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文化部

的結果:共找到 295筆 約 0秒

台灣有可能用「網路實名制」打擊假新聞嗎?

公共政策.寇德曼:05 Jul, 2019

在這個電子布告欄與社群媒體逐漸取代報紙或是電視新聞,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年代,透過網路接收訊息,可說是現代人必備技能。但比起傳統媒體有著編輯等職業管理人在過濾訊息,這些新型社交網站/軟體上的訊息常常真...

保存三峽文化DNA:李梅樹家族墓園真的不具「歷史建築」價值?

公共政策.蕭文杰:02 Jul, 2019

台灣有一句俚語:「吃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敬田頭」,這句話的意思是要人飲水思源,懂得感恩。但是現實社會的台灣人,因為失去在地觀點的歷史詮釋權,也缺乏草根的在地知識,對於教科書沒教的歷史,也因此無知而無感...

文資的100種死法:那些「想做掉」與「被做掉」的文化資產

公共政策.蕭文杰:24 Jun, 2019

曾任中央與地方政府文資委員的洪致文教授,日前寫了〈不具文資價值背後:如何程序合法地「做掉」文化資產?〉一文,這篇文章在文資圈引起了頗大迴響,但有不明就裡與刻意操作的網友,往往將「文資指定」帶成共產黨...

不具文資價值背後:如何程序合法地「做掉」文化資產?

社會文化.洪致文:13 Jun, 2019

臺灣的文資慘案一再發生,文資法歷次的修正也都是為了遏止這樣隨意操作程序的歪風,任何人都知道文資保存只有「法」是無法杜絕這種亂象,但偏偏臺灣就是很多文資慘案在合法的操作下被做掉。到底,各地方文化局是如...

陳建融/台中文化之慘(下):神岡林淑景宅被行政程序「合法做掉」?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0 Jun, 2019

▍上篇:台中文化之慘(上):大里首長宿舍為何不具文資身份?(※ 文:陳建融,文化工作者)在建築硬體表現方面,神岡林宅與台中市定古蹟后里張天機宅,外觀同受西洋歷史主義風潮影響,平面格局維持中軸線對稱之...

拉拉庫斯回憶:走讀高一生及嘉義鄒族二二八史蹟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8 May, 2019

5月上旬,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嘉義鄒族228」及白色恐怖受難者高一生的事件史蹟踏查。這場響應文化部號召的「走讀台灣」活動,亮點在於依循高一生之子高英傑所撰回憶錄《拉拉庫斯回憶:我的父親高一生與...

高雄劉氏古厝遭突襲拆除,是文化局怠惰還是不熟法令?

公共政策.蕭文杰:24 May, 2019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就任半年後,終於對外宣稱「英文很好」的文化局長找到了,韓市長表示要在總質詢後公布人選。可是人事命令還沒宣布,高雄市民提報的仁武劉氏古厝卻在文化局審議現勘前被拆了。高雄文化局的積弊已久...

葉泓緯/李梅樹家族墓園遭拆:充滿疑點的文資評估有待回答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4 May, 2019

(※ 文:葉泓緯,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 日前,位於三峽第一公墓內,由李梅樹教授所設計的家族墓園,因遷葬工程而被拆除,所幸原先傳出要拆除的劉清港醫師之墓1,經文資審議委員勘查後,於108年4月...

文化資產的災害管理策略(下):全災害取徑與全面性緊急管理

公共政策.王价巨:22 May, 2019

巴黎聖母院大火引發人類文明浩劫的隱憂,人們開始省思文化資產如何做好災害管理,降低因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在上篇,首先從有形文化資產的內、外部因素,分析文化資產的脆弱原因,並從政策面、治理面、技術面以及文...

胡元輝/台灣的「公共失落症候群」:我們需要一場公共想像運動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09 May, 2019

長期以來,台灣存在一種病症,患者很多,但多數人都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因為它沒有明顯的生理病痛,亦無立即的生命危險,所以大家都輕視它、忽略它。我把這種病稱為「公共失落症候群」,雖然患者往往無感,卻是十...

