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狂狷的隱遁者:我看七等生紀錄片《削瘦的靈魂》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Dec, 2020

2020聖誕節前一周,我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觀看了一部堪稱不可思議、充滿著奇詭色彩的電影,那是由導演朱賢哲擔綱編導的七等生紀錄片《削瘦的靈魂》試映。影片中不時穿插許多七等生文學作品的朗讀片斷,令人印象深...

雅豊斯/真言套索=測謊機?《神力女超人》背後的法律彩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Dec, 2020

2017年,首部由女性執導的女性英雄電影《神力女超人》被譽為DC英雄系列電影中最好看的一部,票房高達8.218億美元,還超越男性英雄一籮筐的《正義聯盟》。如今女神再次降臨,確實不同凡響,續集《神力女...

周平/我們為何反對行政院版的「私校退場草案」?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8 Dec, 2020

根據《自由時報》2020年12月20日報導:行政院日前通過「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盼優先處理私校退場的急迫性問題。但因高教工會等教師團體以及由私校校長、董事組成的經營團隊...

登山大國,必是山難大國:我們應以「平常心」面對山域事故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21 Dec, 2020

育樂是人民之所需,山林則是熱門場域,而此場域裡中最主流的活動莫過於健行(hiking)。正是因為如此,今年台灣民眾受到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將注意力轉向了本島美麗的山林,也宛如一台巨大的增幅器,凸...

栗光/【植物園方舟計畫】棣慕華鳳仙花:從瀕危降到易危的特稀有植物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21 Dec, 2020

「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植物提供我們呼吸的空氣、食物、衣料、藥材、建材等,甚至具有維持環境安全與氣候穩定的功能,卻仍有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生物多樣性是我們保命的基礎。本系列專題將介紹...

藍綠一樣爛!小心…你可能是假訊息高風險族群 ft. 陳韻如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8 Dec, 2020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人們都有社交的需求,但假訊息卻利用了這樣的需求。」後真實/後真相(post truth)是近年台灣社會高度關注的名詞。2018年,前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啓誠因不堪「救災不...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六):以臨檢為名,行搜索之實

公共政策.吳忻穎:16 Dec, 2020

在「『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系列文章前幾回中,我們分析了警方故意違法搜索、抓人、威逼驗尿等案例,並討論「被績效牽著鼻子走」的查緝政策不但不能治本,反而使得毒品問題惡化,更導致執法人員鋌而走險、檢方礙...

重建台灣音樂史的轉型正義(上):白色恐怖陰影下的民間學者李哲洋

社會文化.李志銘:17 Dec, 2020

日前,我在北藝大參與了一場由該校方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共同舉辦之「聽見臺灣土地的聲音——李哲洋先生逝世30周年紀念活動」研討會,內容主要包括開幕音樂會、午後論壇,以及在圖書館四樓舉辦「知識的...

校園設「青天三鍘刀」萌Q公仔,真能達到法治與品格教育

公共政策.陳民峰:11 Dec, 2020

媒體報導,台南市三慈國小校園近日出現萌Q「青天三鍘刀」大公仔,為校友有感法治教育的重要而設立的互動式裝置藝術。刑具儘管經過美化、可愛化等具有親近孩童的特性,貌似立意良好,但此種藝術裝置真能達到正面的...

黃怡/肺結核加上新冠肺炎,印尼、菲律賓的噩夢台灣應付得來嗎?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1 Dec, 2020

由於從印尼不斷湧進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台灣勞動部決定暫停從印尼引進外籍傭工,這對於現今人力吃緊的照護業與農工產業,自然是壞消息。印尼外勞的誠懇、苦幹,早已有目共睹,更難得的是他們來自回教國家,一般衛生...

當「狗頭鍘」成為校園法治教育素材,包青天本人也驚呆了

公共政策.王子榮:10 Dec, 2020

▲台南市某國小校園出現Q版的「青天三鍘刀」大公仔。日前媒體報導台南市某國小校園出現Q版的「青天三鍘刀」大公仔,校方有感於法治教育的重要,想一改過去生硬的教育方式,以曾經紅遍國內的電視劇《包青天》裡的...

無痕山林轉身後:「小白花」與他們的產地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09 Dec, 2020

什麼是山友口中的「小白花」?我人生頭一次認識小白花,是在2017年能高安東軍縱走的時候。這是一條風景極為優美的多日高山健行路線,素有湖泊、草原、水鹿三大看點。當時我們隊伍剛要離開白石池,嚮導突然舉起...

陳康寧/活在現代社會,如何凝視生命中的焦慮與徬徨?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7 Dec, 2020

焦慮、憂鬱和自殺,長期以來都是重要的議題,但在社會上卻一直缺乏足夠的關注。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自殺和被身心症所苦的人數也逐年增長。在2018年,台灣的自殺通報人次超過3萬3千人,創下12年以來新高...

當我們談山難如何「自救」時,其實為時已晚 ft. 城市山人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4 Dec, 2020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每次一有山難新聞事件,底下的酸民留言經常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經營登山粉絲專頁的「城市山人」說,其實他過去經營臉書粉絲頁或部落格的想法很簡單,上傳漂亮的山景照片啦、紀錄...

蔡亦竹/「台語卡卡」最真實?《孤味》演活台南日常風景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4 Dec, 2020

《孤味》大賣。當然,除了電影本身之外,金馬獎的加持更是功不可沒。但是在得獎之前,身為台南新移民的我,就到電影院觀賞了這部主要在台南取景拍攝的國片。台南不愧是《孤味》的主場,在非熱門的時段影廳裡仍然坐...

台灣登山教育的今與昔:一場提升安全意識的長期抗戰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03 Dec, 2020

2020年11月的一日畢羊死亡縱走事件,一名29歲的女性登山客香消玉殞,讓媒體和網路論壇上掀起一番熱烈討論,其中不少人的矛頭正是對準了「登山教育」。確實以事後諸葛的角度視之,不合理之處可謂不可勝數,...

蘇美智/借來的十年:香港中學通識教育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4 Dec, 2020

昨日(11月26日)下午,香港教育局傳來消息:中學通識教育科要改名字了。新名字未定,但據報會取消獨立專題探究、減掉一半的內容和課時,並且重訂重要學習概念,加入培養國民身份認同等。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羅世宏/新聞亂象的改變契機:中天換照爭議後,52頻道換誰上?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1 Dec, 2020

朋友突然問我:「52頻道換誰上,你覺得比較好?」老實說,我只知道「換誰上都好」:換上任何一個新聞台都好,至少都會比中天新聞台好,因為後者的惡形惡狀已突破我對新聞台評價的底線。不過,另一方面,我也著實...

楊劭楷/《美國多元假象》戳破政治正確?試以運氣平等主義回應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1 Dec, 2020

美國保守派記者唐納(Heather Mac Donald)的新書《美國多元假象》,被稱為「挑戰政治正確之作」,唐納認為美國對於種族和性別歧視的譴責常常來自對於事實的誇大,為了少數族群的特權犧牲多數人...

「失敗」的母親,「太像人」的女人——單親媽判死案與父權的性別想像

時事觀察.V太太:30 Nov, 2020

日前一名單親媽媽疑似因為生活與照護壓力太大,勒斃兩名幼子,隨後自殺未遂,遭新北市地方法院一審判處死刑,法官認為,該女之行為「極端惡劣,泯滅人性,不判處死刑,有違天理」。判決結果公布後引發社會熱議,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