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山難如何「自救」時,其實為時已晚 ft. 城市山人 | 鳴人放送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當我們談山難如何「自救」時,其實為時已晚 ft. 城市山人

圖/鳴人堂製
圖/鳴人堂製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

「每次一有山難新聞事件,底下的酸民留言經常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經營登山粉絲專頁的「城市山人」說,其實他過去經營臉書粉絲頁或部落格的想法很簡單,上傳漂亮的山景照片啦、紀錄登山健行的點點滴滴啦,直到近年登山活動以風行草偃的態勢迅速大眾化後,隨之而來的山難事件也屢登新聞版面,「但是底下的留言常讓我不解,一個國力強盛的國家,怎麼會在山難事件發生後,不僅沒有提供任何教育意義,反而大罵那些自私自利的登山客。」

在經過網友對山難事件的留言洗禮後,城市山人決定調整自媒體的經營方向,開始研究山域政策,不僅研究台灣的、更研究歐美地區的,希望能建立一套論述,領導台灣登山政策的前進。但他也坦言,其實一開始寫登山政策根本沒人會留言討論。

登山教育的今昔對比

不過這不是說在他開始寫山林政策之前,台灣沒有山岳前輩嘗試建立一套論述體系出來,城市山人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是台灣登山媒體的式微。無論是雜誌或是報紙,停刊的停刊、收攤的收攤,在傳統媒體式微與新媒體活躍前,中間這段論述的斷裂,宛如失速墜入深谷,讓登山的論述體系難以建立。

但回顧早年的「登山熱」,在「百岳」目標訂定後,登山活動風靡的程度可不輸現在的「山林瘋」,差別在早年登山需要透過登山協會申請入山,而在「路線」的選擇上,也與現在大相逕庭。「早期百岳前輩認為,山頂是一個目標,但路線應該由登山人自己決定」,相較如今路線步道化與大眾化,城市山人說這是不同時代登山精神所致。

除了古今的登山路線差異外,在登山資訊的取得管道上,今昔也有所不同。「過去的登山知識多屬傳承式,也像是師徒制或學長學弟制,由前輩傳給後輩,但現在多由網路上找尋資料。」城市山人說,過去透過人與人的互動,從上山實作中完成知識的傳承,「過去的登山隊伍一定都有老鳥領隊,新手有不懂的問題,都可以直接問老鳥」,城市山人認為,老鳥的角色在過去像是隊伍中的導師,可以直接指導隊員的一舉一動,只是大多數社團也逐漸因為高齡化而凋零。

網路上資訊都有啊,怎麼不去查?城市山人認為,如果有一百個人上網嘗試教育自己,恐怕會有一百種結果。他補充,許多新手在初次接觸登山議題時,縱然網路提供資訊的可近性與便捷性,但實際上難以判斷接觸到的訊息是否正確,「除了看不懂外,新手無法有效歸納出一套正確的安全模式」。

山難調查報告闕如

以山難為例,城市山人指出,過去大多數山會將發生山難視為「恥辱」,除了會成道上笑柄外,榮譽心使然下,更令山會無不嚴正看待山難事件。正因如此,早年許多運作良好的山會,會負責調查自己隊伍上的山難事件,作成調查報告並對外發布,除了希望透過山難事件提供教育意義外,也作為負責的象徵表現。

說起來也不是貴古賤今,但反而在當代資訊科技的高度發展下,要取得完整的山難調查報告反而顯得奢求,何況透過罹難者的寶貴性命提供安全教育?城市山人觀察,這與目前登山隊伍的型態有關。他分析,現今登山隊伍多是自組團(商業團),而非過去的登山社團,一旦發生山難,「商業團」為什麼要自己調查過失?而自組團是跟自己的親友去登山,發生山難,多會認為自己沒有責任義務去調查。因此,目前山難事件多數仰賴官方(如消防單位)撰寫山難報告,但可惜的是,民間也難以接觸到這些資料。

那民間還可以怎麼做?城市山人指出,大多數熱心山友會蒐羅各家媒體的報導,透過報導細節推敲山難發生原因,他從台灣部分登山社團中觀察,面對山難事件發生,偶有兩派人馬相互指控的情事,而圍觀的網友也多以「追劇」的心情來看待。城市山人強調,雖然追劇的心情免不了,但他同樣希望人們可以將目光轉向山難發生的背後成因,除了讓不幸事件產生教育意義外,也得以避免下一次同樣事件的發生。

