戴伸峰:29 Mar, 2017

「向毒品宣戰」、「向毒品說不」,在台灣,這是令人耳熟能詳的口號標語,大人小孩在各級政府反毒政策的強力宣導下,大多能朗朗上口。台灣的反毒戰爭從民國82年時任行政院長連戰先生宣示開始迄今,已經轟轟烈烈的...

警察掛名牌的一小步,是維繫民主重要的一步

時事觀察.許仁碩:21 Mar, 2017

一轉眼,太陽花運動將屆滿三年,日前民間團體重回現場集會,抗議監督條例的立法,至今仍未完成。然而,三年前運動留下的懸念,並不只有監督條例,三月二十三日深夜群眾佔領行政院,事後上百位民眾遭起訴,一審尚未...

梁靧/錯讀經典如何讓道教份子成為反同人士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6 Mar, 2017

2016年底,台灣反同宗教團體發表聯合聲明,反對同性婚納入民法。其中,中華民國道教會秘書長張肇珩表示:「道教講求陰陽規則,安定發展,萬物才能生生不息。道教講求自然,就要從客觀的事實來看,一夫一妻存在...

【閩南的滋味】「南向始祖」的過去與現在——新加坡的金門人

時事觀察.萬宗綸:02 Mar, 2017

要一個Kopi O。站在金門翟山坑道的小商店裡,隔壁安娣一句話吸引了我的注意。老闆娘完全不能理解什麼是Kopi O,但可以理解Kopi的意思。「一杯咖啡,要不要糖跟奶?」老闆娘回問那位安娣,還沒回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