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了的邊境:當台灣茶農南向後,來自彼地的越南茶
越南茶,令台灣人為之色變,據稱無所不在,卻又遍尋不著。每隔一陣子,市面上就會出現幾篇關於越南茶的「負面報導」,稱越南茶農藥殘留超標、品質低劣、充斥市面卻又隱匿不報,欺騙消費者。幾次和國內茶農、茶店買茶的經驗,越南茶都被當作台灣茶的對照組,「我們的茶是絕對安全的,絕對不會混越南茶…」。
走進飲料店,儘管法規明文規定需要標示,但卻幾乎沒有見過原產地越南的商品──但怎麼會沒有?追究台灣茶當前的挑戰,其中很大的原因即為「產地之爭」,而相關的調查研究,最後的建議幾乎都是強化「產地認證」或「邊境檢驗」1,以強制規定標明跨越國界而來的越南茶,並予以排除。但也許,越南茶從來都不是邊界的彼端?
台灣茶產業的「南向」
今年六月為了我的碩士論文主題,我第二次到訪越南烏龍茶的主要產地南越林同省,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田野調查。我的兩位關鍵報導人阿伯和阿姨,開車帶我到他們為於湖邊的茶廠拜訪阿華老闆,帶著我實地走入茶園,探詢被重重黑幕與負面報導遮蓋的越南茶。
阿華老闆的茶廠位於L縣,在茶廠附近還有兩三家烏龍茶廠,但在我前往訪談得那天下午以及此前此後的閒聊,「L縣的茶廠」所指的只有一間——湖對面山坡頂上,檳榔樹下的那間茶廠——而這裡就是台灣人遠赴越南種植烏龍茶的起點。二十多年前,帶我來茶廠訪問的阿伯和阿姨到越南的第一份差事,就是去「L縣的茶廠」的試驗田,他們的工作便是測試台灣的茶樹品種能不能跨越氣候、土壤等因素,來個台灣茶產業的「南向」。
台灣茶產業技術轉移至越南,最早源自1980年代中期、越南改革開放前夕開始,在此之前越南茶產業大多是延續法國殖民時期的規劃、品種和技術。尤其是中南部的林同省,緊接著殖民軍隊、郵驛站之後進入的就是農業試驗單位,特別是阿薩姆種的茶葉生產試驗。到了1980年代,為了在技術與市場上取得突破,一間位於林同省的國營茶廠,和一位台籍越南華僑展開合作,延聘台灣的製茶師傅到越南。
而這項跨國合作,從台灣茶產業的角度來說,也符合當時結構上的需求與困境。1980年代以後,台灣茶產業開始經歷劇烈的轉型,從過去的原料出口,轉向精緻內銷,以及稍後興起的飲料茶產業。同時,隨著台灣土地利用的去農業化,各茶區、尤其是低海拔茶區的栽種面積與產量也不斷下降,台灣國內的茶葉消費開始供不應求。
這造成了兩個結果,其一就是台茶上山,由低海拔轉至高海拔地區種植,逐漸發展出今日精緻取向的高山茶產業;其二就是原料生產的部門轉移到越南,開始進口大量越南茶,尤其是作為較低價的原料、飲料茶,幾乎多以越南茶替代。
例如前述越南國營茶廠的合作案,最初即是因為台灣原料茶和茉莉花價格高漲,便以越南生產的茶和花製成「香片」,再轉進台灣削減成本。越南茶大舉進口台灣的情況發展到九零年代,造成國內茶農甚至政府的憂懼,當時政府便透過農藥檢驗和貿易管制抑制越南茶進口——儘管在此時,李登輝政府的另一項政策口號就是所謂的「南向政策」。2
今日被視為台灣茶產業頭號大敵的越南茶,其實始終都是台灣茶產業的一個環節。
不過當時越南茶並沒有引起今日般的喧然大波。1990年代後期,乃至2000年代初期,台灣茶葉短缺,無論國內自產茶或是越南進口茶,都是剛製成或剛上岸就被收購一空。榮景最盛的時候,報導人阿伯家的茶還曾經直接整批空運到台灣。這樣的景況也吸引越來越多台灣人加入林同省的烏龍茶產業,有原是被聘去越南的製茶師傅,出來自立門戶,並在當地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也有赴越多年的台商,將農場改成茶園;當然也有人在2000年以後,才加入越南烏龍茶台商的行列。換句話說,今日被視為台灣茶產業頭號大敵的越南茶,其實始終都是台灣茶產業的一個環節。
