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的結果:共找到 754筆 約 0秒
《鼻子,或異見者的陰謀》:對抗極權的俄羅斯文學與藝術拼圖
社會文化.吳思恩:14 Oct, 2020動畫是否能成為一部「史詩巨作」?我們對於「史詩」的要求又是什麼?是大場面,是一顆又一顆悠然柔美的長鏡頭,還是那跨越時代的精神性?我想,安德烈.科捷諾夫斯基(Andrei Khrzhanovsky)的...

俄羅斯太空衛星武裝化,「星際大戰」場景將上演?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3 Oct, 2020趁著美軍前幾年陷於中東及阿富汗戰爭,以及將心力放在中國崛起的同時,俄羅斯鴨子划水發奮圖強,企圖奪回世界強國之一的寶座。2020年7月23日,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傑伊.雷蒙德在《時代雜誌》的專訪中指出...

「這裡是變態的包容所」:我在午場酒店坐檯的日子 ft. 小惠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9 Oct,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本集節目冀望透過午場酒店小姐視角,帶領聽眾更全面、更立體認識八大產業中的人事物,節目所提及之性交易相關內容,目前仍屬法律灰色地帶,特此告知。「這裡是變態的包容所。」為什...

悲莫悲兮生別離:滾石唱片與潘越雲、席慕容、蘇來的〈生別離〉
社會文化.曹郁美:07 Oct, 2020第31屆金曲獎頒獎典禮落幕,昔日的滾石老將潘越雲、周華健、張震嶽、梁靜茹、楊乃文、大支、陳昇等沒有得獎,反倒是獨立音樂人岀了鋒頭,令人感慨。滾石曾是台灣的音樂王國,當年因不敵MP3等影音媒體的免費下...

蔡曼尼/仙女都看什麼書?藝術家倪瑞宏的《仙女日常奇緣》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6 Oct, 2020「最近當仙女當得有點疲累了呢……」口出如此狂言的不是精神異常者,而是台灣新銳藝術家倪瑞宏,而這句話也非妄語,她真是神明認證的仙女。台南藝術大學畢業後,倪瑞宏參加了鹿耳門天后宮每年舉辦的仙女選拔,執筊...

民歌都是風花雪月?回首「校園民歌」的起源與爭議
社會文化.曹郁美:28 Sep, 2020「校園民歌」一詞是怎麼來的?它是「校園歌曲」與「現代民歌」的結合體。前者源於新格唱片主辦的金韻獎大賽,後者則見於余光中與楊弦的「中國現代民歌」演唱會、專輯出版。那是1975年左右的事,距今45年。余...

侍建宇/內蒙語言政策爭議:中國為何禁用蒙古語教學?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6 Sep, 20202020年8月,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發布政策命令:蒙古族中小學的三門科目;也就是「語文與文學(語言)」、「道德與法律(政治)」和「歷史」,在9月開學後轉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就是漢語或普通話)」進行教...

林斯諺/猴子或機器人,都可以是百萬暢銷小說家?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3 Sep, 2020小說家是一個成功就賺到翻、失敗就餓到死的神奇職業。我們耳熟能詳的小說家通常屬於前者,例如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丹・布朗(Dan Brown)或東野圭吾。這些暢銷小說家除...

林昱瑄/大學女教師可兼顧家庭工作?19位學術媽媽的真實日常
公共政策.女科技人:23 Sep, 2020對於育有小孩的大學女性教師,一般人很容易有兩種極端的刻板印象。一種來自局外人,認為這些學術媽媽在大學任教,無論社會地位或薪水都不錯,又享有彈性工時/地點的優點,可以輕鬆兼顧家庭和工作,完全是人生勝利...

生活是永恆的平庸與重複:穆拉托娃收山之作《永恆的回歸》
社會文化.吳思恩:21 Sep, 2020前蘇聯女導演琪拉・穆拉托娃(Кіра Георгіївна Муратова)的電影,總是帶著濃厚的悲觀主義色彩。她的最後一部電影、即將在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上映的《永恆的回歸》(Вечное возв...

