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吃瓜看網路情感私事:當代親密關係中的孤獨與匱乏? | V太太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全民吃瓜看網路情感私事:當代親密關係中的孤獨與匱乏?

日前一位女網友在網路匿名社團發文抱怨,自己與伴侶家庭因為籌備婚宴而產生爭執:男方家長希望能夠在家鄉以「辦桌」形式宴客,但當事女性卻認為辦桌不夠衛生與高雅,偏好在飯店舉辦宴席。

這名女網友之後又陸續發表了多篇文章,因為內容涉及對辦桌文化與「南部人」的貶抑而遭網友撻伐,甚至還引來男方親友的回應,更讓討論主題一路從婚宴形式延伸到其他的婚事安排。網友們即時追蹤著這場家庭大戲、發表意見,讓本應該只介於兩人(或兩家人)之間的「私事」,意外地引發許多具有公共性的討論,包括人們對於辦桌文化的不瞭解與誤解、台灣城鄉差距、婚儀禮俗的意義,以及在這類事件中常見的、對「女權自助餐」的指摘。

雖然說後續因為該匿名社團背後的資金來源而使得整起事件的真實性受到懷疑,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類的經驗分享確實特別容易在網路上引發人們的共感與呼應,甚至經常演變成一種「類公共議題」。

事實上,隨著網路成為人們交換經驗、甚至是傾訴情感與煩惱的主要社交場域,同時各種匿名社團相爭出現,我們這幾年來三不五時就會在網路上聽聞各種親密關係中的衝突故事。比方說如果讀者們還記得,之前也曾有過已婚女性上網分享自己擅自將先生的「哥吉拉」收藏品送人因而引發衝突的故事,當時這起事件也在網路掀起熱烈討論。

有趣的是,每次發生這類事件時,人們一方面會主張這只是當事人的「私事」,並無公共價值,反而分散人們對更重要議題的注意力。但另一方面,人們卻往往難以將自己的眼光移開,甚至還常常因為巨大的關注引來媒體報導。與此同時,人們其實也難以獲知「真相」,進而在被激起窺探欲的同時,又會被奉上一句「清官難斷家務事」的評價。

這些議題為何能引發這麼多討論,難道只是因為人們「閒著沒事幹」嗎?筆者認為,這類親密關係衝突故事能夠引起廣大網友共鳴,並不令人意外。此現象一方面凸顯當代社群網站所打造出的社交文化與人際互動模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親密關係經驗的「普世性」,而這個普世性既為外部,亦是內部性的。更進一步來說,人們討論這些親密關係衝突的方式,又說明了我們對於親密關係、婚姻家庭抱持著怎樣歷久不衰的看法。

2022年一名網友因將先生的哥吉拉公仔私送親戚小孩,丈夫氣得提離婚,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圖/取自爆料公社
2022年一名網友因將先生的哥吉拉公仔私送親戚小孩,丈夫氣得提離婚,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圖/取自爆料公社

資本市場裡親密關係經驗的「普世性」

戀愛和結婚等與親密關係相關的各種話題之所以能夠引起注意與共鳴,自然是因為這確實是許多人都共享的經驗。同時,在當代社會裡,它們也被描述成一種人們必須經驗的歷程——未曾談過戀愛、沒有成家的人會被視為「魯蛇」或「國安問題」,成家被描述成人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用來評斷個人的價值。更重要的是,社會不只期許每個人都必須經驗過婚姻成家等歷程,更打造了一系列「理想的」親密關係圖像,教導、規訓著我們每一個人,美好、正統的婚姻家庭應該是什麼樣貌。

因此,這些網路上的經驗分享所引發的共感,其實可以說是一種「不得不」的結果——不是因為每個人都「正巧」有著同樣的際遇,而是根據父權資本主義社會裡的性別規範,我們總會殊途同歸,遇到類似的衝突或困局。

以婚宴為例,許多人之所以曾因為規劃婚宴而困擾,除了是個人與家庭喜好、習慣的差異以外,更多的是因為在高度商品化的婚儀市場裡,婚儀產生了一套非常固定的「生產線」流程。個人該做什麼、該有什麼,都有一套準則,且如今決定這套準則的關鍵因素除了傳統、家庭背景、社會文化以外,更重要的是資本市場。於是婚儀市場打造出一系列定型化商品,讓人們不得不透過消費這件事情來投入、參與這個同時具有社會屬性的儀式。

與此同時,婚儀市場為了吸引消費者並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必須賦予這些儀式消費更多的意義,因此一方面透過「個別化的消費」強調個人主體性,另一方面則將婚儀和我們對浪漫愛的崇拜、依戀與榮光化相結合。於是各種與成婚有關的儀式,都成為愛情的具體象徵,而浪漫愛與婚家又成為當代我們衡量個人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換句話說,個人為婚宴等婚姻儀式投入越多的心思與金錢,代表個人的愛情越具有價值、越為成功。

在這套邏輯下,結婚這件事情一方面非常的個人,但同時卻又高度的「集體化」——成家滿足的從來不只是個人的情感需求,更帶有高度的社會和經濟屬性,為個人達成某種社會身分與角色。與此同時,人們也跟隨著社會內的各種規範——如性別、階級、性傾向——來實踐自己的婚姻與家庭,從婚儀禮俗到家庭內個人在金錢、家務與育兒等面向所必須扮演的角色,再到互動樣貌,都背負著某些社會期待,並受其影響。

