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洪嘉翎/台灣疫苗到貨後,穩定人心的挑戰——師法韓國「333對策」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2 Mar, 2021

台灣第一批英國阿斯特捷利康藥廠(AstraZeneca)新冠肺炎疫苗(下稱AZ疫苗),於3月3日上午10點半左右搭乘大韓航空班機抵達台灣,預計3月15日以後才能完成檢驗封緘程序、開始接種,將優先提供...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佛教「性別不平等」下的釋昭慧法師

社會文化.曹郁美:10 Mar, 2021

前不久日本庭野平和基金會宣布,第38屆和平獎(The 38th Niwano Peace Prize Awarded)頒給台灣的釋昭慧法師,得獎理由是「她的社運觀點與行動實踐,來自道德哲學的研究與倫...

名人家務事的「公共化」,如何照映我們看待公共議題的方式?

公共政策.孫健智:11 Mar, 2021

已故的美國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在1993年出版《政治自由主義》(Political Liberalism)。在「自由主義」前面冠上「政治」,用意在於,將自由主義劃定在政治的範...

凌運/52頻道落誰家?政商力量之外,NCC真正應該考慮的事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4 Mar, 2021

農曆年後,有線電視媒體霸主練台生送出台視新聞台上52頻道的申請案。農曆年前休假日前一天,中嘉則在政府官員明示暗示下,丟出華視新聞資訊台在52頻道案。這兩個申請有了互別苗頭的味道,也註定了52頻道之爭...

郭瓊瑩/醜久了就變麻木:美感教育該走向何方?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4 Mar, 2021

曾經聽過一些外國觀光客來訪台灣,一下飛機就被我們的城鄉公共環境震驚了,問「怎麼這麼亂、這麼醜?」聽到這些批評,身為台灣人,心裡當然不舒服。儘管也有人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這句讚美永遠無法掩飾:...

焦鈞/全民吃鳳梨治標不治本?產銷失衡背後,被忽略的「糧食安全」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Mar, 2021

(※ 文:焦鈞,《水果政治學》作者、策略顧問公司執行長。)每當台灣出現農產品產銷失衡問題,總是引起媒體旋風式的關注,但關注也很快地結束。遠的是前年立委選舉前夕發生的「花生之亂」,近的是仍在進行中的「...

陳紫吟/人人都能讀的女性主義十本書:從入門、對抗到找回力量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8 Mar, 2021

性別議題常以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受到關注,有些人認為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和性別有關,比如家庭中的資源和家事分配、職場上的同工不同酬現象及產假規定等等;另外一種人則質疑前者過於「小題大作」、「什麼都要扯...

一場「想像電影」的大膽實驗——第71屆柏林影展主競賽總評

社會文化.彭紹宇:08 Mar, 2021

度過70歲生日的柏林影展,去年幸運在疫情爆發前舉辦實體影展,然而今年歐洲疫情方興未艾,影展也不得不移師線上,於3月初舉行為期五天的影展與活動供業界人士參與,6月才會舉辦實體放映和頒獎。作為每年歐洲三...

台灣諜戰片探尋(下):中國抗日影視作品裡的「國共關係」

社會文化.李政亮:05 Mar, 2021

▍上篇:台灣諜戰片探尋(上):《揚子江風雲》影像內外的「政治風暴」鄒郎在1968年8月《文化旗》〈談談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片名問題〉一文談到,湖北監利縣位處戰略要地,在當時「以空間換取時間」的大戰略下,...

《女也》可以是任何一個「她」:女性如何透過影像重掌話語權?

社會文化.黃彥瑄:05 Mar, 2021

《女也》(WOMAN)聚焦於當代的女性議題,由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與身兼人權記者的安娜絲塔西雅.米科娃(Anastasia Mikova)共同執導。《女也》的拍...

「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下):不蓋三接就要繼續燃煤、重啟核四?

