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
的結果:共找到 295筆 約 0秒
文資法照不到的政治暗影: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的「法定悲哀」
公共政策.蕭文杰:25 Jul, 2018台灣的環境特殊,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經常遭受破壞,這也導致1982年有《文化資產保護法》以來,每每遇到開發強拆,文化界就得搬出文資法來爭取「文化資產」的法定身分,作為保護的最後手段。常民或許以為老房子有...

翁稷安/千年一問或千年一嘆?鄭問隕落後的台漫何去何從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8 Jun, 2018漫畫家鄭問原畫展「千年一問 鄭問故宮大展」近日揭幕,開幕儀式冠蓋雲集,總統蔡英文、文化部長鄭麗君皆到場致詞,現場還有日本知名漫畫家川口開治(《沉默的艦隊》作者)、王欣太(《蒼天航路》作者)、韓國漫畫...

被耽誤的嘻哈歌手:金曲獎上劉福助唱的是臺灣版嘻哈嗎?
社會文化.溫宗翰:25 Jun, 2018第29屆金曲獎上,劉福助與熊仔、葛西瓦、麻吉弟弟、葛仲珊等人,共組「台灣早就有嘻哈」主題,演出廣受喜愛,因此被網友封為今年金曲獎MVP,引起極大討論。然則,劉福助唱的到底是什麼?被認為起源自1970...

美麗的宜蘭,醜陋的官僚——礁溪天主堂建築群強拆事件
公共政策.蕭文杰:08 Jun, 20182016年間,曾有旅遊業者舉辦全台最美家鄉風景的票選活動,在50萬人的投票參與中,宜蘭脫穎而出,成為台灣之最。然而,不過幾年過去,宜蘭人或許覺得曾經的家鄉變得陌生,即便回到故鄉,卻仍像異鄉人般。現在...

青少年評論文學獎:主題越難越有優勢嗎?
時事觀察.朱家安:07 Jun, 2018小時候我覺得當作家很酷,可以寫東西養活自己,不過當時我並不覺得自己有本事當作家。對我來說,寫作就是寫作文,寫作文意味著我得做很多我不喜歡的事情——起承轉合、修辭法、成語和名言佳句,以及那些「寫出來好...

文資佈道大會?——全國文資會議能否解決文資保存的迫切問題
社會文化.洪致文:28 May, 2018在2017年時,文化部舉辦了巡迴全臺各地包含離島的全國文化會議,雖然碰觸的文化議題多元,但每一場的分區論壇,以及最後的總結會議,超過一半以上的討論都是聚焦在文化資產的討論上。因此,文化部乃決定在20...

空喙哺舌?談柯文哲的「台北城市博物館」計畫
公共政策.蕭文杰:20 Apr, 2018選舉將至,熟悉「網紅政治學」的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最近推動包含北投、大稻埕、城中、艋舺、城南等五處的「城市博物館」,宣示要把具歷史意義的建築與街區打造成沒圍牆的博物館。消息宣布,固然有人相信,但是許多文...

短嘆長吁日怨嗟:文化資產「陳悅記」的劫數
公共政策.蕭文杰:03 Apr, 2018文化部長鄭麗君上任後,在全國文化會議表示:「文資保存不能總是讓民間搶救個案,而是應該系統性的建立文化保存體系」。什麼是「系統性」文化資產保存?部長沒有說明,但是保存觀念先進國家已經不是只注重「單點式...

勞基法工時放寬的可怕不只現在,更在將來
公共政策.曹新南:27 Mar, 2018勞動基準法在今年1月10日三讀通過,3月1日正式實施前,由於有太多的反對意見,因此,對於工時放寬的部分,於兩處特別加入了四道程序的把關機制,也就是第34條的輪班制更換班次由11小時變更為8小時,及3...

燈會、寶可夢與高跟鞋教堂——談台灣文化現象
公共政策.蕭文杰:09 Mar, 20182018年燈會,日本「精靈寶可夢」引領了嘉義台灣燈會與台北燈節風騷,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雖然賞燈者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但也有學者許又方認為「不見得要靠皮卡丘創造話題」之提醒。本人在今年1月,接受《大...

