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過「疫」劫之後呢?疫情時代下台北國際書展的真正挑戰 | A編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逃過「疫」劫之後呢?疫情時代下台北國際書展的真正挑戰

文化部與承辦單位台北書展基金會於20日忍痛宣布實體書展「停辦」,線上書展及出版專業論壇則「持續辦理」。 圖/台北國際書展
文化部與承辦單位台北書展基金會於20日忍痛宣布實體書展「停辦」,線上書展及出版專業論壇則「持續辦理」。 圖/台北國際書展

2020年第28屆台北國際書展,因全球性流行的COVID-19疫情影響,先宣布延期至5月,而後難敵疫情變化,正式宣告停辦,寫下書展開辦以來首度停辦的紀錄。

但也就在疫情瘋狂肆虐的這一年,台灣在近乎被國際孤立的狀況下繳出漂亮的防疫成績單,不但抗疫表現成為全球焦點,日常活動大致無虞,甚至能以「口罩外交」突破重重封鎖,讓《紐約時報》以電視影集《陰陽魔界》(The Twilight Zone)中的平行時空,形容台灣「正常到令人毛骨悚然」。

原本以為在這樣的防疫成績之下,出版業長期的低迷,特別是這一波受到疫情影響而難以避免的消退,以及書展經歷一年停辦之後所積孕的能量,可以在2021年的台北國際書展轉化為「報復性買書」的新氣象。

但不料疫情於書展前一週轉惡,接在台灣燈會宣布停辦之後,書展基金會原先宣布遵照疫情指揮中心規範如期舉行,後來或許考量民眾對疫情變化的焦慮與恐懼,以及主辦單位文化部對疫情的審慎風險評估,經過充分研商討論後,文化部與承辦單位台北書展基金會仍於20日忍痛宣布實體書展「停辦」,線上書展及出版專業論壇則「持續辦理」。

至於受到影響的參展單位,在發布取消活動之餘,只能認賠殺出,或嘗試自力救濟。有些書店通路與相關單位情義相挺,願意免費或優待場租協助活動進行,部分出版社的局部活動得以「復活」,不讓半年的努力完全泡湯,也多少回應讀者對書展的期待。

然而,書展真的逃過「疫」劫就沒事了嗎?經歷2020年延辦又停辦的慘痛經驗,書展面對疫情,是否還有更多可以努力的地方?甚至萬一疫情持續延燒,明年的實體書展還是辦不起來,或有局部辦理的可能性,乃至於面對整個出版業的變化——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場嘉年華會?我們對疫情衝擊與出版業低迷雙重夾殺的國際書展,有沒有其他參與或策展的想像?

經歷2020年延辦又停辦的慘痛經驗,書展面對疫情,是否還有更多可以努力的地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經歷2020年延辦又停辦的慘痛經驗,書展面對疫情,是否還有更多可以努力的地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北國際書展防疫的「觀感」問題

首先必須一提的是,在台灣燈會宣布停辦當日,書展宣告續辦,但還沒等到「報復性買書」,就先引起許多民眾紛紛到粉專留下「報復性留言」,諸如「台北國際染疫展」、「病毒書展」、「讓台灣變成病毒國」等等帶有情緒的字眼與指控。

事實上,從相關報導與資深出版人郝明義先生的貼文可以知道,書展基金會有相當的信心決定續辦。除了防疫的準備,最重要的是依據疫情指揮中心對疫情的評估——倘若桃園醫院的疫情真的來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更應該討論的根本問題,其實是台北桃園之間的大眾交通運輸風險,以及各種可能造成群聚效應的活動限制令(例如西門町唐吉軻德的開幕盛況),沒有道理特別針對能做到實聯制與入場管控的國際書展。

當然,疫情指揮中心對疫情的評估也隨時在變化。尤其是1月24日宣布追加匡列5,000人之後,書展到底能不能辦下去,答案已經非常明顯。

我們姑且不論那些提出意見的民眾是否都會參加書展,也不以後見之明評論書展基金會的決定。但客觀而言,書展基金會在疫情高度緊張、許多大型活動都已取消的當下宣布續辦,而不是以「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角度加以評估,也未能加強說明防疫細節(事實上書展基金會於1月15日已公告防疫說明,但時間太晚且漏洞仍多),難免引發民眾對疫情擴散的疑慮與恐懼。這個風向,或許也是迫使文化部與書展基金會不得不重新研議是否停辦的原因之一。

於是,在宣布續辦的隔日,一日之內急轉彎改為宣布停辦,對民眾與參展廠商而言,防疫評估的觀感確實相當不好。

一日之內急轉彎改為宣布停辦,對民眾與參展廠商而言,防疫評估的觀感確實相當不好。圖為今年書展大獎入圍圖書。 圖/台北書展基金會提供
一日之內急轉彎改為宣布停辦,對民眾與參展廠商而言,防疫評估的觀感確實相當不好。圖為今年書展大獎入圍圖書。 圖/台北書展基金會提供

此外,2020年書展因疫情而首度停辦,過往缺乏應對經驗,不周之處無可厚非。但書展基金會針對2021書展的各種可能性,是否曾經沙盤推演,提出各種程度不一的備案與配套,讓疫情對書展的影響能降到最低?

例如,主辦單位到底要如何落實場內2萬人的管制?工作人員算在內嗎?入場的SOP是什麼?是否能統一為廠商採購酒精跟口罩等必要消耗品,甚至製作特別款式供民眾入場索取或替換?各攤位的防疫配置要做到什麼程度?是否得擬出一個格數區域內的最低防疫工作事項與對應人力建議?

