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愛你愛到殺死妳(上):「情殺」背後,厭女情結作為懲罰機制
時事觀察.V太太:18 Sep, 2019據報導,日前一名男子疑似因長期追求女高中生不成,最後持刀將女子砍成重傷。事實上,這類新聞對我們來說已經太過熟悉,不只是台灣,在世界上許多其他地方,相比於來自陌生人的傷害,這類犯罪反而構成女性人身安全...

九二一20年(一):震殤後,防災教育搭起重建路上的第一塊磚
公共政策.單信瑜:17 Sep, 2019編按: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規模7.3的大地震,這場持續約102秒的世紀強震,總計奪去2,415條生命,逾10萬棟房屋倒塌,在那瞬間,災區滿目瘡痍,災民家破人亡,是台灣地震史...

一個民族的誕生,願榮光歸香港
時事觀察.區惠蓮:16 Sep, 2019「香港這三個月來有沒有抗爭者死亡?」可能成為中共能否保住香港的關鍵。警方連同消防及醫管局召開記者會想平息市民的疑慮,然而會中卻不願播放831當晚的監視器錄影,只以圖片交代。事後,更有議員從消防記錄指...

黃文伯/是台灣獼猴太多,還是人類侵門踏戶?談宏觀保育與微觀護生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1 Sep, 2019人類對生命的尊重常常表現在對動物的關愛上,但是在微觀與宏觀的表現上,常常呈現兩極化的現象。在宏觀的態度上,往往是以總量與對動物族群最好的方式進行經營與操作,因此常常出現「必要的犧牲」。例如台灣環境資...

詹竣傑/法蘭西的社會連帶:你無法想像的社會住宅模式(上)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06 Sep, 2019法國社會住宅比例高達17%,巴黎市更是高達21%,等於五間房子中就有一間是社會住宅。對比台北市,巴黎市人口密度雖然較高,土地資源更相對不足,但巴黎市政府仍然訂下2025年社會住宅存量達25%、203...

追車案羈押爭議:警訴諸情緒勒索的「媒體戰」,何以潰敗?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Sep, 20198月28日,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汐止分局員警攔查一名交通違規騎士,該騎士不接受攔查而逃亡,員警因追車而發生擦撞,不幸殉職。警方依公共危險、過失致死等罪嫌移送該騎士,檢方訊後認不符羈押要件,而命限制住居。...

邱伊翎/《難民法》草案躺14年,台灣撐得了香港嗎?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4 Sep, 2019香港「反送中」抗爭情勢加劇,香港警方以水砲車、胡椒噴霧、警棍、催淚彈對待示威者,甚至開槍射擊實彈。街上及校園內,警方任意盤查逮捕學生及路人,更在地鐵站對市民「無差別」施暴,猶如進入戒嚴。至今已有11...

831實錄(下):何以皇家香港警察淪為中國「有牌流氓」?
社會文化.鄭仲嵐:02 Sep, 2019▍上篇:831實錄(上):元朗事件再現?港警衝進太子站無差別暴打民眾批如黑社會8月31日在港鐵太子站上演警方無差別暴打事件後,讓許多香港民眾群情激憤,認為這是721元朗白衣人事件的翻版外,更強烈質疑...

陳亮甫/感冒做電腦斷層檢查,算是醫療浪費嗎?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2 Sep, 2019健保開辦20多年以來,雖然預算規模不斷膨脹,無奈隨著人口老化嚴重、高價醫療檢查及治療項目推陳出新,始終深陷「喊窮」的夢魘。健保署為求財務平衡,避免製造民眾與國家更多財務負擔,夙夜匪懈地積極找出醫療浪...

整座城市都是孩子的遊樂場——「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親職教養術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30 Aug, 2019(※ 文:李玉華,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成員) 親職教養術,在這一個中產階級對「教養」極度焦慮的年代,正在百花齊放、萬家爭鳴。教養術光譜上,我們常見到「直昇機親職」、「虎媽」、「除草機親職」、「外包親...

