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
的結果:共找到 295筆 約 0秒
疫情來襲!出版人的危機與轉機(有的話)ft. 陳夏民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28 Mar,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自中國武漢爆發伊始,累積至27日止,全球已有超過50萬起確診病例,並於177個國家/地區流行,造成超過2萬人死亡。這場當代瘟...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整修在即:台灣醫療文資地景的迥異命運
公共政策.蕭文杰:18 Mar, 2020台灣的醫療專業進步,考取醫學院也並不容易,不過過去教育側重醫療專業知識,缺乏人文關懷課程,也為所人詬病。近年來許多醫學院紛紛調整課程結構,開設「醫學人文」相關課程,但即使如此,有關醫療文資地景是否被...

黎時潮/NSO爆發疫情背後,表演藝術產業的防疫與政治問題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2 Mar, 2020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肆虐,澳籍音樂家布萊特狄恩(Brett Dean)分別於2月28日、3月1日與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

人口減少時代的城鄉發展:日本作為台灣的對策典範
公共政策.邱秉瑜:10 Mar, 2020人口減少時代即將來臨,繼承日式都市計畫體系的台灣,應密切觀察日本城鄉發展的示範。日本都市計畫中央集權使地方政府無力規範土地開發,觸發市鎮營造公民運動,不但催生修法強化民間參與規劃,也引發台灣1980...

瑞成堂被「廢古蹟」?台中市政府至今缺乏正面作為
公共政策.蕭文杰:05 Mar, 2020台中市文化局將於2020年3月6日辦理市定古蹟「瑞成堂」的文資廢止案,引起文化界錯愕與譁然。這是台灣有文資法以來,台灣罕有的古蹟廢止案。廢除法定古蹟身份的行為,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層級,甚少會獲得文...

台劇發展新思維:《國際橋牌社》如何影響影視產業?
社會文化.彭紹宇:03 Mar, 2020《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已完結,作為台灣首部政治劇,開播以來話題不斷,高討論度相當程度代表高收視,台灣人終於有了自己的政治劇,多年後我們再回頭看向此時,《國際橋牌社》將位於什麼樣的歷史定位?《國際橋牌社...

文資防災四年有成?老屋「自燃」的病灶與防範
公共政策.蕭文杰:22 Jan, 2020就全人類的文化資產而言,2019年是多災多難,充滿劫難的一年。這一年遭受「火劫」的著名文化資產,就包含了法國巴黎聖母院、中國山西平遙古城武廟、義大利杜林皇家馬廄與馬術學院、沖繩首里城、白川鄉合掌村周...

黃瑞茂/文化治理失靈?保存計畫也救不了淡水小漁港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7 Dec, 2019(※ 文:黃瑞茂,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擁有絕美夕景與35處文化資產的淡水,被文化部指定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但卻因為新北市政府的疏忽與錯誤作為,不僅錯過從點到線到面的全面規劃,也怠於強化文化資...

沖繩首里城重建之路:決心與否,攸關文化資產的去留
公共政策.蕭文杰:25 Nov, 2019文化資產的消失、毀滅是人類浩劫,文化資產的防護、再次復原,往往是災後重點。地震、火災、戰爭、各種人為刻意毀壞,都是造成文化浩劫的原因。即使「文資災害」可以事先預防,可以透過平常制訂的工作操作手冊管理...

中國入歐安全港?布拉格斷姊妹市北京,凸顯紅色滲透問題
時事觀察.吳介聲:08 Oct, 2019日前由於中國北京市政府,不理會捷克首都布拉格要求刪除姊妹市協定中的「一中條款」,布拉格市政府遂於10月7日決定取消與北京的友好關係,相關提案近日排入市議會議程,預料該案將批准通過。 布拉格取消北京姊...

