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原鄉電影(下):《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與「故鄉再現」的轉變 | 李政亮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賈樟柯原鄉電影(下):《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與「故鄉再現」的轉變

《天注定》劇照。 圖/佳映娛樂
《天注定》劇照。 圖/佳映娛樂

▍上篇:

賈樟柯原鄉電影(上):揭露中國社會醜態的「負能量」作品?

第六代導演被稱為「城市的一代」,主要原因是他們出道的1990年代,正值中國全面市場化。在市場大潮下,社會文化景觀也隨著劇烈變動,因此第六代導演的電影鏡頭,總是對準城市年輕人的次文化、城鄉移工等問題。不過,這批「城市一代」的城市內涵卻有所不同,有的導演就緊鎖城市空間,婁燁就是一例;賈樟柯則是從城市回到家鄉。

1995年的《小山回家》是賈樟柯的練習之作,主題是農曆新年將至,在北京工作的山西人相互聯繫討論回鄉之事,他們大多是城市底層,因不如意的際遇而不願回家。2004年的《世界》也是城鄉移工的主題,「世界」是北京真實存在的主題樂園,那裡有仿造的巴黎鐵塔、倫敦鐵橋等世界著名景觀,在那裡工作的城鄉移工每天去「巴黎」、「倫敦」,那是他們的「世界」,既真實又虛幻。

《小山回家》與《世界》,是「城市一代」的賈樟柯唯二以大城市為主題的作品。賈樟柯更多的作品,都是從故鄉山西汾陽為原點出發,討論故鄉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

《小武》劇照。 圖/佳映娛樂
《小武》劇照。 圖/佳映娛樂

《江湖兒女》劇照。 圖/佳映娛樂
《江湖兒女》劇照。 圖/佳映娛樂

賈樟柯的「家鄉」元素

賈樟柯的故鄉題材作品有一些共同元素,諸如經濟發展過程中,成功人士經常是幹著非法勾當獲利的。例如在《小武》裡,「走私是作貿易,開歌廳是作娛樂業」等這些人,往往都能成為縣城裡的模範青年。《小武》還是小規模的成功人士,真正的利基在於山西的特產——煤礦。

煤礦是黑的,但錢與權合作下國退民進,煤礦成為閃亮亮的金礦;原來國有的礦坑轉為私人所有,一夜之間山西煤老闆就此誕生。然而,這也成為人民憤怒的來由,這樣的元素也穿插在《天註定》、《山河故人》與《江湖兒女》當中。

在賈樟柯的故鄉時間軸當中,絕大多數是以「現在式」居多,唯二的例外是貫穿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山河故人》;以及回到20年前左右的山西的《江湖兒女》。《江湖兒女》的大背景又與2002年的現實之作《任逍遙》相同。按賈樟柯的說法,彼時山西流傳一個消息:中國政府未來重心將放在西部大開發,山西煤礦的美好時刻將不再,於是大家普遍有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末世感。

《江湖兒女》可說是集結了賈樟柯的故鄉元素,賈樟柯的故鄉敘事的迷人之處,在於其作品既緊隨社會變動的軌跡,也關注個人處境。但在《江湖兒女》裡,似乎也可以看到賈樟柯故鄉敘事的瓶頸,接下來,他會如何再從中國土地上另闢新局?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劇照。 圖/佳映娛樂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劇照。 圖/佳映娛樂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劇照。 圖/佳映娛樂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劇照。 圖/佳映娛樂

未來的可能之路?

在此脈絡下,《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雖是紀錄片,但或可看到賈樟柯可能的未來之路。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依舊從山西汾陽為起點,2019年呂梁文學季在賈家莊舉行,作家余華、學者梁鴻等都來到賈家莊,這也成為紀錄片拍攝的背景。《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循著歷史軌跡,討論中國農村的變化,而歷史的起點正是賈家村。

紀錄片透過口述訪談,建構1949年之後作為農村的賈家庄。當地出身的馬烽既是賈家庄的幹部,也是描述農村生活的作家。他與同鄉努力治鹼,使得農地得以耕種而解決糧食問題。賈家庄的這段變革歷史,被馬烽寫成電影劇本《我們村裡的年輕人》,1959年同名電影上映。現今賈家庄還設有馬烽紀念館。

接下來的中國農村敘事,則分別以作家賈平凹、余華,以及關心農村問題的學者梁鴻的訪談進行。他們分別代表1950、1960、1970年代出生的不同世代,三人同樣成長於農村,而後都在北京生活;但農村的生活經驗,卻又是他們寫作的養分或研究課題。

紀錄片裡呈現的是,不同世代的三人的個人農村成長記憶,其中有不少動人之處。賈平凹成長過程裡,擔任教師的父親對他有著讀大學的期待。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間,父親因被認為過去與國民黨有所牽連而受批鬥,父親一度認為自己將影響賈平凹讀大學的希望,在賈平凹面前痛哭。

余華則是在浙江海鹽縣成長,當他的投稿收到《北京文學》的改稿通知時,立刻從浙江起身坐火車,到他嚮往但從未到過的北京。北京之行是作家生涯的重要一步,余華也從未想到過未來就在北京生活。

賈平凹與余華在台灣都有多部小說出版,台灣觀眾對他們都非常熟悉。至於河南出身的學者梁鴻,則是2010年以家鄉梁庄為背景的紀實作品《中國在梁庄》引發熱議。這本書的問題意識在於,當中國政府對農村釋出更多政策時,農村的外流現象卻依舊嚴重。更為嚴重的是,當父母出外打工,儘管農村因政府政策教育條件漸趨好轉,但小孩無心學習,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未來就是跟隨父母的腳步,成為城鄉移工。

2013年的《出梁庄記》,同樣以訪談的方式記錄了從梁庄外出各地打工的人們心聲,也是梁鴻在中國引發的原因。紀錄片裡的梁鴻,帶著在北京讀書的小孩回到梁庄了解當地歷史,因世代與城鄉的差異,小孩完全不會說河南話,梁鴻教小孩念說河南話的一幕,或許最讓人動容。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劇照。 圖/佳映娛樂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劇照。 圖/佳映娛樂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劇照。 圖/佳映娛樂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劇照。 圖/佳映娛樂

改變中的故鄉詮釋?

在紀錄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裡,可看到賈樟柯如散文一般的風格,外加音樂也非常出色,整體看來是一幅中國農村原鄉的意象。不過,卻也讓人看到賈樟柯詮釋故鄉的微微變化。

紀錄片裡,賈樟柯力圖透過訪談,建立一個歷史縱深的中國農村變化史。賈家庄的馬峰外加三位作家與學者,雖然看起來完整地構成了1949年以來的農村發展敘事,但是三位作家與學者都已在北京生活多年,他們的訪談也多是對原鄉的懷舊。儘管懷舊都是真摯的,農村成長的生命歷程也是真實的,但多少有種「憶苦思甜」,沒有觸及到現實農村的問題。

特別是2000年開始,中國的「三農問題」——農業、農村與農民——浮上檯面,這些都是尚未解決甚至日益嚴峻的現實問題。梁鴻一段的突兀感尤其強烈,當中她述說自身的農村生命經歷時,她所極力呼籲正視、也引起極大迴響的農村問題,卻是在紀錄片中缺席的。

1997年汾陽小子賈樟柯以《小武》訴說現實中的家鄉故事,自此20年精彩地演繹家鄉的種種,《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會不會是賈樟柯故鄉詮釋的轉變?值得觀眾們在影像裡思考。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