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落與病魔掙扎的人:漢生病與大風子油療法
那一個點我記得是在手臂這裡,開始捏不痛,那時候還是小孩子嘛,如果全身都這個樣子的話,跟其他小朋友打架,不知道有多好啦!照現在醫學上的論斷,它說是所謂麻風的潛伏期啦,到了四年後我已經11歲了,才爆發出來,有那個紅斑紋啦,腳也有,臉也有。
——院民陳再添口述
麻風病(已正名為漢生病)是人類歷史最古老的疾病之一,「麻」指的是皮膚潰瘍或麻木的症狀;「風」則來自中醫病理的風、寒、暑、濕、燥、火六氣致病論,被視為致病的原因。
在中醫古籍中曾有「癘/癩/大風/大麻風」等名稱記載的相關病症,如「鼻柱壞而色敗,皮膚潰瘍;骨節重,鬚眉墮;初覺皮膚不仁,或淫淫苦癢如蟲行」等描述,與現代醫學對漢生病的臨床敘述相去不遠。
大風子油對癩病有效?
宋元之際(西元13世紀),道教文獻及醫書中開始出現以「大風子」製成的藥方治療大麻風,大風子是取自原產於印度、東南亞等熱帶地區的大風子樹的果實。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記載將大風子用於治療「大風諸癩」:「用大風子油一兩、苦參末三兩,加少量酒。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而歐洲國家殖民東亞、非洲及美洲時期,除了大量栽種香料、咖啡等經濟作物,探險家與傳教士們也觀察、蒐集、研究殖民地的各種藥用植物,送到歐洲的實驗室辨識並萃取其有效成分,製成藥物後,再銷售到殖民地及全球市場。
這是現代化製藥工業的開端。其中南美洲的金雞納樹是著名案例,因其樹皮含有能治療瘧疾等熱病的奎寧成分,因而被大規模量產。大風子油(Chaulmoogra oil)則在十九世紀中葉後,從印度的傳統藥草轉變為西方藥商的新產品。
英國外科醫生Frederic John Mouat於1853年將印度西部所產的大風子油,作為麻風病特效藥向西方世界介紹。歐洲的醫師、藥學家們試驗了各種給藥方式,調整添加物的組成,製成藥膏、膠囊、針劑,發現內服較外用的效果為佳,但卻容易引起患者嘔吐、腹瀉。
19世紀末,醫護人員開始以肌肉、皮下或靜脈注射給藥,雖然非常疼痛,並可能導致局部反應和發燒,但確實消除了口服造成的噁心。
大風子療法在日本及台灣
在日本,大風子療法隨著 《本草綱目》在17世紀時傳入,作為皮膚病症的傳統藥方之一。19世紀末,日本的私立漢生病療養所也有使用大風子油的記載,包括讓患者喝油,將榨油的殘渣浸入洗澡水中讓患者泡澡等。同時,以大阪的油商岡村平兵衛為首,開始向泰國進口大風子樹的種子,並以祖傳的製油技術自己提煉大風子油。到了昭和時期,日本約有一半的大風子油都是岡村家所生產的。
日本癩病權威光田健輔醫師如此評論大風子油的效果與缺點:
大風子油自古以來一直被使用,至今沒有可以出其右的療法。療法為將大風子油過濾、煮沸,一日使用1~10g注射在皮下或者臀部肌肉。通常若注射了總計100g的大風子油,則鼻黏膜會消腫,潰瘍可治癒,結節也會逐漸被吸收。此時,癩菌會變形成顆粒狀。結節被吸收的同時,會發熱並且出現癩性結節性紅斑。若此反應時續下去,患者會因為發熱而衰弱,並且變得對結核相當敏感。
光田健輔對於岡村平兵衛製的大風油給予相當高的評價,他在1923年於法國史特拉斯堡舉行的第三次國際癩病大會中,聽聞在歐洲所使用的大風子油即便注射也難以被吸收、常常引起化膿潰瘍,於是將歐洲的注射液帶回研究,發現其中有很多雜菌與異物。此外,光田健輔在歸國途中也去參觀了印度的大風子油製藥所,更確定那是個雜菌叢生之處。他認為日本製的大風子油,品質非常純正、價格也較為便宜。
1928年到1930年之間,日本的大風子油製造量,已達平均每年生產2,867公斤;1939年自泰國進口的大風子更是高達79.2公噸。為了因應龐大的需求量,日本政府也期待位處亞熱帶的台灣可以種植大風子樹、生產種子,自1922年起,便在台北林業試驗所植物園內種植大風子樹。雖然栽種成功並有部分結果,然而根據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報告,這些大風子果實中的種子胚乳並沒有發育成熟,且產量稀少。直至殖民時代結束,台灣都未能自產自製大風子油。
