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的結果:共找到 1688筆 約 0秒
不准耍廢!「躺平主義」風靡中國,為何遭中共迅速圍剿?
時事觀察.吳介聲:28 Jun, 2021中國青年近來流行消極的「躺平主義」,強調只要以最低成本為自己而活,崇尚極簡,不惜耍廢,結婚生子、買房、買車、努力工作、賺大錢等傳統奮鬥價值,都被拋到腦後。此熱門現象呈現在網路關鍵詞與電商熱賣品,在中...

當Netflix走入俄羅斯:電影《冰上之愛》的國際野望
社會文化.吳思恩:24 Jun, 20212020年10月,Netflix在俄羅斯進行在地化,由俄國最大的私人媒體控股公司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Медиа Группа(National Media Group)營運,去年底其市佔率已經...

王宏恩/藍、綠、年輕人都接受的報紙——用數字送別《蘋果日報》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4 Jun, 2021在我一路長大的過程中,《蘋果日報》對我有份特別的緣分。我第一次上街抗議被採訪還被貼出來,就是參加反媒體巨獸時被蘋果報導。我第一次做統計分析,研究各種星座上台大的機率,也是被蘋果挖掘出來報導,是我第一...

走鋼索的東京奧運:疫苗施打率低,開放萬人進場的未知數
社會文化.鄭仲嵐:22 Jun, 2021東京奧運將在7月23日正式開鑼,對世界來說絕對是相當重大的體育盛會。但曾幾何時,這個全世界矚目的盛事,卻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波三折,不僅延期一年,在開幕的一個月前,依舊是主辦國日本的燙手山芋。6月...

美軍亞太兵力配置爭議:嚇阻中共,只有台灣需要「非對稱建軍」嗎?
時事觀察.梅復興:22 Jun, 2021美國多方位防堵中共的戰略大方向已定,在軍事層面上確保在亞太/印太地區能夠嚇阻並在必要時戰勝共軍,自然也就成為美軍建軍備戰之重點。而如何因應台海衝突的場景更是當前的顯學,受到美政府國安團隊、軍方、乃至...

不再是單純的戰機?美國第六代戰機「平台化」的可能發展
公共政策.王臻明:18 Jun, 2021美國空軍日前突然透露,正在研發第六代戰機,以取代F-22猛禽戰機,由於並未公開太多的細節,只暗示至少有一架原型機已在進行試飛,因而引起外界的好奇。這款被稱為「下一代制空戰機」(NGAD)的新戰機,預...

「台山核電廠意外疑雲」對台灣有影響嗎?極權國家發展核能的風險
公共政策.蔡中岳:17 Jun, 2021根據CNN報導,位在中國廣東的台山核電廠有輻射外洩的高度風險,訊息揭露後引發各方討論。這訊息因為法國電力集團(Électricité de France, EDF)旗下的核電產品供應商法馬通(Fra...

從威權回歸「公僕」角色:警察文資地景需要一些庶民觀點
公共政策.蕭文杰:16 Jun, 2021台灣在1982年開始有《文化資產保護法》,2000年公民才開始有申請文化資產的公民權利。早期台灣文化資產的詮釋,多由擁有權力者掌握話語權,民眾大多聽信官方所聘請的專家。但是隨著民主化,人民開始爭取文...

新冠疫苗爭奪戰(八):塞爾維亞牽手中俄,「疫苗大外宣」巴爾幹?
時事觀察.徐子軒:16 Jun, 2021媒體報導,經過俄國的授權和測試後,塞爾維亞在六月正式成為Sputnik V疫苗的新產地,預計未來半年可製造400萬劑。此前,塞爾維亞已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聯手,由中國國藥協助在塞國建立疫苗工廠,若十月...

網路時代的教育:如何讓孩子自由探索,與世界連結?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8 Jun, 2021網路發展到2020年,世界出現劇烈的變動。人們的生活、興趣、語言、經濟、社會與國際政治,都出現全新的樣態。好的一面是每個人,不管身分地位,都有發表言論的可能,而且資訊流通,提供人們自主判斷的基礎(極...