李志銘/聖母院大火後,台灣該正視的歷史建築保存課題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3 Apr, 2019

歷經了800多年的風雨滄桑,捱過一場又一場見證歐陸時代興衰的煙硝戰火,幾世紀以來圍繞著教堂鳴鐘祝禱的巴黎人的歌聲、無數天主教徒的信仰和祈願,不僅從中孕育出開創「複音音樂」的「聖母院樂派」(Notre...

彰化文化之慘:溪州榮民工廠列冊仍遭拆,政府束手無策?

公共政策.蕭文杰:15 Apr, 2019

彰化是個有歷史的城市,近年來因為諸多的開發案,引發了文化資產保存問題。政黨輪替後的彰化,文化局內部除了首長及少數職缺更換,成員大多為有經驗的班底,但短短數月,陸續發生南郭國小附近的彰化郡官舍火災;鹿...

潔西卡/台劇作為文化國防——談《我們與惡的距離》及《國際橋牌社》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4 Apr, 2019

90年代有一種說法,彼時剛剛解嚴,密集的國會全面改選節奏,使每次選舉都是關鍵時刻(moment of truth)。因為在一次次選舉結果的反覆確認中,台灣社會的民主和開放呈現一種螺旋式的上升,讓我們...

行政區該如何重劃?從中央政府機關業務分區找線索

公共政策.邱秉瑜:09 Apr, 2019

台灣的行政區劃應該調整,以消除次國家自治體之間的不平等。與現況差距較小的改革目標或許較易實現。中央行政機關最盛行的分區方式是5大區「北-中-南-東-離島」及3大區「北-中-南」,若考量各區自治資源均...

台北市公有列冊文資首公開,名單哪裡有問題?

公共政策.蕭文杰:20 Mar, 2019

《文資法》在2016年7月27日修法後,規定公有建築列冊的準文化資產必需公開上網於主管機關網站,但是各地文化局擺爛抗命遲遲沒做,中央文化部也只能勸導。最近台北市文化局大概是被文化部逼急了,終於把公有...

周馥儀/如何記憶你們?致72年前二七部隊的熱血青春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4 Mar, 2019

編按:二二八事件中帶領二七部隊武裝抗暴的鍾逸人在2023年3月19日於睡夢中離世,享嵩壽103歲。這支當時在台中地區以寡擊眾的民軍組織,為了保護人民拿起武器對抗政權暴力,卻被冠上「日倭皇奴」的標籤。...

李中志/炸毀史達林雕像,另一個「不知感恩」的故事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7 Mar, 2019

今年初文化部長鄭麗君在出席非政治性的春節餐會,遭資深藝人鄭惠中打了一個結實的大巴掌,施暴者的訴求清楚,氣憤指控鄭麗君不知感恩,推動廢除中正紀念堂,還揚言本來要打兩巴掌,只打一巴掌算便宜了鄭部長。部長...

謝世民/中正紀念堂存廢:紀念政治領袖的最低門檻是什麼?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6 Feb, 2019

自2017年開始,文化部積極推動社會討論「中正紀念堂應該如何轉型?」,希望各界一起思考國家「以法律與組織來紀念威權統治者的適當性」。此一深具審議民主精神的行政作為卻引發了眾多不信任執政黨人士的抗議,...

鹹尼斯/從知名編劇的警世文,談影視產業的「內容」策進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7 Feb, 2019

曾創作多部膾炙人口戲劇並奪下金鐘獎座的知名編劇吳洛纓,日前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編劇工作血淚談,細說業內編劇受託執筆劇本後,各個專案執行階段可能會遇到的權益受損風險,提醒同業及後進打好在叢林間闖蕩的心理...

雅豊斯/《我們與惡的距離》:台劇律師配戴日本律師徽章?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Jan, 2019

有鑑於「公共電視製作」早已是品質保證的代名詞,因此新戲《我們與惡的距離》從去年公布演員名單後即備受各界矚目。幾日前,公視釋出該劇的正式預告,臉書粉絲專頁上的影片在短短的19小時內就有19萬次觀看,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