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文學

的結果:共找到 754筆 約 0秒

《金色夜叉》的台灣之旅(下):日本名著本土化?戰後台語電影的改編

社會文化.李政亮:08 Dec, 2020

▍上篇:《金色夜叉》的台灣之旅(上):男性復仇小說,何以成日本文學名著?步入1930年代,《金色夜叉》在台灣依舊魅力不減。標榜為台灣人發聲的《台灣民報》,雖名之為報,但從1923年創刊以來,前後以月...

《金色夜叉》的台灣之旅(上):男性復仇小說,何以成日本文學名著?

社會文化.李政亮:08 Dec, 2020

防疫期間除了經典電影重映,出版界也有經典作品重新翻譯出版,日本經典文學作品《金色夜叉》就是一例。《金色夜叉》與台灣淵源不淺,戰前通俗小說的片段,乃至台北高等學校學生的愛讀作品裡,都有《金色夜叉》的身...

「藐視法庭」之必要:《芝加哥七人案》裡的政治審判與國家暴力

社會文化.林運鴻:07 Dec, 2020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鬼才編導艾倫・索金(Aaron Sorkin)的最新電影《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不久前在Netflix上映。本...

蔡亦竹/「台語卡卡」最真實?《孤味》演活台南日常風景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4 Dec, 2020

《孤味》大賣。當然,除了電影本身之外,金馬獎的加持更是功不可沒。但是在得獎之前,身為台南新移民的我,就到電影院觀賞了這部主要在台南取景拍攝的國片。台南不愧是《孤味》的主場,在非熱門的時段影廳裡仍然坐...

謝凱特/替自己客製一首情歌:讀馬翊航《山地話/珊蒂化》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1 Dec, 2020

敘述自身是回應「我是誰」、承諾「我可以是誰」,重新錨定自我在記憶與現世的位置。 ——馬翊航,《山地話/珊蒂化》在相近的時間點,我應邀撰寫了兩篇《山地話/珊蒂化》的閱讀經驗。在發表於《聯合文學》的〈身...

楊劭楷/《美國多元假象》戳破政治正確?試以運氣平等主義回應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1 Dec, 2020

美國保守派記者唐納(Heather Mac Donald)的新書《美國多元假象》,被稱為「挑戰政治正確之作」,唐納認為美國對於種族和性別歧視的譴責常常來自對於事實的誇大,為了少數族群的特權犧牲多數人...

國民阿嬤陳淑芳的藝界人生(上):台語片時代的「最佳女主角」

社會文化.李志銘:27 Nov, 2020

過去台灣演藝圈有不少明星阿嬤,你一定都不陌生:阿匹婆、文英、素珠、梅芳、陳淑芳,她們不僅活到老演到老,幾乎就像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家鄉氣味那般熟悉,又彷彿你我身邊常見的鄰居阿嬤一樣親切、慈祥...

阿潑/《我愛金正恩》:誰在演戲、誰在看戲?全球政宣時代的無解題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27 Nov, 2020

韓國作家金英夏曾在小說《光之帝國》中,提到北韓有個仿造首爾打造的空間,這個空間位在平壤的地下道,專供那些準備南潛的北韓特務受訓之用。而那些從南韓誘拐而來的民眾,分別扮演著警察、旅館服務生、銀行櫃員等...

「黨」的信仰是如何幻滅的?評康查洛夫斯基《親愛的同志》

社會文化.吳思恩:18 Nov, 2020

俄羅斯當代最多產的導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Андрей Кончаловский)今年再度帶著新作《親愛的同志》(Дорогие товарищи!)征戰威尼斯影展,並榮獲評審團特別獎。本片於金馬...

石牧民/《鬼滅之刃》的大正浪漫:為了變強,你願意付出什麼代價?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7 Nov, 2020

(※ 本文有漫畫、動畫、電影之極大雷,請斟酌閱讀。)請暫時忽視我帶著刀的事實吧。在動畫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以下簡稱《無限列車》)中,「炎柱」煉獄杏寿郎初次拔出他的紅色日輪刀。緊接著就...