另一方面,來自加拿大的戴仁壽(Dr. George Gushue Taylor)醫師,1923年赴台接任馬偕醫院院長前,先到印度加爾各答拜訪英國醫師Dr. Ernest Muir主持的癩病園,並獲贈24瓶大風子油。抵台後,戴仁壽於1927年在舊雙連教會設立癩病專科診所,是台灣最早開始使用大風子油治療漢生病的醫療機構。
大風子油在明治39年(1906年)首次納入《日本藥局方》,成為國家認可的藥物,而隨著公立癩療養院的增設,日本官方也開始投入大風子油的生產。由貞明皇太后賜金拾萬圓,於昭和4年(1929年)成立的「日本癩預防協會」,委託內務省衛生試驗所研製治癩藥物,特別是大風子油。
為了生產出不遜於市售質量的大風子油,衛生試驗所除了購置製油設備,還考察了東南亞各地不同大風子樹種果實的差異,比較日、美、歐製造的大風子油藥效。至於衛生試驗所製藥部生產的藥丸、藥錠、溶液,則會配送至國內公私立癩療養所、衛生局、大學附屬醫院等。
樂生院開始實施大風子油療法
那時候很少小孩,若看到我去,護士都很疼惜啦,這樣給你抹大風子油、抹得全身,那個味道不太好,回來都會吐呢!也有用吃的,伊有一個味,不是臭臭,就一直想要吐。也有去注射,一禮拜三次,注完要一直揉,有時候懶惰沒有揉散,就會一團腫腫,要去開刀,弄到這邊也割一個洞、那邊也割一個洞,我都驚到皮皮挫。
——院民洪月如口述
1930年樂生院落成後,也在院內實施大風子療法,外敷、口服和注射等給藥方式並行,但是效果如何呢?根據樂生院院長上川豐的統計,截至1939年共有542位患者實施大風子油療法,症狀緩解的有56.6%,另有101位患者在治療後病情轉惡。
以研究大風子油療法取得博士學位的上川豐認為,綜合其他日本國立療養院的用藥結果,大風子油仍然無法稱為漢生病的特效藥。大風子油除了療效有限,也會造成許多讓患者痛苦的副作用,甚至病情惡化。
我以前臉腫起來,那時候也沒有藥可以吃,就去注大風子油,護士幫我注在大腿,說這樣比較不會痛,也有人注屁股。注下去就會紅紅硬硬的,若是怕痛沒有揉給它散,就會腫腫爛爛,要去開刀!應該是有一點用但是很慢啦,大概過半年感覺到有效,後來我注到眼睛不好,一直流眼油,就沒有再注。
——院民潘萬進口述
疼痛、不易吸收是許多注射過大風子油的院民共同記憶,而最被詬病的副作用是傷害視覺,也有許多院民因此不願使用。根據明代李時珍的說法,元代的儒醫朱震亨早已告誡大風子油要慎用,說此物性熱,過量會傷血,並導致失明。
若是有斑紋、浮起來腫腫那樣的,注大風子油效果很好。新藥還沒來的時候患者都希望注日本做的大風子油。另外有一種美國海軍研究所做的大風子油,一次注5cc,注下去也是痛得要死,但是效果不好,大家也不願去注了。
——院民李添培口述
根據1949年入院的李添培所述,大風子油仍是當時樂生院內唯一治癩藥物,他認為若早期使用在皮膚症狀的話療效明顯。過去院內的大風子油針劑都是來自日本,受到太平洋戰爭影響,1944年作為原料的大風子無法繼續輸入日本,不得不停止生產。戰後台灣政權轉移,以及當時的國際關係,許多醫藥物資轉為由美國援助。
小結
雖然數百年前的中醫古籍中已記載大風子油在漢生病症的應用,但在殖民主義的發展中,大風子油是從印度才進入了歐洲醫學文獻與藥典,不但成為了西化的藥品,也獲得了科學知識的地位。即使副作用多,療效也頻有爭議,從19世紀末直到20世紀40年代,大風子油甚至是西方醫學治療漢生病的新希望。
而對照同一時期,在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大風子油療法同樣未能具體改善患者的痛苦,但從古藥方轉為現代化生產銷售,到國家認可療效、加入製造,乃至專科醫師的臨床研究,這一歷程,也反映了日本以大風子油的發展做為現代性的展示,以及與西方國家一較長短的野心。
※ 本篇文章感謝洪意凌老師閱讀初稿、給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