越境與檢驗
由於越南茶在台灣茶市的市場定位,以及氣候環境與經營模式的差異,越南烏龍茶台商逐漸發展出和台灣小茶農體系截然不同的生產模式。如前所述,越南烏龍茶產業的興起,最初就是因應台灣原料茶的缺口,因此自然是以大面積、大產量、以量制價的經營模式為主。
動輒數十公頃起跳的茶地,一季五十天、一年七季的超長產季,大量且全年無休的生產茶菁,而有些茶園面積較大的茶廠,一天可能要處理數批、數噸的茶菁。由於大規模生產,越南茶台商勢必要維持大規模的勞動力編制,以阿伯和阿姨的茶廠為例,在還沒引進一些大型機械之前,茶工人數最多時,茶廠和茶園一度多達三百多名員工。相較於台灣常見的換工、採製茶班或獨立茶廠,由於大規模生產和勞動力編制,越南台商們迅速且大量的累積、周轉資本,讓他們的茶葉得以跨越邊界。而所謂的「跨越邊界」,就是越南茶進入台灣之前,首先要面對的海關農藥檢驗。
在前述大規模、高投資的生產體制下,農藥管控對越南台商並不成問題,每間茶廠都可以隨時、甚至必須提前掌握台灣的農藥殘留標準的動態;至於採行契作的台商,則和農藥經銷商合作,牢牢掌握越南茶農的農藥使用情形,確保買來的茶菁安全無虞。換言之,只要沒有意外發生,農藥只是越南台商的起步門檻,嚴苛的檢驗、海關法規並不會有太大影響。食藥署日前公告的報告中也指出,近三年進口茶農藥殘留檢驗不合格的比例已經降至3%左右3,和茶改場凍頂工作站公告的國內茶農藥殘留超標約3.4%實際上相去不遠。4
上圖此份越南文文件,是一位台商發給契作茶農的農藥使用規範,上面明列各種台灣允許用在茶葉的農藥的殘留容許值和殘留天數。透過這份文件,再加上和農藥經銷商的合作,足以確保台商們取得農藥使用合乎標準的茶菁。但並不是每個台商都會這樣做,儘管成本更高,也還是有台商是自有茶地,自行管理。
然而儘管越南台商普遍能精密的管控農藥使用,但農藥殘留的問題仍然揮之不去。主要的原因往往不是檢驗報告本身,而是有關越南茶的負面報導,往往有違事實。
一般而言,茶樹苗栽種下去以後兩年開始收成,五年後來到產量巔峰。從越南茶進出口圖以及平均單價變化可見,2005年之後,由於越南茶產量大增,連帶得使台灣越南茶進口量劇增,茶市日趨飽和後,也讓價格出現波動。
因應價格波動,在現實的交易過程中,具體的改變就是越南台商、甚至包括台灣本地茶農都開始被迫接受壓價。「剛下船就被搶光光」或「盤商都會算日期,剛做好他們就上山收」的榮景不再,有些品質稍欠的茶,甚至可能根本賣不出去。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國內茶和越南茶展開新一輪激烈的廝殺,最致命的殺招,當然是將對方貶斥為危險的他者。
危險的他者
從2005年開始,沉寂多年的越南茶負面形象報導,再次開始大量出現於媒體版面上。2007年,一年之內發生了三波質疑越南茶食品安全的負面報導5,此後一直到2016年,每年都有相關報導。在這些報導中,越南茶成為了阻滯台灣茶產業的罪魁禍首,並且被賦予強烈的負面形象——毒茶、爛茶與混茶,而這些標籤又分別對應到越南茶產業種植、製作與銷售等不同階段的問題,指控越南茶在農藥管理、製作工藝與銷售流向上的品質問題。
