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文學

的結果:共找到 754筆 約 0秒

陽光多麼充足溫柔——《陽光普照》的阿豪與小說家袁哲生

世界脈動.林潔珊:20 Feb, 2020

(※ 內文有雷,斟酌閱讀。)陽光多麼充足溫柔,怎麼能相信人生已不多了?1 ——袁哲生去年底榮獲金馬獎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的《陽光普照》,今年春節期間也在Netflix重新上映。這部由鍾孟宏執導的電影,...

邱常婷/《1947之後》:生之陌異,二二八的日常與非日常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0 Feb, 2020

弗洛依德在《暗恐》(The Uncanny)中討論到的陌異感,除了是日常生活中的恐懼感,也將日常和異常的正反兩義結合在一起,對我來說,就是《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裡每一篇文章都意圖展...

「文人病」的故事:日本近現代作家如何描述肺結核?

社會文化.邱振瑞:14 Feb, 2020

每個時代都有其時代的傳染病,許多人因深受這種疾病的折磨,最終不得不向這個世界告別。在近現代日本文學作家中,不乏死於肺結核病和苦於此症的例證:國木田獨步、正岡子規、北條民雄、岸田國士、宮本百合子、村山...

黃宗慧/人的「鼠」性(下):從藝術作品反思人鼠關係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3 Feb, 2020

▍上篇:人的「鼠」性(上):為什麼老鼠既是英雄又是害獸?「人之異於鼠者幾希」,這大概不會是我們想聽到的話題,柏特所挖掘出的,人的鼠性,恐怕也可能被認為是動物研究者「欲加(人類)之罪」的結果。不過,卻...

黃宗慧/人的「鼠」性(上):為什麼老鼠既是英雄又是害獸?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3 Feb, 2020

習慣用生肖吉祥話來拜年的人,在先前的農曆年節期間應該會發現,關於鼠年的吉祥話,還真是「一句難求」,只能以「鼠一鼠二」、「好運鼠於你」、「數錢鼠不完」這類的諧音湊合著使用。事實上,歷來提及老鼠的成語,...

真實版「瘟疫公司」?武漢肺炎恐隨一帶一路擴散全球

時事觀察.吳介聲:05 Feb, 2020

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迅速蔓延國際,不免引爆各國恐慌。一月底有專家在期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發表文章,特別提醒中共近年力推的一帶一路,隨...

斷指與嫁接——廖克發《菠蘿蜜》裡的幾個意象

社會文化.小川林:05 Feb, 2020

作品一向關注馬來西亞國族議題的紀錄片導演廖克發,這次帶來了首部劇情長片《菠蘿蜜》。這部入圍2019年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片子,一如以往的紀錄片《不即不離》、《還有一些樹》,也將焦點聚焦於獨立前...

變身特務的小說家:間諜的歷史即是失敗史

社會文化.辜振豐:22 Jan, 2020

間諜的歷史,就是間諜的失敗史,因為搞砸了,才會曝光。 ——海野弘2018年夏天,在美國被捕的俄羅斯人瑪莉婭・布提娜女士(Maria Butina)承認為外國蒐集情報。同年12月,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

黃宗潔/「如果歷史天使是一隻狗」:從《野犬傳命》省思澳洲大火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21 Jan, 2020

自去年9月開始延燒,並造成無數動物死傷的澳洲大火,近日終於在暴雨之下稍微得到若干緩解,今年1月中的報導指出,仍在燃燒的火場數量從120處減少到88處。儘管伴隨暴雨而來的可能是後續的土石流災情、水域汙...

2019台劇回顧:打進國際市場的「類型劇」,能否成今年跳板?

社會文化.潘怡豪:20 Jan, 2020

2019年電視戲劇類型多元,包含靈異驚悚、燒腦推理、愛情偶像、社會寫實、職人劇、家庭通俗、原著改編到校園青春等等,都在短短的一年中,讓台劇市場有了豐厚的能量開展。各戲劇除了穩固台灣的市場性,海外成績...

