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檢察官

的結果:共找到 513筆 約 0秒

國民法官模擬法庭觀察筆記:酒駕致死如何量刑?人民法感情的反思

公共政策.王子榮:18 Aug, 2022

隨著國民法官正式上路的日子越來越近,各地法院也加緊腳步,把握最後一輪次的模擬法庭,希望藉著模擬法庭的演練,找出更多未來上路前會發生的問題。對各地法院而言,這次模擬法庭也是趁機體驗全新設計的國民法官法...

續談「松山分局之亂」:判決之後,該檢討的是什麼?

公共政策.吳忻穎:05 Aug, 2022

去年4月松山分局遭黑衣人闖入砸電腦螢幕、之後該分局疑似未依法查辦,反而與「黑衣人」握手言和、大合照 。這起「松山分局之亂」1,也引發輿論譁然。北檢查出松山分局中崙派出所前所長要求巡佐將監視器畫面格式...

台灣如何成為詐騙之島?詐欺為何變成第一大犯罪?

公共政策.寇德曼:01 Aug, 2022

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日宣布投入14億元成立「打詐國家隊」,向詐騙集團宣戰,短短12天內已破獲四百多個詐騙集團,抓到近兩千人。民眾驚奇之餘,或許不知道,蘇院長會如此重視「打詐」,在於詐欺犯罪近年已再度超越...

石明謹/見證「對抗跟蹤狂的七百天戰爭」:從中找到治療社會的道路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0 Jul, 2022

(※ 文:石明謹,國內資深足球球評、詩人、社會觀察家。)2022年6月1日,台灣版本的《跟蹤騷擾防制法》(簡稱跟騷法)上路,可以說是對於人身安全保障的一大進步,過去對於類似的跟蹤及騷擾行為,台灣司法...

草屯槍擊案的「偵查實境秀」:再探警方高層與媒體互用的「偵查大公開」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Jul, 2022

今年7月14日發生的「草屯槍擊案」震驚全國,一如我們所熟知的台灣媒體生態——不惜踐踏媒體倫理也要追求「點閱率至上」、不惜加油添醋也要把新聞腥羶展示的「電影化」、不惜與公部門隱晦難言「關係」交換利益而...

公務員發言辦法——遊走在「整飭官箴」與「整肅異見」間的雙面刃

公共政策.吳忻穎:12 Jul, 2022

今(2022)年5月底,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公務員服務法》部分條文,而銓敘部根據該修正條文訂定《公務員發表職務言論同意辦法》草案(以下簡稱「公務員發言辦法草案」),並行文中央與地方各主管機關。然而在...

形同私刑的「報復性執法」:再談民粹背後的法治國與員警心理健康危機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Jul, 2022

近日桃園保安大隊號稱「強勢執法」影片在網路上傳開,員警將嫌疑人拖下車壓倒在地後一陣警棍「猛K」,引發網友以及警察學、法律學專業領域的正反論戰。據報載,有民眾質疑執法過當,但警方並未對於警方執法規範與...

吳子毅/始於出生,不終於死亡——法律如何看待往生者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3 Jun, 2022

《民法》第6條規定:「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即使未接觸過法律,也可以理解法律所規範的「人」,原則上是指出生後死亡前的人,因此「胚胎跟往生者」就不屬於法律所規範的「人」。但一個人活在世上...

處理網路侵權靠修法有用嗎?《著作權法》修正的無用論

公共政策.寇德曼:15 Jun, 2022

《著作權法》於今年5月修正,將過往告訴乃論的「公開傳輸」行為部分非告訴乃論化,宣誓將加強打擊網路侵權行為,以符合「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規定,減少未來申請加入時所可能遭受其他會員國...

翁麗淑/《流氓王信福》:為什麼要幫一個「十惡不赦」的死刑犯著書立論?

公共政策.廢除死刑推動聯盟TAEDP:13 Jun, 2022

(※文:翁麗淑,國小老師、廢死聯盟常務理事。)王信福是個死刑犯,這麼壞的人,何以要幫他寫書?一直以來,市面上的傳記或是以某特定人士為主題的書,不都是有名望的人嗎?一個死刑犯的生命經驗究竟要給我們什麼...

