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蔡英文的建議:利用太平島往南「交朋友」 | 印度尤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給蔡英文的建議:利用太平島往南「交朋友」

海巡署派員駐守南沙群島。 圖/報系資料圖庫
海巡署派員駐守南沙群島。 圖/報系資料圖庫

馬英九蔡英文即將在30號舉辦「雙英會」,23號時馬英九在太平島回應媒體提問時說,有機會將會把太平島議題的狀況向蔡英文說明,並分享自己登島的經驗,他也表示邀請蔡英文登島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

雖然說先前馬英九登島某種程度上,免不了給人一種急著在卸任之前「刷存在感」的感覺,再加上力邀蔡英文隨行似乎也過於刻意,剛剛當選的蔡英文自然選擇在520就職之前保守為上,但是,太平島議題確實是蔡英文上任之後,在國際議題上必須握緊的一個議題,特別是南海衝突日益緊張之際,太平島的絕佳戰略位置具有其可討論性,甚至有其可發揮性。

因為菲律賓在向國際法庭遞交的南海仲裁案中,質疑太平島並不是一個島而只是單純的岩礁,引起馬英九政府的大動作登島之外,南海的緊張局勢升溫也讓實際控制南沙最大天然島的台灣,進到了聚光燈的光線範圍內。雖然礙於國際地位以及「一個中國」的原則,台灣難以參加南海聲索國的對話與談判,但太平島位處越南與菲律賓之間,座落在全球重點能源戰略航道之上,除了「自用」之外,或許還能用來「交朋友」。

去年12月台灣駐印度經濟文化代表處為了慶祝成立20週年,舉辦了一場探討台印關係過去成果與未來的可能合作發展的研討會,印度著名的中國研究專家尼赫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教授謝鋼 (Srikanth Kondapalli),就在會議中提到,台灣所實際管轄的太平島,也可以作為印度的補給站,保障從南海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線安全。

謝鋼早在十年前擔任印度國防部智庫國防分析研究所 (nstitute of Defense and Strategy Analysis, IDSA)的研究員時,就提出太平島是印度在南海的任何海軍或海上行動中,最應該看重的「最佳島嶼」。當然外交上有一定的困難,例如,印度也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在南海議題上印度也不是中國所謂的「域內國家」、目前台印之間還無法有檯面上的官方正式往來等等,但現在南海局勢變動快速,而印度如今在政治與經濟影響力上都已經有所不同,謝鋼再次在台印關係的研討會中提起太平島,確實有其意義。而馬英九登上太平島引起國際這麼多的鎂光燈,也不難看出這塊南沙島嶼的重要性。

馬英九展示他從太平島帶回來的地下水記念品。 圖/報系資料圖庫
馬英九展示他從太平島帶回來的地下水記念品。 圖/報系資料圖庫

基於謝鋼是在智庫以及學者的研討會中提出太平島的合作可能,最近我與2014年才從印度西部海軍司令部退休的辛哈中將 (Vice Adm. Shekhar Sinha)見面(辛哈曾經擔任印度綜合國防參謀長並有著豐富海上與國防經驗的,私下很喜歡隨意和我聊點台灣的政經局勢),便順勢問他,謝鋼說太平島可作為印度在南海的海軍補給站,從他的角度來看是否真有其可行性?「是嗎?他(謝鋼)是這樣說的啊?」辛哈一開始挑了挑眉,接著說:「怎麼不可能呢,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中國的潛艇都能停在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了,怎麼不可能呢?」

我繼續用謝鋼的話問他:「可是外交上有其困難度不是嗎?台灣和印度還不能有官方的正式往來。」「就談嘛!有時候只是要談。」辛哈意有所指地笑了起來。我想這或許某種程度呼應了我先前所寫的文章,無論是「一個中國」原則的重新定義,又或是太平島的合作可能性,藉由討論所產生的對話空間以及外交彈性才是最重要的,而透過這樣的互動所製造的政治與外交曖昧性,也才是其真正價值所在。

印度近期在南海動作頻頻,除了和美日以及南海域內國家一起不斷高呼海上航行自由權之外,更在越南開發石油氣田、在胡志明市建造衛星監測站、提供貸款供越南購買巡邏船,不僅如此,美國更大放厥詞地要邀請印度共同巡弋南海,打造美印日澳四國海上同盟來抗衡中國。由此可見印度雖然不是南海域內國家,但伴隨著印度的東進政策 (Act East Policy),以及其經濟崛起的影響範圍擴張,南海議題已經無法將印度排除在外。即使印度不想涉入過深,其他國家也會積極拉攏這個唯一在亞洲有潛力和中國一較高下的國家。而印度在能源安全、區域戰略以及經濟擴張的綜合考量之下,自然也不會成為「不沾鍋」。

