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鋼索的東京奧運:疫苗施打率低,開放萬人進場的未知數
東京奧運將在7月23日正式開鑼,對世界來說絕對是相當重大的體育盛會。但曾幾何時,這個全世界矚目的盛事,卻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波三折,不僅延期一年,在開幕的一個月前,依舊是主辦國日本的燙手山芋。
6月21日,日本官方正式透過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日本奧運擔當大臣、東京都、國際奧會與國際帕會等五方會談,決議將東京奧運賽事的觀眾容納上限訂為各場地50%,人數最多不超過一萬人。而開幕式則是最多兩萬人可包含贊助商及嘉賓等。
此外,包括丹麥、烏干達及澳洲等國家的選手團已先後抵達日本,展開暖身適應的準備。日本官方也持續強調「安心、安全」的奧運主軸,首相菅義偉也直言,如果疫情持續擴大,就算是在奧運比賽期間,也不排除再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要求在無觀眾的情況下比賽。
就在五方會談的這一天,日本的疫苗施打數已突破3,000萬次,並且持續以「一日100萬次」的速度增加中。自從2月份陸續開始施打輝瑞疫苗,加上部分醫護人員已完成第一輪施打,整體效率明顯提升。5月底,自衛隊進駐東京、大阪設置大規模疫苗施打中心後,步調更為快速,明顯看得出來,官方想藉著疫苗施打,替舉辦奧運的風氣加溫。
日本民眾對於奧運的看法
不過在奧運開幕之前,還是有些問題值得被探討。首先是民意變化。根據日本《朝日新聞》在19日與20日做的民調,支持「今年夏天舉辦」的民眾僅有34%、另有30%認為「應該再度延期」,32%希望「直接停辦」。調查結果顯示,抱持不安的日本人依舊超過60%以上。
民調中也問及日本人「要是舉辦的話,應如何限制觀眾」,有42%人回答「應該限制人數」、53%的人認為「直接無觀眾」,僅僅少部分人拒表態。由此可以看出,對於東京奧運的舉辦,日本人的溫度感跟中央政府還是有差距。
顯而易見的對照組,則是歐美各國。由於不少歐美國家早早就取得疫苗,並從2020年11月底開始施打,目前成效已經慢慢顯現。不少歐美體育賽事都已經擴大觀賽人數。
以6月11日開幕的歐洲國家盃足球賽來說,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半解封、甚至全解封觀眾進場。這屆歐國盃適逢60週年,主場分別在歐洲各國開踢,正好可以參照各國在體育賽事的解封政策。
以18日英格蘭溫布利球場舉辦的「英蘇內戰」來說,就有20,306位觀眾。匈牙利對葡萄牙之戰,布達佩斯更是「全解封」,擠滿55,662位觀眾。雖然選手團仍採「泡泡移動」團進團出,但是對許多歐洲足球迷來說,只要持施打證明與三日內PCR陰性證明,就可以自由在歐盟國家內移動,朝回歸正常步調邁進。
日本拼疫苗施打率
回到日本,目前的疫苗接種率仍偏低。《日本經濟新聞》21日前統計,兩次接種完畢的人口僅有7.2%、至少接種一次的則是17.6%,無論怎麼看都比歐美國家低許多。
其中的原因也許在於,至今78萬人確診(截至6月21日)的日本,跟台灣差不多是在2020年11月訂貨,但是因為當時的疫情跟歐美各國相比「不算嚴重」,因此第一批輝瑞疫苗直到2月才到貨。
而莫德納疫苗則是4月底到貨,5月中緊急授權通過後開始施打。整體來說,步調還是從6月初之後才加快。
這樣一來,如果能在7月23日奧運開幕前,順利達成30%至少一次的施打率,已經很不容易。對於歐美國家主導的國際奧會來說,看自己國家的施打率高是很放心,但若著眼日本東京奧運,到時候要開放一萬名觀眾入場,無疑是險棋。
不過,國際奧會對東京奧運仍相當有信心,認為日本職棒跟職業足球今年都能順利開賽,僅有少許因群聚感染而停賽的案例。加上奧運不開放國際遊客來日本觀戰,已經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人流。然而,國際奧會的高度關注,也讓日本承受巨大的壓力。
舉辦奧運的內外壓力
事實上,日本同時承受著在疫情期間舉辦賽事,以及財務虧損的雙重壓力。6月初,東京奧運財務長森谷靖在地鐵墜軌身亡,事件發生後,就有不少報導繪聲繪影質疑,東京奧運的財務缺口已經達到4.5兆日圓。一年多來因為疫情,增添了許多設備與人員訓練的經費支出,挖東牆補西牆的結果,使主辦國日本的壓力不減反增。
究竟是否應該允許一萬人觀眾入場?坊間的質疑仍未停歇。日本的電視台街訪中,就有民眾懷疑「自肅生活過這麼久了,突然一次容許一萬人入場,會有點可怕」,也有民眾吐槽說「現在印度變種病毒蔓延,一般來說,都是要無觀眾舉辦吧?」
日本直到6月21日,才解除了十個都道府縣將近兩個月的「緊急事態宣言」,並宣布七個行政區持續推行「防止疫情蔓延等重點措施」。原本居酒屋禁賣的酒精類飲料,可以恢復提供到晚上8點,但只限兩人內同行,且限制90分鐘。
只是這個政策對於大部分日本人來說,或許是奧運前的小放鬆時刻。不少專家學者估計,在奧運舉辦的期間,疫情還會出現反彈,因此菅義偉與內閣官房長官西村康稔才會重申「必要時會恢復緊急事態宣言」。
雖然奧運僅剩一個月就要正式開幕,但在此之前,無論是日本官方或民間,還是有一種走鋼索的心態。聖火接力也因為各縣市確診狀況而相繼取消,官方的奧運展示館也決定不開幕。在強調「安全、安心」之餘,無論國內外各方,心態都是如履薄冰,就怕確診回流,讓一切再度出現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