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的結果:共找到 754筆 約 0秒
「託名虛構」的寫作/出版倫理——從《臺灣漫遊錄》談起
社會文化.李志銘:15 Apr, 2020最近有一位從事文史工作的朋友私下跟我抱怨,說他不久前買了一本《臺灣漫遊錄》,誤以為是日本時代台灣出土的旅台遊記。由於難得記載將近一百年前日人造訪台灣的舊時氛圍而具有某種史料價值,沒想到回家打開書籍一...

《女神自助餐》:虛構卻不虛構、想說卻說不出的女性處境 ft. 劉芷妤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1 Apr,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這集《鳴人放送》的來賓是劉芷妤,而被形容為折翼系小說家的她,距離上次出版《迷時回》(2011)也已過了九年,而日前出版的這部作品《女神自助餐》被她視為復健之作,以書中的...

劉亦/台灣不是一個國家?從金馬割棄論到「台灣群島」共同體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1 Apr, 2020(※ 文:劉亦,台大社會系畢業,現就讀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金門立委陳玉珍在上月30日質詢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時說出:「台灣不是一個國家」引發軒然大波,網上對金馬的新仇舊恨再度引爆。本島人質疑金馬不忠,要...

尼采與史賓賽的超人信徒——談《馬丁伊登》電影與原著小說
社會文化.賈培德:31 Mar, 2020(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馬丁伊登》(Martin Eden)是2019年上映的義大利電影,改編自20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的同名小說。曾入圍第76屆威尼斯影展金...

一戰後的頹敗與生命力:日本「新感覺派」作家群像
社會文化.邱振瑞:26 Mar, 2020大概沒有人會反對這種說法:研究文學思潮的變遷,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活動。它極富歷史性的思考意義,不限縮研究者運用諸種方法和觀點,更鼓勵有志者以對等和尊重的態度,來考察其興衰歷程。換句話說,我們將日本「...

被剝奪的導演權威?顛覆被攝者的紀錄片《水底行走的人》
社會文化.吳思恩:16 Mar, 2020「我的畫家朋友告訴我,若你替一個畫家拍紀錄片,但他不讓你拍他繪畫,那你這齣戲注定拍不成了。」這是電影開頭,導演給觀眾的一席話。就這樣,一部紀錄片立刻讓觀眾陷入了劇情片才有的「懸念」。《水底行走的人》...

顏崑陽/詩人何曾離開人間世?——永遠的搜索者楊牧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Mar, 2020(文:顏崑陽,輔大中文系講座教授)我還在等待楊牧的一首詩,怎麼他就這樣轉身離去。楊牧酷愛白斬土雞,本真的滋味,彷彿逼近於詩吧?而白斬土雞正是我的絕活,就特別下廚,奉贈一盤如詩的滋味。詩人微笑說,應該...

向陽/我心目中的楊牧,是根植臺灣的文學巨樹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3 Mar, 2020(※ 文:向陽,作家)國立東華大學「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日前舉行揭牌儀式,我當天有事,未能前往花蓮參加盛會,向楊牧先生賀喜。事後看報導,知道當天儀式由楊牧親自揭牌,他致詞時表示:「自己一生研究別人,像...

浪漫而殘酷的《狂飆一夢》:天然獨世代眼中的黨外運動
社會文化.鄭秉泓:13 Mar, 2020很小很小的時候看過曾心儀本人,她來過我家幾次,那時只知道她是爸爸的眾多文友之一,覺得她好漂亮,不是世俗定義的美,但就是覺得她眼神犀利、說話專注的樣子很迷人。曾心儀是作家,家裡有她幾本著作,我讀過《貓...

蔡鈺淩/趙南柱《她的名字是》:當代韓國女性的生存與戰鬥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3 Mar, 20202018年,趙南柱將她從前一年起,每兩周在《京鄉新聞》上連載的文章,修改集結成短篇小說集《她的名字是》。全書收錄了27則女性的故事,而這些故事的創作基礎,來自趙南柱對年齡跨度從9歲到69歲的近60位...

