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的結果:共找到 754筆 約 0秒
從「被禁」到「解禁」:中國第六代導演與他們的禁片
社會文化.李政亮:25 Aug, 2020疫情期間,經典電影重映成為重要的文化現象,中國導演婁燁2000年的作品《蘇州河》修復版,近日也將在台灣上映。時隔20年重映有個好處,一是讓年輕一代觀看昔日神片,二是讓當年看過的觀眾重新審視經典在電影...

沈如瑩/沒有書展的夏天:疫情與國安法打擊下,夾縫求生的香港書業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1 Aug, 20202020年全世界都不好過,香港尤然。反送中運動自2019年3月因陳同佳案而起,已然超過一年。港府儘管於去年9月宣布撤回修例,中共人大卻於今年6月30日火速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

追溯戰後初期台灣報人的腳步,破解媒體亂象根源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13 Aug, 2020(※ 本文由邱家宜主講,卓越新聞電子報特約記者陳洧農採訪報導)「你會納悶,為什麼現在大家都這麼容易就置入性行銷,被收視率牽著鼻子跑?」台灣的媒體究竟出了什麼事?為什麼明明是新聞節目,卻堂而皇之地進行...

「史艷文」著作權是誰的?談黃家兄弟布袋戲侵權案
公共政策.寇德曼:11 Aug, 2020史艷文在許多老一輩台灣人的記憶中,是個家喻戶曉的布袋戲角色。據報導,過去由黃俊雄在電視上演出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或稱「史豔文」),曾創下收視率97%的空前紀錄。1布袋戲與許多台灣的傳統文化不同之...

黃克文/女孩們都到哪裡去了?一名旅外女性學者的觀察
公共政策.女科技人:21 Sep, 2020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只是個副教授,剛好又是女的,學界一片譁然:能做出得諾貝爾獎的研究,怎麼會升不了正教授?而這位史崔克蘭(Dr. Donna Strickland),僅是諾貝爾物理學獎頒...

蔡亦竹/「我是不是我的我」?日系哲人總統李登輝的中心思想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6 Aug, 2020如果某個國家的前總統過世了,你只聽到一片讚美之聲而沒有任何辱罵嘲諷甚至沒水準的言論,那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化國家。是的,民主化國家,李登輝打造的,就是台灣這個民主化國家。由於他完成的工作太過巨大,所...

朱宥勳/假如沒有李登輝:外省—國民黨的「李登輝情結」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3 Aug, 20202020年7月30日,前總統李登輝逝世。他的逝世也像他的人生一樣充滿戲劇性,先是7月28日晚間一波大規模的誤傳,然後才是兩天後的壽終正寢。而這兩天的時差,適足以讓我們看到人心的發酵,特別是「外省—國...

撞不到鬼的靈異小說家:攤大「為鬼代言」的創作哲學 ft. 路邊攤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1 Aug,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你覺得我長得像保全嗎?」你喜歡恐怖小說,享受被靈異充滿的感覺嗎?長年耕耘靈異題材,且在批踢踢媽佛版(Marvel)發文必被推爆的人氣作家「路邊攤」(攤大),以明快的節...

《來自清水的孩子》(上):一部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傳記漫畫
社會文化.李政亮:30 Jul, 2020慢工出版社是近年來台灣文化風景線的一道異數。2017年推出的雜誌《熱帶季風》,向台灣的讀者介紹了何謂紀實漫畫,各國的紀實漫畫又有那些優秀的作品;每期的《熱帶季風》更鎖定特定的社會議題,由各國漫畫家透...

繪畫是邁向自由的過程 ——阿尼默「小輓與夜晚」展覽側記
社會文化.李志銘:27 Jul, 2020有些畫作,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正是因為它強烈傳達出人類某種共通的直觀情感。記得第一次在「舊香居藝空間」看到阿尼默筆下名曰「母子像」的繪畫原作,不禁令我想起近日追的一齣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裡的...