惠台措施有利影視產業?競爭力與政治正確才是硬道理
社會文化.麥若愚:07 Mar, 2018在228大陸公佈31條惠台措施的隔天,在北京的台灣影視工作者,帶著春暖花開的喜悅,和大陸同行展開全天的餐敘或會議,積極佈署未來的工作計劃,大陸影視友人說,「真好!又能和台灣朋友合作了。」相較於我去年...

是誰殺了文化資產?——文資法與文化局外人
公共政策.蕭文杰:05 Mar, 2018日前太原第被拆,新竹市文化局局長投書蘋果日報寫了一篇〈新竹市文化局長:是誰殺了太原第?〉在廖志堅局長的文章中,他對新竹市暫定古蹟「太原第」被拆頗有微詞,文中充滿了對《文資法》這部法令的抱怨,彷彿文資...

監委巡察嘉義,文化資產攔轎申冤
公共政策.蕭文杰:01 Mar, 2018聽聞3月2日監察院張博雅院長將率監察委員加上秘書、調查官等隨行人員約卅人至嘉義考察,由於入住高級的阿里山賓館,引來了部分人士質疑「以巡察為名,行出遊之實」。然而,作者對監委出巡卻有不一樣的看法,因為...

政策辯論經典賽:中正紀念堂保留或廢除更有利台灣發展
公共政策.相對論 udn Debate:01 Mar, 20182017年12月5日,面對社會對轉型正義的期待升溫,立法院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至此,蔡英文政府跨出轉型正義的第一步,並在落實轉型正義的具體作為上加快改革步伐,特別是作為中正紀念堂主管機關的...

文資保存與私產的拉扯:私有文資的困境與轉機
公共政策.蕭文杰:22 Feb, 2018作為一個「文化資產」教師,常常有人問我「文化」是什麼?為什麼要保護「文化資產」?我通常回答:「文化是風格、性格,是人類累積傳下來的歷史、智慧,文化就是DNA。」文化建構在土地之上,會在土地上形成命運...

被柯文哲忽略的波蘭文化資產與轉型正義
公共政策.蕭文杰:08 Feb, 2018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出訪波蘭,跟波蘭前總統華勒沙請教如何處理「轉型正義」,關於這一點,柯市長在臉書「出訪筆記」是這樣表示的:波蘭是一個有歷史底蘊的國家,每一棟古老建築的背後,都經歷了或多或少的歷史。我...

翁稷安/地方學:最貼近在地生活的歷史敘事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6 Feb, 2018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曾說,相對於太陽系,地球是地方;倘若相對於銀河系,太陽系則又變成地方。「地方」本來就是相對的概念。台灣「地方學」的成立,可以上溯不同的源頭,...

所以…請問蔡總統和柯市長,「臺灣價值」到底是甚麼?
公共政策.劉俊裕:26 Jan, 2018若只是試圖與所謂「普世價值」接軌,卻看不到在地主體論述,則顯得臺灣難以超克西方價值(如民主、多樣、平等、自由、權利等)的內在主體限制。在亞洲,思考價值和主體的問題,我們必須面對早已內化的西方;而在臺...

台北市那些曾「列冊追蹤」的文化資產,後來怎麼了?
公共政策.蕭文杰:04 Jan, 2018說起文化資產的「列冊追蹤」常讓人摸不著頭緒。所謂的「列冊追蹤」,在文資法中並沒有明確定義,不過引述台中文化局長王志誠的說法則是,列冊追蹤指「有文資價值,但還未有文資身分」。這樣說法頗為傳神,有點類似...

列冊追蹤或失蹤?——由三峽祖師廟事件看官方文資保存的怠惰
公共政策.蕭文杰:11 Dec, 2017前輩畫家李梅樹,他是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代接受西方美術訓練的畫家,經由台展、府展及新文展嶄露頭角,獲得台展永久免審資格,作品獲得國內三大美術館典藏。然而,多數人對李梅樹印象最深的作品,通常不是放在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