紅眼/為《十年》被列黑名單,五位導演如今去向何方?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6 Nov, 2020

香港回歸前,人們最常說的是五十年、香港的未來。許多年之後,《十年》上映,那時候大家都在談論的,是未來十年。然而,今日香港,我們已經習慣不談未來。跟朋友約出來見過面,明年今日是否還能約在同一個地方聚舊...

柯甯予/建議女生保護自己「別穿太露」,有什麼問題?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3 Nov, 2020

假設大部分男性真的如某些人所說,會被女性較露的穿搭引起想行使暴力的慾望,那麼,要女生「盡量避免穿得太露」乍看是一種能減少慘劇發生的建議。這項「建議」最近引起熱烈討論。例如,批評者認為,考慮到暴力發生...

大家都下交流道,他卻踩了油門——悼七等生(下)

社會文化.朱宥勳:30 Oct, 2020

▍上篇:大家都下交流道,他卻踩了油門——悼七等生(上)事實上,七等生也曾有轉向現實主義的契機。在他參與《文學季刊》的前幾期,他發表了〈精神病患〉跟〈放生鼠〉這兩篇小說。雖然這兩篇小說距離現實主義還有...

大家都下交流道,他卻踩了油門——悼七等生(上)

社會文化.朱宥勳:30 Oct, 2020

10月24日,台灣重要的小說家七等生逝世。各個媒體與訪談在追思之餘,也以「現代主義」來定位他的小說成就。確實,七等生是台灣小說家當中,最致力追求現代主義美學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說文字晦澀,思路跳躍甚至...

為了夢想,值得嗎?韓國娛樂圈的真實與美醜——評Jessica小說《Shine》

社會文化.彭紹宇:03 Nov, 2020

娛樂圈像是一座伸展台,模特兒們穿上最新潮流行的衣裳,擺出最有自信的模樣,鎂光燈閃啊閃,所有輪廓都變得扁平,在觀眾面前一閃即逝,那些面孔只剩一片模糊。人們關注他們撐起的浮華,試探他們的脆弱和底線,正因...

劉苑杉/來台四年,我融入了台灣的語言,卻失去自己的聲音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30 Oct, 2020

下課了,我與同學踏著愉快的步伐走出教室,偶遇熟識的教授,便隨口一問:「老師今天『駕車』 來學校嗎?」一旁的朋友察覺異樣,笑著糾正:「我們叫『開車』啦!說『駕車』,好像騎馬的感覺。」我心中微微一震,畢...

閱讀過去,滋養未來:「新竹州圖書館」的前世今生(下)

社會文化.李志銘:21 Oct, 2020

▍上篇:閱讀過去,滋養未來:「新竹州圖書館」的前世今生(上)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心靈聖地,比如因藏有西方最早的活字印刷書籍《古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和牛頓的劃時代科學論著《...

賈樟柯原鄉電影(下):《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與「故鄉再現」的轉變

社會文化.李政亮:20 Oct, 2020

▍上篇:賈樟柯原鄉電影(上):揭露中國社會醜態的「負能量」作品?第六代導演被稱為「城市的一代」,主要原因是他們出道的1990年代,正值中國全面市場化。在市場大潮下,社會文化景觀也隨著劇烈變動,因此第...

賈樟柯原鄉電影(上):揭露中國社會醜態的「負能量」作品?

社會文化.李政亮:20 Oct, 2020

前日(18日),賈樟柯無預警宣布退出其於2017年創立的「平遙國際電影節」,引發外界議論。有別於中國其他官方色彩較為濃厚的電影節,已籌辦四屆的平遙國際電影節更具獨立性,然而賈樟柯退出後,此電影節將改...

范銘如/台韓作家「女力爆發」的年代——評趙南柱、江鵝與劉芷妤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9 Oct, 2020

改編自作家江鵝散文作品的同名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創下收視與口碑雙贏的佳績,今(2020)年一舉入圍電視金鐘獎8項大獎,第二季也好評敲碗拍攝中,預計2021年開播。近日即將出版的《俗女養成記:第一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