公共政策.蔡中岳:02 Mar, 2021

▍上篇:「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上):三接已閃開藻礁?不蓋會導致缺電?爭議五:「不蓋三接就要重啟核四。」我們認為所有問題,核四重啟都無法解決。核四蓋了20多年,興建過程中弊案重重、蓋到一半淹水、「拼裝...

李惠仁《上學去》:台灣高教體系的「私校悲歌」

社會文化.吳思恩:03 Mar, 2021

執導《不能戳的秘密》、《蘋果的滋味》、《并:控制》的李惠仁導演,近日推出新作《上學去》,聚焦於探討台灣高教體制的亂象。本片緣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下簡稱「社發所」)的停招風波,導演在該案事態緊繃...

是天團拒絕長大,還是真有一種「娃娃臉搖滾樂」?

社會文化.林運鴻:03 Mar, 2021

搖滾樂一直是,而且仍然是,這個世界上碩果僅存的,真誠的東西之一。我希望到那個時候,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女兒在聽這種音樂,他們仍然會嚇得魂飛魄散。 ——Elliott Murphy,The Velvet ...

空山遙遙,靈雨瀟瀟:以「空山靈雨」為題的文學、電影與歌曲

社會文化.曹郁美:26 Feb, 2021

「空山靈雨」一詞大概是太美了,它先後成為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首歌的名稱。空、靈二字本就富有佛教哲理與密意,冠於山、雨身上更帶著虛無飄渺、不染塵埃的氣息,如何不美?許地山的《空山靈雨》首先是作家許地山...

校園裡的大審判家:為國民法官熱身?模擬法庭的法普意義

公共政策.王子榮:25 Feb, 2021

司法院推動校園裡的國民法官模擬法庭,預計今年可以突破300場次,這個數字有其里程碑的意義。打從司法院校園模擬法庭推出後,為何讓老師申請絡繹不絕?這個活動的內容是什麼?走入校園的意義在哪裡?同學們為何...

葉多涵/政治正確毀了作品?難看就是難看,別推給價值觀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3 Feb, 2021

想像你看到八點檔的善有善報結局、托物言志的文學作品、童話故事的善良主角、或小學國文課本的說教,你會專程寫一篇評論,嫌它是在「搞政治正確」、「被正義魔人毀了」、「左膠」、或是用英文的「PC」、「SJW...

當「保育法」已跟不上國際趨勢,我們是否需要一部「遊憩法」?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23 Feb, 2021

台灣本島有70%的土地是山區,過去不論是日本人的總督府,或是高舉反共大旗的國民政府,皆以自然資源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山林。而「資源」即意味著對人類有經濟價值的有形物質,其中木材則是最具代表性的存在,從...

民代介入、警察演戲?如何正確處理12歲以下「兒童妨害性自主」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2 Feb, 2021

1月21日媒體報導,北部有國小發生六年級兒童疑似性侵及猥褻低年級兒童事件;另有媒體於1月23日披露,小六男童母親親自找上民代,約被害孩童的家長見面欲談和解,但過程中小六男童配合意願不高,導致和解破局...

蘇美智/如何面對孩子青春期:我在合歡山,留下兒子成長的背影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0 Feb, 2021

寒假上合歡山,遇上很多美景——尖山坡上掛滿霧淞,一片銀白;從主峰眺望,雲海靈動,把夕陽的退場烘托得從容優雅;仰望星空,千萬雙明亮的眸子穿越光年來看顧;日出把石門山步道染成金黃,木梯上結滿晶瑩的霜雪…...

林玫玲/「全拋世代」還有希望嗎?《大債時代》的青年負債議題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0 Feb, 2021

公視迷你劇集《大債時代》以3名性格迥異、卻同樣為錢所困的年輕人故事,刻劃出當代奮力求生存的青年圖像,也側寫了小市民想要有錢、卻反而陷入貧窮的窘境。這是齣沉重的寫實劇,道出年輕人在家庭、工作與金錢間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