斷指、默語、以(無)父之名——《菠蘿蜜》裡的離散寓言

社會文化.吳思鋒:16 Jan, 2020

也許該說,《菠蘿蜜》是一則從「斷指」開始說起的離散寓言。第一次的斷指,出現在電影前段。受制於馬來西亞高教系統而沒有大學唸的一凡,有一日回到家中,與積欠賭債的父親爭吵,憤而切下父親小指。下一個鏡頭,他...

廖鴻基/《白鯨記》:一部鼓舞人類探索海洋的文學經典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0 Jan, 2020

(※ 文: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白鯨記》這部著作的一般認知,大概是「人與鯨搏鬥的海上冒險故事」,或者,認為它是一部「海洋文學」經典作品。若細讀《白鯨記》將會發現,這是一部深遠影響人類勇於向海發展的...

自毀臺大「招牌」?國學大師臺靜農故居將被拆

公共政策.蕭文杰:14 Jan, 2020

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稱文資法)第12條要求學校實施文化資產保存教育,可是在臺灣缺乏文資教育的,往往不是中小學生,因為歷年來小學生、中學生……參與文資保存的事蹟不勝枚舉。例如,北投國小師生在陳水...

劉亦/四個依公對一個依哥:李問叩關馬祖,世代與地域的挑戰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Jan, 2020

(※ 文:劉亦,台大社會系畢業,現就讀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跟往常一樣,馬祖成為全國最早開完票的地方。下午5點半,競選連任的國民黨立委陳雪生已經自行宣布當選。晚間7點,挑戰者民進黨的李問發表了簡短的感...

雙雄爭霸持續中:新的一年,美中關係將往哪去?

時事觀察.徐子軒:03 Jan, 2020

近兩年來,美國川普政府向中國習政權發起的美中貿易戰,被視為是雙雄爭霸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內部也掀起對中政策的檢討聲浪。日前,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史迪威(David Stilwell)以官方身分,在華...

學生與家長們,你們真有讀懂108課綱嗎?

社會文化.劉定綱:25 Dec, 2019

教育部推行的108課綱,已於今年8月正式實施上路。此次課綱改革,是台灣第一次將12年國民教育做一整套連貫的發展規劃,而首當其衝的,是今年9月入學的莘莘學子們。在這一波教育變革浪潮中,身為學生或家長的...

佐渡守/溫暖台灣半世紀的小太陽——國民老爸林良與國民小孩林瑋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3 Dec, 2019

以《小太陽》著稱的兒童文學作家林良,今晨(23日)7時在家中平靜過世,享耆壽96歲。林良曾於去年拿下2018 Openbook最佳童書,我們謹此以Openbook閱讀誌專訪林良小女兒林瑋的文章,懷念...

李行與瓊瑤電影(十):《風鈴風鈴》,回歸鄉土寫實前的最後夢幻

社會文化.陳煒智:20 Dec, 2019

▍上篇:李行與瓊瑤電影(九):《風鈴風鈴》裡的新時代「瓊女郎」《風鈴風鈴》由短篇原著展開,改編幅度相當大。前篇文章我們只約略討論到女主人翁沈盈盈夾處在她對海歸學人魏德凱教授的愛情,以及她對青年實業家...

《獨生之國》的虛妄與現實(下):妳的身體不是妳的身體

社會文化.李志銘:19 Dec, 2019

▍上篇:《獨生之國》的虛妄與現實(上):就這樣無可奈何地活著從小在中國出生成長的美籍華裔導演王男栿,她的人生簡直就像電影一樣富有戲劇性。12歲時父親早逝,家境貧困。初中畢業的她,以自學通過成人高考,...

周詠盛/哲學普及蒸蒸日上,哲學系卻步步危機?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0 Dec, 2019

近年來,由於少子化等因素,人文學系的招生不甚樂觀,某些哲學系更發現自家學生要嘛上課不認真,要嘛老想轉系。相應於此,哲學教授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聯名投書」,要求教育部把哲學列入中學必修。但三年過去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