毛小孩的翻譯機?首部「寵物溝通」療癒台劇《黑貓知情》
社會文化.潘怡豪:24 Jul, 2020拍攝戲劇團隊都知道,小孩和動物是劇組最怕碰的角色,但即將上映的《黑喵知情》,卻找來各種動物擔綱劇中要角。這部台灣首部以「寵物溝通」為背景的戲劇,透過人與動物間對戲,企圖排除以「人」為主要敘事者來說故...

失去孩子,也失去未來?萬瑪才旦《氣球》與節育政策下的藏族
社會文化.吳思恩:21 Jul, 2020中年男子騎著摩托車,摩托車的手把上繫著一顆紅色氣球,紅色氣球飄在空中,恰好擋住了後方紅衣女子的軀體,看起來她正懷著身孕,兩人的後方是西藏的巍峨山脈和綿羊。這是萬瑪才旦新作《氣球》的海報,一幅畫彷彿就...

陳夏民/別管《老人與海》無不無聊,跟海明威去露營比較實在
社會文化.逗點文創結社:17 Jul, 2020翻譯出版海明威幾部作品之後,遇見了形形色色的讀者,他們之中,有很多喜歡海明威的人勝於他的作品,「他是熱血大叔啊,超man。」有更多的人則說被高中老師逼著讀《老人與海》,因為那本書很勵志,「哪裡勵志?...

黃天豪/疾病淬鍊出深刻洞見:《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5 Jul, 2020文學性:詩意中的深刻洞見「憂鬱是愛中的瑕疵。要成為懂得愛的動物,我們必須在失去時懂得悲傷絕望,而憂鬱就是絕望的機制。」這是本書第一章〈憂鬱〉的第一段話。雖然類似的概念在第十一章〈演化〉還會完整開展,...

向陽/文學傳播的掌舵者——蔡文甫與九歌出版社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5 Jul, 2020(※ 文:向陽,作家)前不久因為擔任梁實秋文學獎決審,到九歌出版社開評審會議,一進會議室,就看到久未見面的小說家蔡文甫先生,算來將近米壽的他,臉色紅潤、精神抖擻,身體相當健朗。評審會議開始,他以九歌...

李秉原/保障權益又稀釋資源?《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的矛盾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3 Jul, 2020(※ 文:李秉原,前國會助理。)文化部在109年7月8日預告《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下稱「文獎條例」)修正草案,在此之前,這部保障台灣藝術創作領域與藝術工作者的重要法律,自91年後已經18年沒有修正。...

黃宗潔/動物咖啡廳的療癒假象:寵物是家人,還是可取代的物品?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3 Jul, 2020歲末時分,台北鬧區某間百貨公司一個與農產品相關的展覽中,卻有個看似另類的攤位,上面寫著「出租小雞」、「養雞不用清大便」。此一來自桃園某農場的出租方式,由農場提供整套的雞籠、飼料與小雞,並標榜以益生菌...

那些年,學者專家也突棰:二戰美軍空襲澎湖史的八個烏龍(下)
公共政策.廖英雁:02 Jul, 2020▍上篇那些年,學者專家也突棰:二戰美軍空襲澎湖史的八個烏龍(上)在討論美軍空襲澎湖史的「烏龍」時,我們發現:它們通常源於沒有閱讀原典,僅引用二手資料,或是前人誤解檔案、後人又一再缺乏校訂。亦有部份來...

那些年,學者專家也突棰:二戰美軍空襲澎湖史的八個烏龍(上)
公共政策.廖英雁:02 Jul, 2020就在新冠肺炎蔓延全球這年的某個星期日,是2020年5月31日,太平洋戰爭期間「臺北大空襲」的七十五週年。回顧1945年的當天,美國陸軍航空軍第5航空隊(the 5th Air Force)出動四個大...

找回心中的小王子——「Steven Choi的秘密花園」觀展隨想
社會文化.李志銘:22 Jun, 2020狐狸一見到金色麥田,就會想起小王子,也從此記住了麥的顏色,愛上吹過麥田的風聲。作為法語書籍當中擁有最多讀者的童話寓言《小王子》(Le Petit Prince),自從77年前(1943)擔綱郵務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