越南茶負面形象的源起難以追溯,但是對越南台商造成的影響十分明確,無論上述品質問題是否存在,任憑越南台商出示農藥檢驗報告,或是試茶結果如何令兩方滿意,買家一句「越南茶在台灣就是這個價」就足以將價錢壓回成本上下。尤其是在2015年橫掃國內茶、進口茶的飲料茶農藥殘留超標事件6之後,負面形象更是從原本只可意會的壓價手段,變成黑紙白字的法規明定。2015年八月一號開始,越南茶如要進口台灣,必須經過海關逐櫃、逐批檢驗,確保農藥殘留無虞,並標明原產地;2016年一月一號開始,更規定越南茶進口台灣必須申報流向,以利日後追查。
然而負面消息曝光事小,許多越南台商原本寄望被「強行曝光」之後,高度依賴越南茶的台灣茶產業、消費者,能夠逐漸釐清越南茶的負面形象;未料,尚未由黑翻紅,總統大選後新南向之風未起,茶市上出現陸客不來,茶葉做為重要伴手禮銷售大減的耳語,越南台商首當其衝、銷售量受到嚴重影響。許多台商只能趁勢修剪茶園,讓茶樹休養生息,只維持茶廠運作的最低產量;部分茶商開始轉作花卉、咖啡,甚至忍痛在低點脫手轉賣。就連越南人也大喊吃不消,烏龍茶育苗場育了苗卻沒人買,茶農找上台商反過來推銷茶菁;就連當地政府也擔心當地茶產業崩潰,一面發布新聞闢謠,一面重啟外資優惠。
當邊界的高牆立起
越南茶產業大規模的生產體制,在過去二十年讓越南台商迅速累積跨越邊界的資本,卻也在無法跨越邊界後成為動彈不得的成本。這是越南茶跨越邊界的第二道關卡,即便在事實上不是「毒茶」,但只要買家為毒茶之名卻步,越南茶仍然無法跨越邊界——無法跨越邊界的越南茶,甚至連商品都不是。
回到「L縣的茶廠」。我在採訪阿華老闆的過程中,在門口抽菸的阿伯突然大叫,「阿華,他L縣那邊好像都是草欸?」「對阿!死光啦,死七成欸!死到很可怕欸!」
原來,台灣茶農進入越南的起點「L縣的茶廠」這幾年也和其他台商一樣,三番兩次過不了邊界,成不了台灣茶、成不了商品,只好開始削減支出,藥不灑、水也不澆,結果正好碰上今年年初的乾旱,茶樹死了一片。
當初作為台灣原料茶的補充而南向的越南茶,如今終究因為無法跨越邊界,陷入危局。
對這些越南台商而言,此刻能否跨越邊界,是最要緊的事情。然而也許十幾二十年前,初來乍到之時,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跨越邊界這件事情。
- 聯合報,2016/02/16,「混出問題!國產茶要有身分證了」;聯合報,2015/09/01,「每年3萬噸進口茶 哪去了?」;聯合報,2015/05/14,「明年起 禁用芬普尼 別混了…國產茶建立DNA檔」;聯合報,2015/05/06,「進口茶 7月起列高風險食材」;聯合晚報,2013/11/06,「建產地鑑別技術 抓台茶混進口茶」。
- 「農委會反對進口大陸茶」,民生報,1995/04/29;「越南茶大舉登台 農民代表陳情 開放進口損害救濟可能開首例 委會擬動用基金補貼茶農」,聯合報,1995/11/04;「越南茶將採階段性限量進口」,經濟日報,1996/03/01。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輸入茶邊境檢驗結果。
- 凍頂工作站、李嘉雯等,2015。從農藥殘留檢驗談茶葉安全。茶葉專訊,93:9-10。
- 聯合報,2007/04/20,「抵制混血茶 茶農北上請願」;聯合報,2007/07/27,「進口越南茶 農藥殘留 台灣產不足 茶飲料多混茶」;聯合報,2007/11/26,「半年3次 越南茶又驗出毒」。
- 聯合報,2015/04/23,「英國藍農藥茶…多項來自越南」;ETToday,2015/04/23,「手搖飲料店多用越南茶 「碎形紅茶」一杯成本僅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