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葉靜倫/終止暴力,但不終止關係——荷蘭「橘屋」如何顛覆家暴庇護思維?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2 Nov, 2019荷蘭的Blijf Groep自1974成立第一間婦女庇護所開始,至今已是年度營運預算近9千萬臺幣、服務達250萬人的老牌家暴防範組織。2008年,Blijf Groep啟動革命性的「橘屋計畫」(Th...

在愛的碰撞下,我們曾經青春叛逆——訪《那一天》導演蔡宓潔
社會文化.潘怡豪:07 Nov, 2019近期在LINE TV播映的「HIStory3」第二單元《那一天》,找來曾在系列作品中執導過《離我遠一點》、《越界》的導演蔡宓潔執導。其中描述男性之間愛情的《越界》曾入圍金鐘獎最佳戲劇,讓她感受到台灣...

中共打壓,美國相挺?美國務院鼓勵500大企業投資台灣
時事觀察.吳介聲:06 Nov, 2019台灣大選之前,中共持續對台文攻武嚇,在國際加重霸凌台灣之力度,美國積極出手力挺台灣。10月初美國國務院等單位致函美國500大企業,鼓勵投資台灣,強化與台灣經貿合作關係。這封信函由美國國務院、商務部以...

法官聲請釋憲(四):放性侵犯趴趴走?性侵犯強制治療沒有終點?
公共政策.張淵森:07 Nov, 2019性侵犯可不可以終身拘禁治療?刑法規定犯特定類型的性犯罪,如果有再犯的危險,由檢察官聲請法院裁定強制治療,在徒刑執行完後,將這個人關在跟監獄沒兩樣的台中監獄附設培德醫院強制治療,直到再犯的危險顯著降低...

王鼎棫/結論不服,理由不論?太陽花國賠案作為法律意識的試金石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6 Nov, 2019針對太陽花學運期間,群眾佔領行政院,引發警方清場,過程中涉嫌執法過當的國家賠償爭議,2019年10月30日,台灣地方法院作出有利受傷民眾的判決,命應賠償14名學運參與者111萬餘元,這也引發了許多公...

兩岸一家親?國台辦「26條」體育統戰,然後呢?
社會文化.陳子軒:05 Nov, 2019中國國台辦於11月4日公布「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總計26條的「惠台措施」中,其中第25與26條與台灣運動發展有密切關聯:25.歡迎台灣運動員來大陸參加全國性體育比賽和職業...

國企民企爆雷一家親,中國經濟新風暴隱然成形
時事觀察.吳介聲:04 Nov, 2019中國重要製鋼企業山東西王集團,10月底爆發10億人民幣債務違約。由於山東民企之間素來流行交叉擔保,西王集團債務違約事件很可能導致企業違約潮,投資人紛紛拋售山東多家企業債券。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am...

飲鴆止渴?推特全面禁政治廣告,會有什麼問題?
社會文化.劉維人:05 Nov, 2019推特(Twitter)CEO傑克・多西(Jack Dorsey)日前宣布,推特決定將在11月22日全面禁止政治廣告。根據多西的說法,這表示推特將不接受政治人物或團體投錢散播貼文,也不接受政治議題的廣...

石易平/如果有一天,孩子不用再補習——談童年的消逝與家長的焦慮
公共政策.特公盟:01 Nov, 2019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在9月時,在空總舉辦了一場對談活動,與談人為從事兒少研究的輔大社會系石易平教授,以及在社造界耕耘許久的建築師孫啟榕先生。本文從當天活動與對談引發的思考,就童年的概念,兒童的都市空...

上醫醫「城」?19世紀歐美都市改革與台灣的淵源
公共政策.邱秉瑜:30 Oct, 2019巴黎的醫學發展,在原則及方法上,均是19世紀初歐美都市改革及都市社會科學的重要根源。現今的台灣,表面看來似乎與這種西方傳統無關,不過台灣與西方都市治理的醫學根源,其實與日治時期後藤新平的「市區改正」...

