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影評

的結果:共找到 708筆 約 0秒

當事人該為「真實事件」改編電影背書?談《無聲》的原型爭議

社會文化.翁煌德:26 Oct, 2020

近日,作家林立青於臉書上公開發言,指出其對電影《無聲》產生一些質疑,原因是他認為「製作團隊沒有跟人本(教育基金會)及陳昭如合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在於他認為作家陳昭如是一位專門在台灣撰寫校園性...

「不得不做」的表演:速寫提名金馬最佳新演員的《幻愛》劉俊謙

社會文化.陳煒智:23 Oct, 2020

不久前,在香港影圈出盡鋒頭的《幻愛》在台灣正式上映。導演周冠威,在幾年前頗受爭議的短片集《十年》裡有出色表現,他執導的段落將敏感的政治話題透過正面、反面的角色論述,交織呈現不同的觀點。既傳達某種程度...

《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稀微鄉愁

社會文化.林運鴻:22 Oct, 2020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看完《消失的情人節》,緩緩走出電影院,觀眾大概心底又甜又酸。我們一邊心疼兩位主角之間咫尺天涯的微妙距離,又慶幸他們最後仍在美麗安靜的嘉義小鎮中找回彼此。像這樣一齣帶有輕微...

賈樟柯原鄉電影(下):《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與「故鄉再現」的轉變

社會文化.李政亮:20 Oct, 2020

▍上篇:賈樟柯原鄉電影(上):揭露中國社會醜態的「負能量」作品?第六代導演被稱為「城市的一代」,主要原因是他們出道的1990年代,正值中國全面市場化。在市場大潮下,社會文化景觀也隨著劇烈變動,因此第...

賈樟柯原鄉電影(上):揭露中國社會醜態的「負能量」作品?

社會文化.李政亮:20 Oct, 2020

前日(18日),賈樟柯無預警宣布退出其於2017年創立的「平遙國際電影節」,引發外界議論。有別於中國其他官方色彩較為濃厚的電影節,已籌辦四屆的平遙國際電影節更具獨立性,然而賈樟柯退出後,此電影節將改...

女性的復仇?《莉蒂亞蘭奇:戰爭永不停歇》的性與權力

社會文化.小川林:15 Oct, 2020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本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有部紀錄片引起我的興趣。乍看片名《莉蒂亞蘭奇:戰爭永不停歇》(Lydia Lunch:The War is Never Over),會以為又是一部關...

《鼻子,或異見者的陰謀》:對抗極權的俄羅斯文學與藝術拼圖

社會文化.吳思恩:14 Oct, 2020

動畫是否能成為一部「史詩巨作」?我們對於「史詩」的要求又是什麼?是大場面,是一顆又一顆悠然柔美的長鏡頭,還是那跨越時代的精神性?我想,安德烈.科捷諾夫斯基(Andrei Khrzhanovsky)的...

《消失的情人節》:陳玉勳白日夢宇宙裡的「急驚風」與「慢郎中」

社會文化.陳煒智:14 Oct, 2020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很早就對「支持國片」的口號失去了熱情,尤其人在迷局裡,愛之深責之切,幾番反覆來回,有時真的氣得在戲院裡白眼翻到險些抽筋。然而,金馬入圍名單一開,還是忍不住關心。我們的電影...

新銳導演第一站:北藝大「關渡電影節」有什麼看頭?

社會文化.翁煌德:12 Oct, 2020

今年稍早曾撰寫〈新銳電影灘頭堡金穗獎,為何已成死水一灘〉一文,針對表彰國內短片的金穗獎提出了一些見解。其中一項惹人議論的,便是點出「評審高齡化」的問題,還因此被扣上「年齡歧視」的帽子。但我並不認為年...

「東亞病夫」復仇記?香港功夫電影的「李小龍式」激情民族主義

社會文化.李政亮:07 Oct, 2020

電影研究的專書偶爾會因抽象語彙過多而讓讀者退避三舍,不過,美國電影學者大衛・鮑威爾(David Bordwell,港譯大衛・博維爾)的《香港電影王國:電影的藝術》(Planet Hong Kong:...