台灣山難的主要成因

城市山人分析,台灣因氣候、地形、地貌與歐美國家不同,台灣的登山活動,樣態以「健行」(hiking)為主,而非歐美國家的「技術登山」(mountaineering),他認為,其實相較技術登山的活動類型,健行發生山難的風險較低,容錯範圍大。換言之,健行活動如發生山難事件,通常意味著過程中登山者犯了一連串的錯誤,終致無法挽回的結果。

以台灣山難成因來看,「迷途」為主要類型,但又是什麼原因導致迷途?城市山人強調,事實上,許多迷途的案例在「出發前」就鑄下錯誤,如網路常見的「共乘團」——共乘接駁車到登山口,行程結束再搭接駁車共乘回家——又或是出發前並未預先研究路線、下載登山導航App練習操作,甚或是離線地圖。

以共乘團來說,城市山人的憂心在於共乘團的成員登山經驗與體力不一而足,加上彼此不認識、如何課以彼此照料的義務?此外,共乘團中也無傳統定義的「領隊」,僅有「行政領隊」協助定接駁、民宿,或是下山後籌辦慶功宴,在領隊功能的弱化與成員間彼此互不相識下,雖然形式上是「團進團出」,但過程中隊伍斷成好幾節、彼此更失去聯繫。更多時候,更與獨攀無異。

但想登山的人不見得自己有車、身邊也有同樣興趣的朋友,上網揪團「共乘」勢必成了種種非自願下的必然結果,然城市山人則建議,在諸多因素下即便揪不到人,共乘團也並非首選,他認為參加商業團的行程,也是另個保護自身登山安全下的選項。

山難談「自救」為時已晚

「只要你學會操作登山導航App、下載好離線地圖,你就能降低台灣山難發生的主要大宗『迷途』」,城市山人進一步認為這是新手上山首要的風險教育。但如果不幸手機沒電、導航App與離線地圖都無法看了,城市山人也建議,絕對不要貿然下切溪谷。

「下切溪谷、或是沿著溪流走,這些觀念其實來自北美」,城市山人解釋,北美的山岳地形與台灣的山高谷深截然不同,以美國為例,其溪谷開闊且所面臨的地形阻礙不像台灣,台灣的溪谷地形破碎,登山者一旦下到溪谷將動彈不得,也因此國外的觀念不見得可以全盤移植台灣。

除此,城市山人提醒,一旦登山者迷途,此時必須提高警戒觀察四周樹林、地形是否看起來像是有人在走的路線,如果突然身旁灌木叢難以穿行、或是腳下不似有長期踩踏的跡象,該留意是否脫離了步道,此時「退回」上一處有人工標示的地方——如路標、木樁、布條——方為上策。

「登山的人對於難以預料的意外事件,如失足墜谷、或遭落石擊傷的容受度大,畢竟登山活動有一定風險」,但是城市山人強調,扣除掉「生死有命」的純意外事件,「迷途」是每個登山者都可以透過事前的準備加以預防的主要風險。

他分享迷途時謹記的口訣「STOP」:Stop,停止行進,留在原處;Think,深呼吸,冷靜思考自己是如何走錯的,如沒有好的理由移動,留在原地就好;Observe,觀察周遭情況,可利用地圖、指北針或是可供方位的裝備知道自己所處位置;Plan,綜合以上提出計畫後採取下一步,評估自身體力是否要離開、或是原地求援。

而此STOP的口訣雖然在面臨山難時提供自救的行動準則,但城市山人提醒,無論我們如何談自救,但往往是陷入險境為時已晚,比起自救更該做的事則是事前的預防。「當我們談山難自救已經太遲了,如何避免發生,這遠比如何自救還要重要。」

▍本集節目討論

  • 為什麼想做「城市山人」自媒體?
  • 台灣登山媒體的輝煌時代……為何沒落?
  • 「當年登山社學長好兇啊!」登山教育的今與昔
  • 遇山難壞名聲……話古早時期登山協會的榮譽感
  • 山難發生最常見主因,迷途為大宗
  • 迷途該怎辦?該問的是如何「避免迷途」
  • 網路揪伴的「共乘團」,為何隱藏登山風險?

▍收聽《鳴人放送》本集節目

▍番外篇|登山裝備怎麼選?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