中國封殺金馬之後,再談「陸片配額制」背後的政經爭議
公共政策.寇德曼:25 Sep, 2019繼上月傳出中國方面宣布不參加今年的金馬影展後,近日又傳出香港導演杜琪峯請辭金馬獎的評審團主席。文化部批評中國不應以政治介入文化交流,有論者也指出許多陸片將因此喪失透過金馬獎進入台灣市場的機會,因台灣...

文化城已成沙漠?台中盧市府上任後的文資慘案
公共政策.蕭文杰:19 Sep, 2019台中過去有「文化城」的雅號,台灣史上的台灣新文學運動;蔣渭水、林獻堂成立的臺灣民眾黨等文化活動、啟蒙活動,都發生在台中。不過近20年來,台中給人的印象恐怕是八大行業齊聚、黑道火併、KTV大火……,那...

賽神豬爭議:當代祭祀的「首選豬」,我們要的是什麼?
公共政策.蕭文杰:05 Sep, 2019近來神豬競賽的問題引發各方爭議,尤其是在動保議題上,讓民俗圈與動保團體再次交火。而日前則有新聞指出,有民眾在國發會所設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將矛頭指向了由國家認定、具有無形文化財民俗類文化資產...

歷史現場如何再造?借鏡京都的區域性老屋保存與景觀管制
公共政策.邱秉瑜:29 Aug, 2019日本京都祇園地區的老屋保存及景觀協調,成功主因是相關法令規範的漸趨完備。京都市訂立條例指定祇園為限制建築物改建的地區,並頒布了保存計畫。對於保存地區內建築物的修繕,該計畫之規定,包含了全區適用、財務...

趙政諺/地方創生:「公務員認養故鄉」帶來什麼新可能?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6 Aug, 20191994年,行政院文建會(文化部前身)參考美國、英國與日本的社區政策,提出「社區總體營造」,希冀解嚴後逐漸蓬勃發展的草根社會力量,能讓居民透過社區營造、參與社區活動,重新認識自身生長之地,從而建立人...

縣府自家人打自家人?彰化埔心舊館保甲事務所建物險遭拆除
公共政策.蕭文杰:21 Aug, 2019日前,彰化埔心舊館保甲事務所遭到管理單位彰化縣警局上網招標準備拆除,幸經公民發現拆除招標訊息,緊急提通報政府機關,經過暫定古蹟後,暫時化解一場文化資產危機。不過,這個事件其實也說明了現行《文化資產保...

葉國豪/蔡政府鼓動抗爭?台灣看香港「反送中」的四個謬誤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4 Aug, 2019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反送中」)自6月9日百萬人遊行以來已經逾兩個月,情勢愈演愈烈,尚不知如何收場。運動不僅吸引全球的目光,也強化了台港兩地社會的互動。在台灣,計程車司機會關切香港的情勢,文青咖...

書店未來式:關於「無人書店」的實驗與想像
社會文化.李志銘:25 Jul, 2019店面本無人,一旦有了書,隨之而來便是不可預期的相遇。7月中旬,熱心的網友以簡訊告知,位在辛亥路上(門牌一段48號)靠近羅斯福路交叉口的某處一樓臨街面,最近出現了一家奇妙的書店。我發現它沒有名字,只見...

靈異劇談的都是人性——專訪《靈異街11號》劇組
社會文化.潘怡豪:11 Jul, 2019生命無常的悲愁,反映出人們心中許多的悔悟與脆弱,但關於死亡,仍是大多數人避而不談的問題。正因如此,戲劇常透過生死議題,展現人們如何在矛盾的心結中找到出口。7月19日將在LINE TV及八大電視播出的...

為何目前全台只有一處「史蹟」?從霧社事件馬赫坡古戰場談起
公共政策.蕭文杰:08 Jul, 2019見證霧社事件的馬赫坡古戰場,日前被南投縣政府登錄為法定文化資產中的「史蹟」。該「史蹟」是台灣目前唯一的「史蹟」,所以不少媒體用「全台首處」、「全台第一處」,來形容馬赫坡古戰場。這樣的說法不免讓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