假如疫情轉惡,決定停辦或延辦的緩衝時間大概多久?若不幸停辦,參展單位是否能申請退款或部分補貼?後續如何規劃?乃至於停辦之後,針對出版社的自救活動,書展能否透過網頁或粉專統整發公告、做張海報整合這些活動資訊,視為書展的延伸或替代方案,呼籲讀者多多參與?

身為2020年參展卻遭逢停辦的廠商,卻於2021年選擇不參展的出版業者如我,不禁要對主辦單位發出以上提問。基於防疫的實務與觀感兩層面而言,這些真的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嗎?面對民眾的關心,書展經歷一年安穩的疫情,卻無法提出令人安心的配套,不能說完全沒有責任。

國際書展停辦後,有些書店通路與相關單位情義相挺,願意免費或優待場租協助活動進行。 圖/誠品提供
國際書展停辦後,有些書店通路與相關單位情義相挺,願意免費或優待場租協助活動進行。 圖/誠品提供

專業展?促銷展?是時候重新思考「書展」了

正值疫情嚴峻之際,出版業也持續有產業內部的問題要面對。

從資深媒體人何飛鵬於金鼎獎致詞時提到「電子書定價過高」以來,圖書定價過高背後的各種產業癥結就陸續浮上檯面。更別說特定通路掀起雙11折扣大戰,部分出版社退出該通路;獨立書店繼而發起串連,以一日歇業表達抗議(但喚起的討論與理解甚微小)之後,出版業的處境可說更為慘痛露骨。

雖然過去一年也不是完全沒有好消息,例如圖書出版品免徵營業稅,電子書、Podcast、有聲書商品的成長趨勢,促使出版業更積極思考內容變現的各種作法。但這些是否能即時迎合三五年內的變遷,或開創各種內容的需求與付費市場,仍是未知數。

回到台北國際書展。作為經歷政府機關主導而後移交民間單位辦理的「半專業性展覽」,台北國際書展如今已是台灣規模最大,也是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的國際級圖書專展,兼具版權交易與消費展示的功能。

先不說版權交流與專業論壇的部分。一般出版社參加書展,最務實的考量或動機,大抵還是希望透過國際書展的聲勢,曝光並宣傳自己的出版品牌。透過一年一度的大型展示與攤商集中效益,吸引、聯絡作者,或藉由沙龍活動和讀者互動、建立關係,並趁勢推出最新出版品或周邊,以特別的折扣優惠吸引讀者到場選購,以此建立並穩固自己的品牌與閱讀社群。

對讀者而言,進入書展的理由,不外乎是一種特別的朝聖之旅。入場之後逛到飽的活動體驗、與自己喜愛的出版人或作者互動、搶購限量商品、多元的品項與特別折扣,盡情享受出版社用力的裝潢展示與沙龍活動。

對讀者而言,進入書展的理由,不外乎是一種特別的朝聖之旅。 圖/歐新社
對讀者而言,進入書展的理由,不外乎是一種特別的朝聖之旅。 圖/歐新社

然而,參與書展對出版社而言,多半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畢竟攤位租金與裝潢費用壓力不小(更別說精心設計的展位所費不貲),加上各種必要支出,受到天氣、過年前後舉辦等各種外部條件影響,一場書展賣下來,能否回本都是問題。也因此,2021書展斷然宣布停辦而非延辦,不無當下止血,減少參展單位與外部廠商額外負擔的積極意義。

此外可以思考的是,書展的各種大小活動,以及低價折扣的促銷,其實都不一定要發生在書展空間。在這裡,除了入場券以外,沒有所謂「低消」。對於精打細算的讀者而言,如今已有網路66折以下的優待,還能免除拿書、提書的物理負擔(儘管書展現場也有打包郵寄服務);對於喜歡活動的讀者而言,平時就可以參加出版社或作者的各種新書活動,甚至還有免費的線上直播——換言之,當讀者已經習慣「低價」之後,書展的折扣是否還具備吸引力?而因為疫情停辦的2021國際書展,出版社於各地讓活動復活,不也側面實現了書展串連的某種型態嗎?

但退一步說,如果這些應變方法可以成為國際書展分散風險、串連的型態之一,那大型書展在面對出版業持續蕭條、疫情夾殺的不樂觀前景下,還能做些什麼?我們透過書展的大型體驗「召喚」讀者來到現場,除了折扣的爽快、嘉年華會一般的節慶同歡以外,是不是還必須溝通些什麼呢?

至於書展與參展廠商之間,也不應該只是主辦方與參展方的關係,而應該是互相扶持協力的策展夥伴。如果在出版業的低迷景氣當中,我們對書展的想像,依舊是高成本的實體展示、低價促銷、爆量活動等等傳統且消耗的作法,那疫情的延燒,或許是逼使我們思考:線上與線下整合、資源分散、內容經濟收益,以及出版社們各種早就爆量、但可能乏人問津的活動,能夠如何提高效益?

我們是不是可以放下對大型書展的執念,將閱讀、消費的渴望分散在日常當中?如果一年一度儀式性的大爆買已不復期待,新書折扣與回頭書開倉的大爆買也不必然要發生在書展,而紙本書也確實衰退到無法支撐這個市場,那我們是否可以想一下,在這些出版業早已爆量與消耗的活動日常之外,出版內容的消費如何化為點滴涓流的支持。而疫情當下,或疫情結束之後的國際書展,應該如何進化或蛻變。

我們應該思考,疫情當下或疫情結束之後的國際書展,應該如何進化或蛻變。圖為2019台北國際書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我們應該思考,疫情當下或疫情結束之後的國際書展,應該如何進化或蛻變。圖為2019台北國際書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