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的結果:共找到 754筆 約 0秒
蔡鈺淩/「IP至上主義」萬歲?日本影視產業的反面鏡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9 Jun, 2020赤名莉香、永尾完治回來了。對於曾在上個世紀親身領略過《東京愛情故事》(1991,下文簡稱《東愛》)威力與魅力的人來說,這或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事情真的發生了。來到令和時代,莉香與完治在原訂...

趙曉傲/無知是一種幸福:「克蘇魯神話」如何使人恐懼知識?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7 Jun, 2020人類操縱科學、遵守道德,世界井井有條,不過這只是假象。科學和道德形成的「無知之幕」,掩蓋了對人類有害的歷史以及可怕的未知。1事實上,危險的異星怪物或不死邪神一直潛伏於我們的生活世界一隅,無序、混沌且...

林茂賢/臺灣人的「神明媽媽」:媽祖信仰背後隱含的母親意象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12 Jun, 2020媽祖是臺灣民間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神祇,也是最受關注,獲得全世界關注的女神,每年春季龐大的進香熱潮,牽動全臺各地,固有三月肖媽祖之稱,但是你知道為何臺灣人特別風靡媽祖嗎?透過媽祖信仰背後隱含的母親意...

沈眠/報紙印刷員的文學逐夢記——訪《工作記事》作者陳昌遠(下)
社會文化.逗點文創結社:11 Jun, 2020▍上篇:報紙印刷員的文學逐夢記——訪《工作記事》作者陳昌遠(上)初次與詩相見的時刻提起備受影響的前輩詩人,陳昌遠認為是余光中、羅智成、林燿德和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等等,「...

沈眠/報紙印刷員的文學逐夢記——訪《工作記事》作者陳昌遠(上)
社會文化.逗點文創結社:11 Jun, 2020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六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十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

上海電影在台灣(下):反殖民或反階級?電影作為社會運動的教材
社會文化.李政亮:15 Jun, 2020▍上篇:上海電影在台灣(上):愛情萬歲?二〇年代家庭倫理劇裡的自由戀愛1920年代的上海電影除了家庭倫理題材,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更是將中國的武俠文化推上高峰。武俠成為大眾文化的一環,約略從1...

呂昀儒/《罪人的控訴》:我們如何安葬那些已經死去的心?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Jun, 2020(※ 文:呂昀儒,宜蘭人,現為律師。個人網誌:我所閱讀的一切。)身為一名律師,當你的恩人被你的當事人殘忍殺害,你要如何為其辯護?你又如何能夠為其辯護?你需要一個理由來安放自己,而你的當事人卻隻字不語...

反叛的殉道者黃華成(中):為自己立墓碑,虛無者的最高境界
社會文化.李志銘:09 Jun, 2020▍上篇:反叛的殉道者黃華成(上):藝術已死?重探台灣六〇年代的前衛這次在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現場,主辦單位特別以「展中展」的概念,試圖還原了「大台北畫派一九六六秋展」,以及同年在台大校園舉辦現代...

反叛的殉道者黃華成(上):藝術已死?重探台灣六〇年代的前衛
社會文化.李志銘:09 Jun, 2020在「新潮派」已經成為一種「唇膏」,人人把它塗在嘴上的今天,我絕不希望別人認為我「新」。混珠的魚目太多了。——黃華成〈寫在黑白(美術設計)展之前:一些不得不說的話〉近年來,台灣社會開始出現一股緬懷過去...

簡義明/《讓過去成為此刻》:噤聲年代,文學如何記住白色恐怖?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4 Jun, 2020幾年前,緣起於《只要活著:長崎原爆後倖存者的生命故事》這本書的閱讀,走訪了長崎原爆紀念館,可想而知,這樣的空間裡收納了許多傷害與死亡的遺物,陳述了特定觀點的戰爭敘事與遺事。印象最深刻的是,原來原子彈...

