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的結果:共找到 1688筆 約 0秒
韓逸成/台灣職棒邁向國際的基本功,從正視「使用者經驗」做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2 Apr, 2020將2020年稱之為「全球職業運動浩劫年」實在不為過。但有幸的是,台灣努力防疫的成果,讓中華職棒成為今年全球第一個開打的棒球聯盟。當全世界棒球迷都陷入「棒球戒斷症」而轉向台灣職棒時,Eleven Sp...

葉浩/「人民意志」的迷思:《普遍意志》與《平等》推介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1 Apr, 2020(※ 文: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目前任教於英國倫敦大學院(UCL)的著名政治理論學者韋爾(Albert Weale),前年出版了一本《人民意志》(The Will of the Peop...

曾莛庭/鄰家月更圓?日本合作住宅的百年物語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2 Apr, 2020許多人對日本「合作住宅」的認識,或許是從2018年的日劇《鄰家月更圓》(隣の家族は青く見える)開始。這部日劇以合作住宅為背景,講述四個不同的家庭——不孕的中年夫婦、一家四口的傳統家庭、打算再婚時遇到...

網路免費播藝文節目?從「百老匯慈善音樂會」線上轉播爭議談起
社會文化.陳煒智:17 Apr, 2020疫情當前,劇場界正當其衝,就連自詡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地區,各表演場所也早早大門深鎖,殲滅任何群聚可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百人封頂」政策,所有室內活動只要超過一百人便有傳染風險,不宜舉辦。...

他不是這樣的人:性犯罪事件裡,「黃金男孩」與壞女孩的父權模板
時事觀察.V太太:16 Apr, 2020日前南韓爆出了一起駭人聽聞、被稱為「N號房事件」的性剝削案件,主嫌在網路上威脅、勒索年輕女性,強迫其拍攝性愛影片,並對其性侵甚至性虐待,隨後再利用社交軟體Telegram散布受害人的影片牟利,吸引了...

中和踹頭警爭議:盲挺暴力濫權,我們與港警的距離已不遠
公共政策.陳宗元:14 Apr, 20204月7日晚間,中和分局國光派出所員警對少年「踹頭」和恐嚇附近住戶「吃慶記」事件,在新聞披露後,4月10日中和分局督察組先是曲解事實,包裝員警的踹頭行為是誤認少年要逃跑的壓制行為,而只給了踹頭員警2支...

郭永興/疫情轉折來臨?台灣防疫有成,應著手部署出口政策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4 Apr, 2020儘管台灣媒體目前報導全球疫情,還是著重於嚴重的受災情形——像是紐約公墓島的無親屬屍埋葬新聞,的確是怵目驚心——然而在台灣清明節之後的一週內,世界疫情其實已經有了重要轉折。原本媒體在3月底預估,全球感...

醫院超載非一日之寒?疫情爆發前,馬來西亞的醫療能量
時事觀察.陳洸銘:14 Apr, 2020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下稱新冠肺炎)疫情範圍擴散又持續未止,考驗著各國醫療承受能力。在確診病例持續雙位或三位數增長的國家,原本是以無菌專業形象示人的正規醫療體系,也被迫迎來非正...

航艦防疫的考驗:羅斯福號染疫,是否打擊美國海軍作戰能力?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4 Apr, 2020自古以來疾病就是部隊非戰鬥減員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在人員高密度聚集下,只要公共衛生習慣不佳,便容易讓部隊成為流行病的溫床。歷史上許多圍城戰中,攻擊方會主動解除圍城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疾病傳染導致作戰部隊...

納瓦羅警告成真:「致命中國」隨肺炎現形,美日擬資助製造業回國
時事觀察.吳介聲:14 Apr, 2020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長期警告,多年來美國製造業大量遷往中國,過度依賴中國市場,製造根基被中共控制,後遺症將相當嚴重。如今疫情爆發,美國國內抗疫物資製造產能不足,亡羊補...

卓詠堯/為減輕獄政放寬,又因殺人案而嚴苛:假釋門檻的下一步?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3 Apr, 2020「假釋」指的是在受刑人刑期達一定門檻、符合特定情形者,可由監獄報請法務部,經法務部審核通過後,允許受刑人提早出獄。但你是否曾經覺得很奇怪,犯罪的人應該是被判幾年就要被關幾年,為什麼國家還要提供他們提...

鼓勵電鍋乾蒸口罩前,看美國疾管局與公衛界的「科學」做法
世界脈動.徐沛然:10 Apr, 2020國民黨藉立委葉毓蘭日前自曝,她以氣炸鍋控制溫度試圖消毒口罩,卻差點引發火警。新聞一出,立時引發各界討論,許多網友紛紛嘲笑其缺乏常識。而此作法是參考自4月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記者會上,公開醫用口...

以中國為中心?美國擬凍結WHO預算,直到譚德塞下台
時事觀察.吳介聲:10 Apr, 2020美國總統川普4月7日在華府痛斥世界衛生組織(WHO)嚴重偏袒中國,「以中國為中心」,誤導資訊,搞砸防疫工作,揚言考慮暫停資助。同日,多位美國國會議員也提案支持凍結WHO資金,直到WHO高層對疫情確實...

縱橫七海的醫學中心:美國海軍醫療艦對防疫的實質作用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0 Apr, 2020隨著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不斷擴張,美國軍方也因應聯邦緊急醫療計畫進行動員。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海軍在本土防疫作戰中擔任機動隔離所的角色,負責在美國東西岸作為現有陸上醫療系統...

李尚仁/英國防疫政策爭議:看似超前部署,實為混亂無方?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0 Apr, 2020源於中國而在武漢爆發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蔓延到歐美之後,最近英國的疫情也愈趨嚴重,然而,該國最受熱議的並不是疫情之猛烈,而是起先打算採用較大多數國家更寬鬆的防疫政策,如...

阪神投手藤浪晉太郎確診,掀開日職不好說的「谷町文化」
社會文化.鄭仲嵐:09 Apr, 2020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在中國武漢爆發後,目前全球確診病例突破143萬人,病亡人數也超過八萬人,並有183個國家或地區被感染。其中,世界的職業運動也受到疫情衝擊,包括義大利與西班...

城市因多樣性而偉大——快速入門都市規劃評論家珍雅各
公共政策.邱秉瑜:08 Apr, 2020都市規劃領域的必讀經典,首推美國作家珍雅各(Jane Jacobs, 1916-2006)1961年的作品《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

二戰下的「4月4日」(下):空襲澎湖馬公,75年來的各種迷思
公共政策.廖英雁:07 Apr, 2020脫離馬公港上空的第500中隊機群,堪稱傷痕累累,210、266、356號機都被日軍防空砲火打得坑坑洞洞,也有4名機組成員中彈急需送醫,5架B-25J只得搖搖晃晃飛往菲律賓呂宋島,帶傷踏上歸程。而較早...

世界能「封鎖」多久?從公衛災難到金融危機
時事觀察.徐子軒:01 Apr, 2020當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中國;義大利、西班牙患者死亡人數超過中國,毫無疑問,疫情已成為全球流行的大災難。這裡說的「災難」,不只是人命損失,還包含了面臨崩盤的...

疫情衝擊名人政要:2020第一季,世界付出多少代價?
時事觀察.賀軍:31 Mar, 20202020年第一季,全球籠罩在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陰霾當中,猛爆的疫情迅速造成社會難以估量的損失。根據《法新社》在台灣時間3月31日凌晨公布的統計顯示,疫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