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5

的結果:共找到 2588筆 約 0秒

黃建智/股東會防疫大作戰:如何避免群聚又兼顧股東權益?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4 May, 2020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蔓延全球,因其極容易傳染的特性,在政府的政策規劃下,早就發表聲明應避免不必要的大型集會,以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然而,隨著時間演進,又到了年中公司開股東會的旺季...

抗疫期間難民救不救?馬來西亞政策下的「無證件移民」

時事觀察.陳洸銘:13 May, 2020

馬來西亞受疫情擴散影響,自3月18日實施行動管制。4月15日,馬來西亞武裝部隊在臉書上貼文,呼籲國民成為國家眼目,不要讓人口販子妄為,避免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感染群增加。武裝部隊的貼...

航艦染疫戰力空隙?美國海軍「超前部署」升級武備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3 May, 2020

美國海軍(下稱美軍)羅斯福號航艦因染疫而停留關島,中共遼寧號趁機進入西太平洋,一般認為美軍受疫情影響暫時無法有效運用航艦打擊群戰力,但其實美軍早在五年前,就已針對現有水面戰力過度仰賴航艦打擊群的問題...

紓困之亂何解?以國民年金保險及報稅資料找出「對的人」

公共政策.甘獻基:11 May, 2020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醫療體系承擔第一波衝擊後,引起社會經濟層面的第二波衝擊,導致全球性經濟「休克」後的蕭條現象陸續浮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才發...

少一點,多很多:台灣宜務實看待荷蘭正名「在台辦事處」

時事觀察.吳介聲:11 May, 2020

荷蘭駐台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於4月27日宣布,將「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Netherlands Trade & Investment Office)改名簡化為「荷蘭在台辦事...

伊朗陷抗疫亂局?政治鬥爭與民間信仰的攪和

時事觀察.徐子軒:11 May, 2020

全世界新冠病毒患者已破400萬,除了歐美諸國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病例,另一個瘟疫重災區是在西亞,其中又以伊朗最引人注目。迄今(5月11日)伊朗的肺炎患者已破10萬,依照該國衛生官員的計算,平均每小時有5...

中共「海上民兵」:遊走灰色地帶的非正規海軍部隊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08 May, 2020

隨著中共在南海持續擴張,相關海上衝突也隨之增加。在此同時,中共除了不斷強化正規海軍戰力之外,更積極組建和強化游走在灰色地帶的半正規非傳統部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首推海上民兵部隊。中共對海上民兵部隊的...

抓不到的幕後黑手:詐騙冒用移工門號,NCC與電信業者難辭其咎

公共政策.陳宗元:07 May, 2020

電信詐騙從民國80年代開始發展至今,已經進入專業分工時代,詐騙集團也不再是通包打電話詐騙、取款、洗錢等全部行為,而是由不同的機房集團(專門負責打電話或網路行騙)、車手集團(專門取款)、水房集團(專門...

日本再延緊急事態:日職遲未開幕,疫情全面衝擊棒球產業鏈

社會文化.鄭仲嵐:06 May, 2020

中華職棒CPBL在55日召開第六次防疫會議,決議中職季賽將在開打滿一個月後開放千位球迷入場。而同一天,韓國職棒KBO也在延遲38天後正式開幕,遠在美國的體育電視台都做現場直播。在另一端的日本,則是...

司法被醫學綁架?為什麼需要司法精神鑑定?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6 May, 2020

2019年7月3日,嘉義台鐵站一名鐵路警察前往處理乘客補票糾紛時遭刺殺身亡,引發社會震驚。近日一審判決結果出爐,嘉義地院引用刑法第19條第1項,宣判鄭姓被告無罪。輿論批評,司法遭到醫學綁架,單憑醫學...

鐵路刺警一審無罪:勿因不理解而恐懼,因恐懼而污名精神疾病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May, 2020

今年4月30日,「鐵路刺警案」一審判決結果出爐,判決主文為被告「無罪,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監護伍年。扣案之紅柄嫁接刀壹沒收之。」許多民眾在新聞以「無罪」以及各類聳動的標題、政治人物各類「天地不容」等不問...

「大內宣」翻船?不滿籲查病源,央視反控蓬佩奧卻引火自焚

時事觀察.吳介聲:04 May, 2020

中共官媒中央電視臺的節目《新聞聯播》,近期連續多日在數億觀眾眼前,嚴辭批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Pompeo),飆罵之潑辣遠離外交尺度,規格之高為外交史上罕見,令中國內外輿論譁然。 疫情...

愛經不起災難考驗?——在疫情中重新思考親密關係

時事觀察.V太太:01 May, 2020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為了抑制疫情,各國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防疫手段,包括封閉邊界、禁止旅行與大型聚會、關閉學校和娛樂場所、鼓勵在家工作,以及限制人民出入行動等。這些...

刺殺鐵警為什麼無罪?談刑法19條與精神鑑定

公共政策.一起讀判決:30 Apr, 2020

去年7月,一位鐵路警察在自強號上被發狂的男子持刀刺死,檢察官起訴後,今天(30日)嘉義地院就該男子的殺人案件宣判。法院經過精神鑑定後,認定男子行為時已經處於精神障礙的狀態,欠缺辨識行為違法與否的能力...

失業大潮與糧荒風雨欲來?中共棄追GDP改推「六保」國策

時事觀察.賀軍:30 Apr, 2020

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之初,中共首度提出「六穩」,包括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以及穩預期。如今為因應疫情衝擊,中共調整社經發展任務,將「六穩」強化為「六保」,並且取代「十三五規劃」中G...

台灣都市交通問題解方?減少車輛出行的兩項根本性改革

公共政策.邱秉瑜:28 Apr, 2020

在車輛總數不斷增加下,將公路維護的主要財源由燃料稅改為車輛里程税,有助減少車輛使用。而在評估新開發案對交通的影響時,政府應將評估指標從道路服務水準改為地區可及性,可提升市民的就業與生活便利性、避免交...

下台連署破百萬:譚德塞靠中共壯膽恐變本加厲

時事觀察.吳介聲:27 Apr, 2020

由於認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因應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過度偏袒中國、嚴重失職,加拿大人Osuka Yip一月底展開「呼籲WHO秘書長譚德塞辭職」全球連署,至台北時間4月24日...

「新加坡式管理」下的大型移工宿舍,為何仍成防疫破口?

時事觀察.陳洸銘:27 Apr, 2020

當相鄰的馬來西亞宣布從3月18日開始實施全國限制行動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 MCO),每日往返新馬工作的馬來西亞籍勞工,連夜趕往新加坡以維持工作。不料從4月7日開始,新加...

海軍敦睦艦隊染疫,防疫軍令傳遞出問題?

公共政策.吳明杰:27 Apr, 2020

海軍敦睦艦隊染疫事件,國防部和海軍都有疏失和責任。其中國防部事前下達的防疫軍令是否不夠明確?事後危機處理又手忙腳亂;海軍艦指部也未律定通報標準,導致和敦睦艦隊間的軍令認知和傳遞出問題,最後又未落實聯...

「條件式解禁」?疫情當前,現在能解除封鎖嗎?

時事觀察.徐子軒:24 Apr, 2020

飽受新冠肺炎侵擾的全球最大疫情國——美國在封鎖近兩個月後,正面臨新的挑戰。為了挽救節節高升的失業數字與低迷的經濟表現,川普政府推出「重啟美國」的三階段方針,希望部分影響較輕微的州屬,能在5月後取消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