楊劭楷/國家權力可以插手婚姻嗎?通姦除罪化與比例原則四要素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1 Jun, 2020大法官在5月29日作出釋憲案,宣告「通姦除罪化」,引起社會大眾注意。在釋字第791號解釋裡,大法官不但認為刑法239條的通姦罪違憲,也認為《刑事訴訟法》當中「可對配偶撤告」的規定違憲。大法官為什麼這...

「幹天幹地幹命運」以外:戲王之王吳朋奉的精彩演繹
社會文化.鄭秉泓:29 May, 2020收到「三金影帝」吳朋奉因腦中風在5月25日凌晨過世的消息,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是,《父後七日》詩人道士在田尾電照菊花田邊,對著逝者親屬小莊展示如何用「元氣一點」的方式,把自己寫的詩唸出來那場戲。我幹...

向陽/臺灣文學的一盞明燈——鍾肇政與《臺灣文藝》雜誌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8 May, 2020(※ 文:向陽,作家)1976年10月7日,獨力撐持《臺灣文藝》雜誌13年的吳濁流先生逝世,長期以來協助編務的小說家鍾肇政,在延續臺灣文學命脈的使命感下,接下了這個相當吃力的棒子。創刊於1964年4...

蕭人瑄/會手語的黑猩猩華秀(下):以牠為鏡,看對動物的情感與責任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5 May, 2020▍上篇:會手語的黑猩猩華秀(上):是實驗動物還是家人?第三次搬遷,前往更好的家2005年10月10日(紀錄者:JG,於CHCI)我邀請黑猩猩們進來吃晚餐。塔圖和達爾馬上就進來了,路勒斯則仍坐在戶外活...

每晚七點開窗高歌的百老匯演員——布萊恩史鐸克米契爾抗疫記
社會文化.陳煒智:07 May, 2020紐約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目前已經超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對於這個自詡為「帝國之州」(Empire State)的泱泱之地來說,要勉力支撐其醫療體系不令崩潰,同時還要勻出足夠的社會能量,讓待在家裡守著...

愛經不起災難考驗?——在疫情中重新思考親密關係
時事觀察.V太太:01 May, 2020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為了抑制疫情,各國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防疫手段,包括封閉邊界、禁止旅行與大型聚會、關閉學校和娛樂場所、鼓勵在家工作,以及限制人民出入行動等。這些...

我只是個來台灣開書店的人——初探銅鑼灣書店與「賣書佬」林榮基
社會文化.李志銘:29 Apr, 2020歷史總是充滿了嘲諷與荒謬。過去幾十年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始終孜孜矻矻以鬻書營生的林榮基,大概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竟然會「被失蹤」,並且在六旬之齡迎來大轉身,由一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賣書佬」,轉瞬「失...

林欣誼/穿越日治時代的「百合」小說——訪《臺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1 Apr, 2020一頭短髮,滿面笑容,楊双子從台北巷弄的日式古蹟走出來,是否也就像一名穿越的少女呢?類型小說的「穿越」之於這位年輕作家,恰似寫作的靈魂神遊吧,或用現在的話說,腦補。提到那段她稱為「黑歷史」的言情小說創...

網路免費播藝文節目?從「百老匯慈善音樂會」線上轉播爭議談起
社會文化.陳煒智:17 Apr, 2020疫情當前,劇場界正當其衝,就連自詡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地區,各表演場所也早早大門深鎖,殲滅任何群聚可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百人封頂」政策,所有室內活動只要超過一百人便有傳染風險,不宜舉辦。...

沈眠/從北部之外的觀點書寫——專訪《南方從來不下雪》陳育萱
社會文化.逗點文創結社:15 Apr, 2020小說家陳育萱2015年出版了大獲好評的長篇小說《不測之人》,時隔五年再推出短篇小說集《南方從來不下雪》。從臺南、高雄回返到故鄉彰化定居,陳育萱對南部又有更多理解與認識。在新作裡,陳育萱寫出她所體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