紀慧玲/當政治進化,《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如何再煲一晚笑話?
社會文化.表演藝術評論台:21 Sep, 2020演出:表演工作坊時間:2020/09/06 14:30地點:國家戲劇院賴聲川(1954-)應是台灣當代劇場編導中,最頻繁處理兩岸議題的創作者。在表坊舞台劇作品列表裡,至少《暗戀桃花源》(1986)、...

顏色是解放想像力的泉源:色彩魔術師布萊希特.艾文仕的黑暗之光
社會文化.李志銘:18 Sep, 2020我喜歡那些只能用圖像來述說的事物。——Brecht Evens閱讀文學作家描寫巴黎這座深受世人迷戀的「浪漫之都」,自當首推美國大文豪海明威在《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書中記述...

從禁片女導到桂冠加冕——剖析前蘇聯傳奇導演琪拉.穆拉托娃
社會文化.吳思恩:16 Sep, 2020我的宿願是隱身,讓電影留下。Моя мечта - исчезнуть, и чтобы остались только фильмы. ——琪拉.穆拉托娃(Кіра Георгіївна Мура...

教育該服務國家或國民?從「歷史課綱」爭議思考台灣人文教育
社會文化.林運鴻:14 Sep, 2020近日有媒體報導,根據108課綱,「歷史教育」變得面目全非。八年級的「中國史」被改為「東亞史」,課本也不再提三國、魏晉南北朝。依照慣例,許多保守派的名嘴、藝人、教師再次對此怒火填膺,他們認為這樣的改動...

V太太/在生命之裂縫處,開出一朵花:讀瑪格麗特愛特伍《證詞》
社會文化.九歌出版文學誌:11 Sep, 20202017年,因為改編電視劇上映,我再次拿起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於1985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這是一次...

是教會,也是使命——坎城金棕櫚巨片《教會》與劇作家羅伯鮑特
社會文化.陳煒智:08 Sep, 20201980年代中後期,歐美影壇接連推出史詩級的重磅巨製。這些作品一方面映照著1950年代中後期,即距離當時約30年前豪華闊銀幕初問世時期,影壇端來的「大電影」豪華盛宴;一方面也成為影史紀錄中,擁有「實...

陳逸勳/專訪「反正我很閒」:左膠Youtuber?只是在荒謬裡玩出浪漫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3 Sep, 2020風格獨具的Youtube頻道「反正我很閒」,2020年初以一支〈電影劇組爆笑雷包〉影片在網路上瘋傳,一夕竄紅。如今他們創造出來的角色,如惡魔貓男、浪漫Duke、卑鄙源之助、台北暴徒已成為梗圖題材;片...

中國年輕人「都市夢」的現實與幻虛——從電視劇《三十而已》談起
社會文化.李政亮:01 Sep, 2020日前,中國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故事從女性視角帶出上海三位30歲女性的工作與感情抉擇。有趣的是,這部電視劇從開播之初的高評價一路下滑,以豆瓣網為例,開播之初網友評分8.2,到了全劇終卻下滑到6.9...

藝術品真的「物以稀為貴」?港台藝術家智海、倪和孜雙個展(下)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Aug, 2020▍上篇:不是在夢裡,就是在書裡?港台藝術家智海、倪和孜雙個展(上)從2008年創立至今,長期致力於獨立手作印刷書的「nos:books」(挪石社)已出版了超過30種深具實驗性的藝術畫冊、概念書籍、絹...

不是在夢裡,就是在書裡?港台藝術家智海、倪和孜雙個展(上)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Aug, 2020猶記得十多年前,我最早是從舊香居書店認識了來自香港的智海,以及他和江康泉首度嘗試結合漫畫與文學這兩種形式,針對劉以鬯、西西、梁秉鈞(也斯)、吳煦斌、黃碧雲、董啟章、韓麗珠等香港文學名家作品,進行(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