吳玟嶸/《國際橋牌社》的海上孤軍:黃國章命案25年真相未白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2 Mar, 2020《國際橋牌社》第六集開頭,採蚵人看到一具白衣屍體嚇得驚慌失措。畫面切換,一名婦女接到電話後話筒掉到地上。雖然《國際橋牌社》裡某些故事是虛構的,但真實世界確實有發生這起案件:這具白衣屍體是黃國章,當時...

愛在冷戰蔓延時:聶華苓的文學生涯(下)
社會文化.朱宥勳:12 Mar, 2020冷戰時期的一見鍾情安格爾確實是在1963年的酒會上初見聶華苓,但他並不是到那時候才知道這個人的。數年來,麥卡錫一直都會把台灣文壇的消息傳給安格爾,當然也包括了美新處重要的合作對象聶華苓。我們先暫時擱...

愛在冷戰蔓延時:聶華苓的文學生涯(中)
社會文化.朱宥勳:12 Mar, 2020全世界最閃的文學小屋聶華苓抵達愛荷華之後,很快便與第一任丈夫離婚,與安格爾結為伴侶。作家伴侶感情如膠似漆者不在少數,但在回憶錄裡面一閃再閃,整本讀來如此嚴重傷害讀者視力的,就並不常見了。有次,安格爾...

愛在冷戰蔓延時:聶華苓的文學生涯(上)
社會文化.朱宥勳:12 Mar, 20201963年的那場酒會你願不願意到愛荷華作家工作坊去?我突然轉身問她。我看過你小說的英文翻譯,麥卡錫介紹給我看的。她楞了一下。她早已知道愛荷華作家工作坊。一陣長長沉默,終於說:不可能。 ——保羅.安格...

黃崇凱/68年生的金英夏:台韓相似的民主進程與其餵養的文學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9 Mar, 2020十多年前,我有段時間沉迷韓國電影。那陣子追看李滄東、金基德、朴贊郁、奉俊昊等導演的作品,一片接一片,各種無以名狀的黑暗、狂暴、不安洶湧而來,這是我不曾在其他電影感受過的猛烈情緒。但這樣的愛好卻沒有跨...

難忘的風景:日本「轉向文學」作家島木健作
社會文化.邱振瑞:04 Mar, 2020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過諸多名言,「所謂經典作品,即人人希望已經讀過,卻不想再讀的書。」這句話的確令人莞爾。在我看來,近現代日本文學作品中,很少有比島木健作(1903-1945)更符合...

傳統裂變與時代浪潮下的「她們」(下):像我這樣一個叛逆的女漢子
社會文化.李志銘:25 Feb, 2020▍上篇:傳統裂變與時代浪潮下的「她們」(上): 從《小婦人》改編電影談起早在奧爾柯特寫作《小婦人》之前,她便已誓言終生不嫁。其後,更於1883年接受美國文學評論家露意絲.莫爾頓(Louise Cha...

傳統裂變與時代浪潮下的「她們」(上): 從《小婦人》改編電影談起
社會文化.李志銘:25 Feb, 2020I’d rather be a free spinster and paddle my own canoe.我寧願做一個自由的大齡單身女性,並可以自食其力。——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

曹馭博/《1947之後》:備忘二二八,人該如何描繪裂縫中的黑暗?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5 Feb, 2020美國作家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曾在《歷史的技藝:塔奇曼論歷史》(Practicing History:Sefected Essays)提到,「有意識地運用藝術手法」是歷史學家...

歷史思想的重負:日本戰後思想家鶴見俊輔
社會文化.邱振瑞:21 Feb, 2020在日本諸多思想家中,鶴見俊輔(1922-2015)堪稱是領軍人物之一,在世期間,與中國文學研究者竹內好、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詩人暨思想評論家吉本隆明皆有思想交流。鶴見俊輔是一名日本思想文化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