在軍法判決尋求司法轉型正義,是否搞錯了什麼?
公共政策.孫健智:28 Oct, 2019司法轉型正義的迷思臺灣人對近代史有一些常見的迷思,例如,誤以為(身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曾在二戰時遭到日軍轟炸,分不清楚(訓政時期的)國民政府跟(戒嚴時期的)國民黨政府,最近還聽說,有些人所謂的「民國...

從「故宮一次展」到數位故宮:轟動全台的韓國瑜與國政顧問
社會文化.李孟學:25 Oct, 2019高雄市長韓國瑜在正式向市議會「請假」開始他的大選之旅後,屢發驚人之語。10月20日,韓國瑜在台南發表觀光政策,他主張為了振興觀光,要把台北故宮近70萬件的藏品「一次性攤開來」。此話一經新聞披露,就引...

數位版毛語錄?「學習強國」App,暴露中共嚴重的亡國感
時事觀察.吳介聲:23 Oct, 2019《華盛頓郵報》10月13日報導,專業機構發現中共年初推出為習近平「造神」的手機軟體/應用程式(App)——學習強國——暗藏監控的「超級後門」,讓中共當局得以監看高達上億的用戶資料。中共運用科技大規模...

葉靜倫/貧窮人的臺北(二):從第一人稱,看見過去忽略的街頭聲音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3 Oct, 2019▍系列閱讀貧窮人的臺北(一):如果可以選擇,誰不想當體面的好人由「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窮學盟)主辦的年度倡議活動「貧窮人的臺北」(貧北)正於萬華展開,從幾個故事豐富的靜態展間到座談體驗等動態活動...

廖福源/現實中的思聰與思悅們,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嗎?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1 Oct, 2019在萬眾一心之中,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毫無懸念奪下多項金鐘獎,謝謝《我們與惡的距離》(下稱《與惡》),讓廣大的應思聰、應思悅、宋喬安、劉昭國、李大芝一家人能夠被聽見。雖然可惜的是,李曉明反應在現實...

檢仔聊齋(四):失靈的行政,癱瘓的檢察業務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Oct, 2019日前司法圈內傳出北部某地檢署,有檢察官發送群組信給該署全體檢察官,描述行政同仁「長久以來有懈怠及廢弛職務之情況」,引發圈內議論。該檢察官具體說明其發現,包括「值庭法警以『同時值兩庭』為理由離開偵查庭...

香港人心為何慢慢遠離「祖國」?寫在陳彥霖案之後
時事觀察.區惠蓮:16 Oct, 2019在15歲的少女陳彥霖全裸浮屍案發生後,香港警方表示遺體沒有可疑之處,解剖報告未出即迅速被火化,對於記者提問,警方更指死者沒有因「反送中活動」被捕,但未知有沒有因其他原因被捕。在學生與民眾要求之下,校...

李志銘/台灣影劇中的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從《返校》談起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4 Oct, 2019今秋適逢「九二一震災」20周年前夕(2019年9月20日),挾著高度的娛樂性(知名電玩遊戲賦予恐怖片包裝),加上話題十足的政治禁忌和師生戀,電影《返校》甫上映兩週即破兩億。片中忽明忽暗的影像燈光,成...

陳紫吟/有心跳就是生命?人有權利用他人身體維持性命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4 Oct, 2019日前,有人提出「心跳法案」,希望能藉由公投的方式,將可以合法施行人工流產的相關時限規定改為8週。新聞一出,引發爭論,支持者認為有心跳就有生命,在這階段墮胎就是殺人。反對者則指出,許多女性到了第8週都...

美中貿易戰情升溫,首度掛鉤中共人權問題
時事觀察.吳介聲:09 Oct, 201910月10日美中貿易第13輪談判前夕,白宮連續發布兩項重大措施,並首度將貿易戰與中共人權問題掛鉤,持續向中共施壓,中共則高調嚴詞以對,兩國緊張升溫,會議可能不歡而散,成果難以樂觀。美國白宮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