因此,儘管人們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個別關係裡確實也會有著不同的相處模式與動力,但親密關係所遭遇到的規範,以及與此相應的挑戰、困境、衝突,其實具有高度同質性。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同質性,讓我們總是能夠在別人的故事中讀到自己的經驗,從別人的衝突裡感受到自身的困惑,因為他人的提問而聽到自身的掙扎。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眾、單一而不考慮個人差異的親密關係想像

進一步來說,其實也是這樣的同質性驅動了人們在網路上的分享和回應。因為我們都心知肚明,儘管親密關係是個人的事,但也確實存在著一種操作樣板,甚至可以說是某些「評量指標」,而這些指標通常乃根據傳統的性別規範而定。

因此,當在親密關係中遇到矛盾與問題時,人們便可能向外尋求認可,確認自己在衝突中的表現屬於正確的一方——換言之,確認自身的行為舉止符合社會之期待和標準。與此同時,「觀戰」的人則根據自己在社會教育下對親密關係的理解,來對當事人的經驗給予評價與標籤,並選擇站隊。明明是雙人的關係,卻變成了全民的戀愛。

事實上,「經驗交流」本身並不是壞事。人們在遇到困擾時都不免渴望支持、尋求協助,從他人的分享裡我們確實可以獲得過去未曾察覺的感受、發現與洞見,對自身情況帶來某些幫助。但此處諷刺的是,其實關係說到底仍舊是兩個人的事,誰對誰錯、衝突該如何化解、彼此又該如此相處,其實還是只有透過伴侶雙方的溝通才能獲得真正「正確」的答案。

身為旁觀者,雖然我們可以從當事人的分享中得出個人判斷,並指出某些衝突與矛盾如何反映了社會上特定的偏見、規範和期待。但另一方面,很多時候人們只是將自己對於特定社會規範的認同或反對投射到分享的當事人身上,甚至強迫他人的關係必須反映自己對愛、婚姻和家庭的想像。

甚至,這些投射其實顯示了,我們對於親密關係的理解有多麼狹隘與刻板。如前所說,人們對親密關係有著一種非常大眾、單一而且完全不考慮個人差異的想像,於是我們腦海中「好的」、「理想的」親密關係都有著特定的樣貌,我們所認定好的親密關係中,當事人只能以特定方式相處、更必須對彼此有特定的情感表現和物質付出、要扮演特定的角色等。

於是,人們可以很輕易地評價他人的關係是否「值得」,並且果斷地判斷當事人是否應該「放生」、結束關係。另一方面,當人們發現自己的親密關係跟想像中的典型不同時,便很容易認定自己的關係不成功、甚至不正常的。同時我們也可能會根據這樣的認定來要求自己的伴侶,於是在關係中遇到矛盾與衝突時,往往忘了先理解、探索伴侶內心的感受、想法,甚至也未能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而只是單單憑藉著一種大眾所設定的理想範本,來規劃自己和伴侶的相處。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親密關係裡的孤獨感

我們可以說,這些網路上大量的親密關係衝突故事分享,其實揭露當代人們在親密關係中感到的巨大孤獨感。我們一方面期許自己要達成某些「KPI」,找到一個理想的對象、打造一段符合世俗標準的成功親密關係,好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大人。但另一方面卻從未有機會好好地學習到底親密關係應該如何經驗——我們未曾被教導過,應該如何探索自身對伴侶與關係的需求、如何表達、溝通、商討、妥協,甚至放棄。

我們只是不斷地被灌輸一些浪漫典型,例如我們想像關係內的兩人必須親密無間、沒有祕密、「你的就是我的」;我們以為愛就是為彼此付出金錢,並且用儀式來代表愛;我們認定婚姻就是必須雙人一世,生兒育女。但我們卻不知道對自己與他人來說,「親密」應該代表什麼,更不知道要如何滋養親密與安全感,而只是一味假設只要說了「愛」、結了婚、成了家,這種親密與安全感就會從天而降。

說到底,多少「怨偶」不正就是因為明明缺少真實的理解和親密,卻仍舊為了在外人眼前呈現出這項指標,並且因為懼怕自己會因為婚姻失敗而成為不合格人類,而選擇繼續維持早已沒有內涵的親密關係。

這一系列對於親密關係的刻板想像,讓我們看似非常熟練,但卻從來沒有培養出對自身、伴侶以及關係的深入理解和耐心,甚至缺少愛的能力與意願。而這樣的缺失帶給我們巨大的孤獨感,卻也因為社會高度讚揚以浪漫愛和生育為基礎的親密關係,讓我們難以真實表述自己在親密關係裡的挫敗,也不被鼓勵以其他類型的人際互動取代並滿足需求。於是最終,我們唯一能做的,只剩下在網路社團中匿名地爆料與朝聖。

這一系列對於親密關係的刻板想像,讓我們看似非常熟練,但卻從來沒有培養出對自身、伴侶以及關係的深入理解和耐心,甚至缺少愛的能力與意願。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圖/美聯社
這一系列對於親密關係的刻板想像,讓我們看似非常熟練,但卻從來沒有培養出對自身、伴侶以及關係的深入理解和耐心,甚至缺少愛的能力與意願。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