印度在南海議題上的涉入日深之際,三月份印度媒體上又出現了解放軍在中印邊界越界的新聞,同時印度半官方的最大通訊社印度報業托拉斯 (Press Trust India, PTI))則指中國即將駐軍印度與巴基斯坦最敏感的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前駐華外交官拉納德 (Jayadeva Ranade) 在我問他這和印度插手南海是否相關時說:「這是很合理的推測,但這是雙向的,有可能是印度在南海的動作讓中國增加在克什米爾的活動,但也有可能是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所以印度插手南海。」

但很顯然的,無論是哪一種,近期這樣的「互動」都不會停止。中國正積極建設一帶一路,而中巴經濟走廊是重要項目之一,卻要經過印度視為自己領土的巴控克什米爾。而印度在美日拉攏以及東進政策帶動下,在南海也被中國視為外來的搗蛋份子,「但是無論是南海或是克什米爾,這都涉及彼此的核心利益,中印都應該更顧及彼此的敏感性。」

拉納德使用的「核心利益」又可以回到台灣議題。台灣也被中國視為核心利益,如果中國在克什米爾活動不斷,甚至有解放軍的武力進駐,在印度視為自家後院的印度洋又頻頻出現中國的潛艇,印度怎麼能不碰南海?又怎麼會忘記台灣?而中國即將在非洲東岸的吉布提建設第一個海軍補給設施,直接立足扎根印度洋擴展戰略空間,那麼若是印度要在南海存在,台灣的太平島作為補給地是否也有其可能呢?這個想像空間是存在的,技術可行性存在的情況下,如何能夠推向實際可行性的討論空間,也是存在的。

美國最近一直在說,即將與印度共同巡弋南海,不只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 (Adm. Harry B. Harris)在印度參加瑞辛納對話(Raisina Dialogue)時這樣說,美國駐印度大使維爾馬 (Richard R. Verma)也在美國這樣說,就算印度不表態或是印度國防部長帕里卡爾 (Manohar Parrikar) 直接跳出來否認,美國就是要繼續說,因為美國就是要創造這樣的氛圍,創造這樣的外交與戰略可能空間。針對太平島的討論或許也有這樣的異曲同工之妙,這也呼應了辛哈中將所說的「就談嘛!有時候只是要談。」

美國最近一直在說,即將與印度共同巡弋南海;左為印度總理莫迪圖,右為美國總統歐巴馬。 圖/路透社
美國最近一直在說,即將與印度共同巡弋南海;左為印度總理莫迪圖,右為美國總統歐巴馬。 圖/路透社

當然,台灣和印度目前在軍事上的交流還沒有達到這麼高的水平,一下子直接躍升至軍事補給站自然有點不切實際,「我當年曾經跟武官拜訪過印度海巡署,對方也說有意願將台灣列為海外訪問對象,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方天賜,先前曾經擔任台灣駐印度外交官表示,印度中央光是派現役軍人到台灣都相當謹慎了,更何況是派「一船人」到太平島如此敏感的地帶。但他也不諱言,在這方面的合作確實有些可行的角度能夠切入。

「台灣提出的南海和平倡議中,包括就南海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打擊海上犯罪、人道援助與災害救援等非傳統安全議題建立協調及合作機制,所以印度其實可以先從這幾個面向切入。」方天賜以目前台印科技部現有的架構為例,提出或許可以透過雙邊合作對南海進行共同研究,例如生物、地質或水性的研究,一來能夠增加印度在南海的存在,二來能夠增加人民的往來並建立科技研究基地。隨著人員往來頻繁,印度保護本國公民的責任也自然形成,在必要時刻,原作為科技研究用途的補給也能轉為軍事使用。第三則是世界各國都有人道救援與非傳統的威脅,建立人道救助機制也有利於太平島在國際合作上的發展,這些都是可以循序漸進的可能方式。

在印度總理莫迪強勢而更有自信的作風帶動下,印度在與各國的合作上也從保守轉趨積極主動,特別是在中國影響力擴張引發印度疑慮,甚至被印度視為造成國防威脅之際,也出現了更多可能性、彈性與想像空間。

蔡英文外交政策中目前最受矚目的新南向政策,當然不可能只是單純的經濟合作;經濟是重要基底,但永遠伴隨著戰略與政治合作,而太平島在南海議題升溫之際自然也不會被忽略。新台灣國策智庫副執行長林廷輝先前的文章也提到,太平島若是建設雷達站就可以「提供對台灣親近、友好國家充分的資訊與情報,成為一個具有軍事價值的情報之島。」、「除了有在島上建築工事的經濟效益外,所得資訊也有與相關國家交換情報之政治效益。」而印度或許就是這樣一個朋友人選,如果說印度的東進政策是不斷的往東「交朋友」,那新南向政策也是不斷的往南「交朋友」,或許太平島就是一個交朋友的聊天好話題。

太平島。 圖/報系資料圖庫
太平島。 圖/報系資料圖庫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