疫苗安全有效嗎?防疫關鍵期,政府如何因應「疫苗信任危機」?
時事觀察.陳文葳:15 Jun, 20215月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台灣防疫進入「下半場」,全台共同抵禦疫情之際,公共辯論也伴隨疫情升溫而趨於白熱。細究論戰內容不脫兩項:一是疫苗,二還是疫苗,主題從國產疫苗的研發與授權,到疫苗的進口數量時程與分...

藝人捐HFNC,但誰來操作?醫療人力不足的當務之急
公共政策.廖郁雯:15 Jun, 2021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爆發至今即將邁入第二個月,許多醫院陸續將非感染科病房改建為負壓隔離病房,指揮中心甚至祭出強力手段,將「收治確診病患數量」列為評鑑指標,各醫院若未達標就撤銷醫學中心資格。而近日報載五月...

便利社會的代價:勞動價值被低估,負重前行的《萬能店員》們
時事觀察.許仁碩:11 Jun, 2021近日疫情在台灣擴散,有政治人物發言主張應效法「日本在超商就可進行PCR篩檢」、「泰國在超商就可接種疫苗」。雖是空穴來風,但之所以會有人相信這類發言,也反映出台灣人已經習於在超商滿足各種生活需求,而超...

《六人行》魅力歷久不衰?(上) 從串流還魂再生,卻不夠政治正確?
社會文化.漢斯黃:10 Jun, 20212004年5月6日,家喻戶曉的情境喜劇《六人行》歷經十季、236集播出最終大結局,估算約有5,200萬名觀眾在電視前,守候羅斯與瑞秋會否完美復合,錢德、摩妮卡、喬伊與菲比將如何與觀眾告別。《六人行》...

以巴衝突的未解之結:以色列精準武器發威,卻陷入戰略困境?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0 Jun, 2021當全世界都在為新冠肺炎疫情焦頭爛額之際,沉息一段時間的以巴衝突突然再起。今年5月以巴衝突的主因,是5月6日時,巴勒斯坦人在東耶路撒冷抗議以色列最高法院決定驅逐六個巴勒斯坦家庭,這次抗議迅速升級為猶太...

「先醫療後司法」精神:施用毒品戒癮治療的前世與今生
公共政策.張淵森:04 Jun, 2021緩起訴戒癮治療的前世檢察官對於初次施用毒品,或是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五年後施用毒品的民眾,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下稱《毒品條例》)第20條第1項,向法...

吳冠緯/文化認同為何重要?台灣哲學家選讀——林茂生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3 Jun, 2021一個人失去其文化是不幸的,因為這預示了性格崩塌跟個人生存根基之毀敗,尤其是在受到外來壓迫時。——林茂生(1887─1947)接受教育,成為有用的人。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在什麼意義上?而語言作為社會發...

在家上班兼顧防疫與工作?淺析「電傳勞動」的美麗與哀愁
公共政策.寇德曼:01 Jun, 2021意外的防疫破口,讓台灣近日從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的優等生,變成國際媒體眼中的大爆發災區。指揮中心面對嚴峻的疫情,不得不宣布全台進入三級警戒,除各級學校停課或採取遠距教學外,不少企業也開始實施遠距工作或輪...

葉怡廷、廖郁雯/是醫生還是學生?醫學生到院見實習的焦慮與困境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31 May, 2021(※ 文:葉怡廷,住院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會員;廖郁雯,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疫情三級警戒已超過兩週,一線醫護人員有著清楚的任務:忙於處置篩檢站蜂擁而至的人潮和專責病房的布置及照護作業;與...

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下):科技萬歲?紙本書的不死逆襲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May, 2021▍上篇: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上):當紙本書刊從風光逐漸衰亡回想2012年某日下午,我曾陪同幾位開書店的朋友一起來到永和的「小小書房」湊了場熱鬧,參加時任文化部長龍應台主持國是論壇第二場「我街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