從警界高層「剷除異見」與基層「多數沉默」一窺公務體系內改革的難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08 Jun, 2022

日前報載台中第五警分局施姓警員因取締違停而單月告發三百多張罰單「引發民怨」,分局在「未敘明原因」的情況下將他調往偏鄉派出所,網路粉專「飛天柯基警再一次詛咒世界」批評「懲罰性調職」。該分局的說法則是該...

警察輪班制度怎麼改?問題不是「人力不足」,而是「制度沉痾」

公共政策.吳忻穎:31 May, 2022

大法官於2019年11月29日公布釋字第785號解釋,認為我國公務員服務法等規定沒有對於業務性質特殊機關實施輪班、輪休制度,設定任何關於其所屬公務人員服勤時數之合理上限、服勤與休假之頻率、服勤日中連...

最高法院與檢察官的法庭外之戰:受刑人的累犯枷鎖何解?

公共政策.王子榮:30 May, 2022

日前最高法院的大法庭一則裁定 ,罕見地引發最高法院和檢察官團體「劍青檢改」的戰火,雙方新聞稿連發 ,措辭是一次比一次激烈,這對法官群體來說還真的是新鮮事,畢竟過去法官不語惜字如金,這次大法庭裁定上則...

《公共圖書館員》:如何定義公眾?公共場所真的該向所有公眾開放嗎?

社會文化.賈培德:25 May, 2022

2018年在多倫多影展首映,並於2019年正式上映的《公共圖書館員》,其英文片名The Public適切地點出全片的核心價值,也就是「公眾」的定義為何,「公眾」是否真的包括社會上的所有人?從辛辛那提...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五):拒絕民粹導向修法,為什麼我們需要監護處分制度?

公共政策.吳忻穎:16 May, 2022

精神障礙行為人的犯罪事件在媒體聳動的標題與腥羶誇張的內容下,動輒引起輿論恐慌,此複雜的社會問題背後涉及例如精神衛生、社會安全防禦等議題,需要挹注大量資源並由跨領域專家共商長治久安的解決對策。然而,深...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四):台灣司法資源整合不足與民粹氛圍高漲的困境

公共政策.吳忻穎:06 May, 2022

談談因為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而引發討論熱度的司法精神鑑定問題吧!欠缺司法精神鑑定費用的窘境,司法專業人士再熟悉不過了,我與我的前同僚們就曾碰過不少案子,並不是檢察官不想送精神鑑定,問題是地檢署沒錢...

一個充滿「政治算計」的特赦——少將韓豫平的貪污事件

公共政策.吳忻穎:25 Apr, 2022

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下稱花防部)前少將參謀長韓豫平,於2015年指使下屬做假帳並挪用漢光演習加菜金2880元,經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108年度軍上訴字第2號判決依《陸海空軍刑法》第76條第1項第2款...

「翁達瑞們」的言論園地:網路匿名發表文章錯了嗎?

公共政策.寇德曼:22 Apr, 2022

外號「護台胖犬」的前外交官劉仕傑近日提告專欄作家「翁達瑞」,並於臉書上宣布,根據地檢署的查證,「翁達瑞」是旅美教授陳時奮的筆名,雖然在此之前,前台大教授彭文正就曾爆料過「翁達瑞」就是陳時奮,然畢竟沒...

「我是誰?」作為弱勢證人的聲帶,「司法詢問員」的未竟之路

公共政策.王子榮:12 Apr, 2022

司法詢問員制度從倡議到進入《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立法落實,至今已將近六年,對於司法實務而言,隨著個案累積,慢慢可以看到制度的輪廓與效用,而參與該制度運作第一線的司法實務工作者,包括警察、檢察官和法官這...

羅禮涵/台灣作為法治國家——廢除死刑當然不能用騙的!

公共政策.廢除死刑推動聯盟TAEDP:24 Mar, 2022

(※ 文:羅禮涵,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倡議專員。)不用騙的:雙零紀錄只是照著遊戲規則走 台灣是法治國家,從定罪、判死,乃至於執行死刑,當然都不能用騙的,每一個環節都得禁得起檢驗才行。台灣於2009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