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智/借來的十年:香港中學通識教育 | 獨立評論在天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蘇美智/借來的十年:香港中學通識教育

香港政府近日表明將改革中學通識教育課程。 圖/歐新社
香港政府近日表明將改革中學通識教育課程。 圖/歐新社

昨日(11月26日)下午,香港教育局傳來消息:中學通識教育科要改名字了。新名字未定,但據報會取消獨立專題探究、減掉一半的內容和課時,並且重訂重要學習概念,加入培養國民身份認同等。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批評,這些改動未曾諮詢學界及專家,是政治凌駕專業,形同「謀殺通識科」。

那些年,沒標準答案,不迴避政治

通識教育科在2009年成為香港高中的必修科目,有六大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和「能源科技與環境」。它考核學生對當下世情的理解和分析,多角度討論、沒標準答案,不倚重教科書,不鼓勵操練和背誦,也不迴避政治。推出之初,嚇壞在「填鴨式教育」中長大的家長們。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曾在2011年撰文解釋:

(考核重點)在於透過真實的社會議題來設問,評估知識、概念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的應用……社會議題及事件日新月異,而題目設計亦有很多不同的變化,考試也沒有特定的議題內容,即使就同一議題也可能有不同的探究方向,答案當然也不會有任何預設立場或標準答案。所以學生答題時,需要因應每道題目,引用合適的資料,展示相關的思維能力,多角度思考,提出充分理據去闡釋自己的觀點……

10年後,這門學科成為中國官媒口中煽動抗爭的「毒草」,當權者的「眼中釘」 。

早出生的我,沒機會在中學上通識教育課,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是在2012年訪問通識教育科老師張銳輝。

那一年,由教育局資助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把「唱國歌」和「以身為中國人為榮,有感動流淚的感覺」連繫起來做教案,令國民教育成為鬧哄哄的爭議。期間,傳媒報導有學校接受資助推出豪華考察團,一星級價錢五星級吃喝,出入有地區政府車隊開路,專門帶學生看國家的好。

通識教育科在2009年成為香港高中的必修科目,考核學生對當下世情的理解和分析,十年後卻成為中國官媒口中煽動抗爭的「毒草」。 圖/路透社
通識教育科在2009年成為香港高中的必修科目,考核學生對當下世情的理解和分析,十年後卻成為中國官媒口中煽動抗爭的「毒草」。 圖/路透社

在故宮、長城和上訪村裡看國情

但張銳輝老師在訪問裡說:國情不是這樣了解的。那時,他年年帶學生上北京,一定從深圳坐火車出發,大家同困車廂之中,造就更多與內地乘客互動的機會,而且「入睡時在轟隆隆的火車,睡醒仍在轟隆隆的火車,才能體驗中國之大」。到站後,師生一起擠公車,拿著地圖走過大街小巷,看宏偉故宮,看連綿長城,也看令人心酸的上訪——為什麼要看上訪?

「那是了解國情很自然的窗口,反映中國大陸的社會制度和民生實況。京城是全國最集中、最能看到上訪生態的地方;既來了,沒理由不看。」在上訪辦外,學生們親睹外省人被打被拉被拐走。在上訪村裡,大叔大嬸熱情地拉着學生申訴,每個故事都傷感。之後有學生低頭飲泣,有學生問了很多個「為什麼?」

張銳輝說:「我自己有一些執著,希望他們看到中國之大,也看到活生生有肉有血的中國人。中國是立體的,要看到好的,也要看到不好的。如果老師只唱好中國,就是沒有把學生裝備成為生活在香港的中國公民。」

「教育不是灌輸對國家的情感,而是讓學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識和分析框架,了解各種價值取向。至於個人情感,最後他們如何建立主觀身份認同,這個權,要交回給每一個人。」

為什麼要看上訪?「那是了解國情很自然的窗口,反映中國大陸的社會制度和民生實況。」攝於2013年。 圖/路透社
為什麼要看上訪?「那是了解國情很自然的窗口,反映中國大陸的社會制度和民生實況。」攝於2013年。 圖/路透社

主觀身份認同,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訪問後數年,我因為撰寫《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這書,親身參與了一些學校的通識課,與中學生一起聊跨國勞動力當中的女人和家庭,談尊重、談全球化、談普世價值。我很幸運,遇上有心有力的通識科老師,他們花了很多心思設計課程,包括聯繫外傭志工,週日帶領學生考察外傭聚集地,藉著接觸一個個真實的人,刺激更多思考角度。

那時便感到:好的通識科老師引領孩子張眼看周遭,是能夠把世界變得美好的人。然後在心裡許願,盼望我家兩小長大後,能遇上像他們那樣的好老師。

我家大兒子最後在香港唸了一年半的通識課,猶記得在中學二年級上學期考試前,小子站在家中大白板前奮筆疾書,寫下題為「世界人權宣言——住屋權」的大圖,下面的線路縱橫交錯,討論要點包括公平住屋機會、怎樣為之可負擔、如何才算具備足夠的基本設施、文化共融,還有「土地大辯論」(香港有關土地供應策略和需求優先順序的爭議)和「香港房屋階梯」(從公共房屋到私人樓宇之間,不同社會階層能負擔的房屋形式)……

白板上的字密密麻麻,孩子的模樣既懊惱又興奮。我看著,倒抽一口涼氣,一方面再次認清香港住屋權的落後,一方面訝異於這門課切入議題的多角度,同時默默檢視自己的知識面,傻眼了。

今年6月,香港九龍塘香島中學的學生組成人鏈,聲援因「政治問題」未獲校方續聘的一名老師。 圖/路透社
今年6月,香港九龍塘香島中學的學生組成人鏈,聲援因「政治問題」未獲校方續聘的一名老師。 圖/路透社

來到台灣後,孩子唸此地的公民課,是全新的學習,學習的內容都很重要,資訊量也大,可是考核方式是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不同教育制度有自己的發展和邏輯,但是孩子碰上這個文化衝擊,難免感到慾求不足。早兩日跟丈夫聊起香港的通識教育是寶,聊到我們出走,是不是把美好丟在身後……?然後,昨日的新聞再次提醒我們,走或不走,那些美好都正在消失。

有說香港通識教育只得借來的十年,有說我訪問張銳輝老師那時的香港,已經死了。聽了,好不忿氣。

辛苦老師們撐了這些年,帶來美好的一代年輕人。至於以後?容我借用友人的好提醒:不論人在香港,抑或在世界上不同的角落,人人都要有「通識老師」的態度,引領孩子成為好香港人、好世界公民。我們即使沒有專業教師的知識面,只要願意一起探究世情,保持開放多元的討論,也是對孩子、對世界做的一樁好事情。

互勉之。

(※ 作者:蘇美智。土生土長香港記者。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有說香港通識教育只得借來的十年,有說我訪問張銳輝老師那時的香港,已經死了。」 圖/歐新社
「有說香港通識教育只得借來的十年,有說我訪問張銳輝老師那時的香港,已經死了。」 圖/歐新社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獨立評論》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