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的結果:共找到 2726筆 約 0秒
滿洲國台灣人戰後經歷:遭誤認日本人遇險及國共內戰處境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6 Apr, 2023▍上篇:滿洲國台灣人戰後見聞錄:日本人被追殺和朝鮮人的遭遇台灣人在戰後必須和日本人劃清界線、遷離日本人區,以避免受到波及。但台灣人自小受日本教育,說的是日語,第二代台灣人連台語也不會說,除了少數在滿...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分析美軍西太平後勤關鍵弱點與因應計畫
公共政策.王臻明:25 Apr, 2023美國與中國的競爭,已經逐漸演變成全面性的軍事對峙,美國的重要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甚至在最新報告中,直指這是一場新冷戰。在這場對抗中,身為世界強權的美國,在...

滿洲國台灣人戰後見聞錄:日本人被追殺和朝鮮人的遭遇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4 Apr, 2023日本帝國昭和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18日日本卵翼下的滿洲國皇帝溥儀退位,滿洲國滅亡。到滿洲追求建立王道樂土、實現東亞同盟的日本人、日本開拓團,失去國家的保護,面臨被蘇聯兵...

歪文系/教科書不該出現「中國用語」?談語言使用和教學的溝通問題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4 Apr, 2023近期國中教科書出現使用「土豆」來指稱馬鈴薯的爭議,帶出了在台灣早已爭論許久的問題:到底該不該用中國用語?有人認為現今台灣在被中國勢力影響的條件下,不用中國用語是「防止滲透、統戰」的必要之舉。然而除了...

阻止中共黑手海外執法,美國清剿中國非法警局逮捕特工
時事觀察.吳介聲:21 Apr, 2023中共涉嫌在海外大量設立非法警局,對中國僑民甚至移民進行「長臂管轄」(long-arm jurisdiction),操控社會運動,嚴重侵犯多國主權,漸受國際警惕,近日首度遭到美國司法當局破獲,此例一開...

「土豆」與「菜椒」不只是用詞爭議,還是教材內容的邏輯錯亂
公共政策.陳民峰:21 Apr, 2023最近有國中生物教科書出現「土豆是馬鈴薯」的內容引起爭議,有時代力量立委質問教育部長,教育部長訝異「怎麼可能使用中國字詞」。網路上認為是台獨分子言論審查,也有人認為這是中國的統戰滲透。這背後到底是怎麼...

《疫起》是共感電影的成功,還是過度神格化醫護角色?
社會文化.漢斯黃:20 Apr, 2023(※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2003年,SARS疫情在台灣爆發,當時政府與醫療體系未明病症起源、傳播途徑,擅自將台北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封院」,導致疫情轉變為院內傳染、院內醫療量能也因此低落,加上政策...

《怒嗆人生》:東亞移民的壓抑人生,對著自己罵髒話的怨懟與治癒
社會文化.彭紹宇:19 Apr, 2023猶記去年此時,電影《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橫空出世,以新穎敘事講述常見的移民題材。一年後的如今,同樣由A24製作,也是由全亞裔演員主演的...

聲音的台灣史:張人模編撰《台灣山胞歌選》與林道生的〈花蓮港〉
社會文化.李志銘:19 Apr, 2023花蓮港呀,是個好地方!好地方呀!青山綠水,春光明媚賽蘇杭在那海邊看日出,水天一片景色輝煌晚霞四起,牧童歌聲那樣悠揚——〈花蓮港〉阿美族民歌/張人模記譜、賴恩繩作詞過去描述「花蓮」地方山水風光的代表歌...

馬克宏落入中共統戰圈套,「戰略自主」引盟友批判已覆水難收
時事觀察.吳介聲:17 Apr, 2023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訪中之行,積極配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演出,背離歐盟與美國在俄烏戰爭與台海關係一致立場,雖為法國企業簽下幾筆大單,卻因「見利忘義」惹惱國際盟友,付出被批...

盧奕緁/核彈級金融風暴:瑞士信貸有何法律問題?台灣該注意什麼?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7 Apr, 2023今(2023)年3月底以來,美國金融圈陸續發生堪比小說的情節,每天都有不同的消息報出,令人眼花撩亂。原本大家以為,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下稱SVB)的倒閉已經夠驚天動地,...

神龍還是紙老虎?AUKUS對解放軍海軍的威脅與挑戰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3 Apr, 20232021年9月15日,美英澳三國宣布成立軍事安全伙伴關係(AUKUS),越戰結束後東南亞一直不在大國競爭中心,AUKUS無疑是大國再次以東協為舞台進行權力投射與對抗,直接影響「東協印泰地區展望」(A...

美國不會出兵保台?台灣只是棋子?疑美論的現實與褻瀆
時事觀察.梅復興:13 Apr, 2023自去(2022)年8月中共在台海軍演後,拜登政府一直試圖跟中共緩和關係,以調控中短期風險。原本規劃2月間由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後可望於今年下半年安排雙方元首峰會,卻因「高空氣球事件」而至少暫時破局。...

如何打造台版悲慘世界?訪問音樂劇《熱帶天使》導演林孟寰、演員楊烈
社會文化.彭紹宇:12 Apr, 2023提到音樂劇,我們腦中浮現的是什麼呢?是帶有古典風格、史詩格局的《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抑或新潮嘻哈、融合饒舌樂的《漢彌爾頓》(Hamilton)?無論哪種,上述兩者都有著共同元...

港片已式微?《風再起時》到《毒舌大狀》,為何港台票房冷熱差異大
社會文化.徐佑德:12 Apr, 2023就在台灣以程偉豪的動作喜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那件事》打破三億大關,再度締造票房歷史的時刻;香港《毒舌大狀》也以香港本地破億元港幣的史無前例數字,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香港票房歷史。然而《毒舌大狀》在台...

馮建三/回覆趙君朔與「四醜」文針對「反戰聲明」的質疑與挑戰
時事觀察.噪聲與共鳴:11 Apr, 2023(※ 文: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編按:2023年3月20日,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傅大為、政大退休兼任教授郭力昕、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中研院研究員盧倩儀等學者成立「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召...

小國夾縫求生術(下):摩爾多瓦擴軍與俄羅斯的能源勒索
時事觀察.徐子軒:11 Apr, 2023▍上篇:小國夾縫求生術(上):摩爾多瓦的「等距外交」行得通嗎?不久前,許多國際媒體獲得一份宣稱來自俄國聯邦安全局(FSB)的洩露文件,文件名為俄國在摩爾多瓦的戰略目標,預計從2021年開始,在十年內...

不能再當傻瓜?美眾院無異議通過中國非「開發中國家」
時事觀察.吳介聲:10 Apr, 2023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無異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開發中國家法案》(PRC Is Not a Developing Country Act),強烈表達必須結束中國不公平地利用「開...

隱形的翅膀:從轟炸機到無人機的飛翼設計
公共政策.王臻明:10 Apr, 2023土耳其製造的Bayraktar TB2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大放異彩,宣告了無人機時代的來臨。生產Bayraktar TB2的公司不只獲利豐厚,土耳其也加緊腳步研發下一代的無人機,以爭取更多訂單。除了...

智庫報告揭示中國賊喊捉賊「新冷戰」,籲美政府積極因應
時事觀察.吳介聲:07 Apr, 2023美國知名智庫「傳統基金會」日前發表報告,揭示美中兩國已經展開「新冷戰」,為防範中國多方面奪取美國領導地位,提出上百項戰略建議,強調美國政府必須採取基本步驟,清醒地面對現實,動員全國力量迎戰中國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