黃頌竹/公平分配有可能嗎?驚悚科幻片《絕命大平台》裡的政治哲學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6 Oct, 2020

想像一天你從床上醒來,發現自己身在一個水泥牆圍成的方形房間裡,室內除了基本的衛浴設備,就只有兩張床。兩張床?沒錯,你還有一個室友。你還沒反應過來,室友就開始簡略說明情況,你身處在一個垂直的監獄中,每...

金馬57入圍名單觀察:名導對決,黑馬輩出?華語電影的驚喜與隱憂

社會文化.彭紹宇:01 Oct, 2020

一年前,面對中港電影紛紛退出,金馬挺過與否眾人擔憂;一年後,全球疫情的新挑戰襲來,對於電影產業的衝擊猶如洪水猛獸。觀眾不進戲院,各地影展相繼宣布停辦,然而就在此時,本屆金馬獎迎來近500件作品報名。...

在童話王國犯下死罪的純潔靈魂:30年後重看《剪刀手愛德華》

社會文化.林運鴻:30 Sep, 2020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時隔30年,大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異色電影《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即將在台灣重新上映。該片大膽運用充滿成人童話風格的...

桃園電影節競賽意義何在?別具一格的「台灣獎」入圍作品

社會文化.翁煌德:30 Sep, 2020

一年算下來,台灣設有獎項競賽的影展不少,大至金馬影展、高雄電影節、台北電影節、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小至南方影展、女性影展、城市遊牧影展、勞工影展。這些獎勵機制對產業環境固然有好處,但如果規則年年變動...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禁忌時代下的一場禁忌愛戀

社會文化.吳思恩:29 Sep, 2020

「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這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最重要的一句宣傳詞,而本片設定的時空背景,亦讓人明白,在那樣的時代相愛,必然如史詩一般壯烈。本片由柳廣輝執導、瞿友寧監製,敘述兩名高中...

《婚姻計畫》:用愛修補傷痕,還是用婚姻評價正常?

時事觀察.V太太:29 Sep, 2020

《婚姻計畫》(The Marriage Project)是由阿提雅・阿特薩德(Atieh Attarzadeh)和荷桑・伊斯萊米 (Hesam Eslami)兩位伊朗導演所拍攝的紀錄長片,記載位於伊...

第27屆女性影展:她的失敗美學,能否是女性未來模樣? ft. 羅珮嘉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25 Sep, 2020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Not only making herstory, making the “Femture”!」2020年,世界遭受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襲擾,疫情肆虐...

電影史上的「杯葛花木蘭」:二戰時期《木蘭從軍》火焚拷貝事件

社會文化.陳煒智:25 Sep, 2020

〈木蘭辭〉流傳千年,一直是重要的文化指標。國文課本裡寫它是「北朝民歌」,也就是說它並非風雨名山、廟堂之作,而是來自民間累積、堆疊、發酵出來的時代聲音。「代父從軍」的故事同時存在華人文化裡「忠」「孝」...

逃亡海外就能通向自由?重溫許鞍華經典老片《投奔怒海》

社會文化.李志銘:24 Sep, 2020

追溯30年前,成千上萬的越南船民基於對共產黨統治的恐懼,以及政治經濟上受到的壓迫,毅然選擇逃亡海外,僥倖生還者紛紛抵達香港、馬來西亞、台灣、泰國、菲律賓,乃至澳洲和日本等地。當時在台灣島內,也有以黨...

一場以動物為名義的人類戰爭:犯罪紀錄片《虎王》為何惹議?

社會文化.林運鴻:22 Sep, 2020

今年疫情高峰期間,Netflix上架了紀錄片影集《虎王》(Tiger King: Murder, Mayhem and Madness)。本片在歐美地區引起極大轟動,是Netflix營運以來最受歡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