蕭仁豪/誰讓績效制度成失控巨獸?從員警追捕撞車殉職談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9 Aug, 2019(※ 文:蕭仁豪,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常務理事,現職警察)為什麼警察會追車,或在執法、偵查時採取具危險性的值勤方法,在這幾年成為熱議的問題。近日,一名汐止員警薛定岳,因追車與疑犯發生擦撞不幸殉職...

為什麼能驗收?從石虎設計事件談公共採購的結構性沉痾
公共政策.顏聖紘:29 Aug, 2019集集觀光列車風風光光問世之後,因為車廂的石虎圖案根本不像,被爆出圖案是商業圖庫購得,引發輿論質疑設計師的誠信問題。而後續交通部、觀光局的媒體應對能力,也在網路上沸沸揚揚地吵了好幾天。有關抄襲、設計者...

歷史現場如何再造?借鏡京都的區域性老屋保存與景觀管制
公共政策.邱秉瑜:29 Aug, 2019日本京都祇園地區的老屋保存及景觀協調,成功主因是相關法令規範的漸趨完備。京都市訂立條例指定祇園為限制建築物改建的地區,並頒布了保存計畫。對於保存地區內建築物的修繕,該計畫之規定,包含了全區適用、財務...

說故事的紀實漫畫家們——兼讀《熱帶季風》(上)
社會文化.李政亮:29 Aug, 2019漫畫,大家腦海裡想到的大概是或多或少都接觸過的日本漫畫。日本漫畫雖然主題繁多、漫畫家的畫風也相當多樣,儘管如此,大家對日本主流漫畫的印象似乎還是有些「日本規格」的基本印象,比方說故事情節不少是虛構的...

緝毒開槍撞車抓錯人案(下):愛與鐵血下,被扭曲的程序正義
公共政策.吳忻穎:26 Aug, 2019▍上篇緝毒開槍撞車抓錯人案(上):警方執法哪裡有問題?長期以來被「嗤之以鼻」的程序正義我們可從以上的分析得知,本案的執法過程,完全看不出是在執什麼法,也無法判斷警方的每一個暴力動作算是哪一種強制處分...

歐栩韶/跟騷行為是一個「性別問題」——被父權社會宰制的男女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7 Aug, 20192018年4月,行政院通過《糾纏行為防制法》草案,使得糾纏、跟騷行為的討論再度回到眾人面前。現代婦女基金會透過美國學者研發的「跟蹤騷擾安全管理評估工具」(Stalking Harassment an...

趙政諺/地方創生:「公務員認養故鄉」帶來什麼新可能?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6 Aug, 20191994年,行政院文建會(文化部前身)參考美國、英國與日本的社區政策,提出「社區總體營造」,希冀解嚴後逐漸蓬勃發展的草根社會力量,能讓居民透過社區營造、參與社區活動,重新認識自身生長之地,從而建立人...

朱家安/反思是要反什麼?反你的直覺啦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2 Aug, 2019許多思辨書和課程強調反思,提供指點協助讀者養成反思的習慣和技術。許多罵人不夠理智的話似乎是在強調人反思不夠,例如「只是出於膝反射做判斷」或「立場先行」。然而什麼是反思?我得做什麼才能確認自己算是有反...

林立青/從榮景到沒落,見證時代洪流的拆船師傅阿金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2 Aug, 2019在那個鐵還有價值、很多人會撿鐵賣的年代,阿金的工作很受人稱羨,他是極為重要的拆船員。如今80多歲的他,童年時代受過日本教育,國中畢業後,發現自己的體力極好、力氣極大,肩背可以扛上150公斤,從過去的...

李茂生/《無罪的罪人》背後,先入為主的狼師想像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2 Aug, 2019(※ 文:李茂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任何法律人只要看過《無罪的罪人:迷霧中的校園女童性侵案》,第一個感覺應該是不舒服,然後經回饋再回饋,終於理解了為何會感到不舒服。原來這如果是課堂上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