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裂變與時代浪潮下的「她們」(下):像我這樣一個叛逆的女漢子 | 李志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傳統裂變與時代浪潮下的「她們」(下):像我這樣一個叛逆的女漢子

《她們》劇照。 圖/IMDb
《她們》劇照。 圖/IMDb

▍上篇:

傳統裂變與時代浪潮下的「她們」(上): 從《小婦人》改編電影談起

早在奧爾柯特寫作《小婦人》之前,她便已誓言終生不嫁。其後,更於1883年接受美國文學評論家露意絲.莫爾頓(Louise Chandler Moulton)採訪的一次談話當中,道出了這麼一段相當耐人尋味的「單身」獨白:

I am more than half-persuaded that I am a man's soul, put by some freak of nature into a woman's body……because I have fallen in love in my life with so many pretty girls and never once the least bit with any man.

我幾乎確信我擁有男人的靈魂,卻被某種神秘的自然力量塞進了女人的身體裡……因為我愛上這麼多漂亮的女孩,所以從未與男人有過任何一次接觸。

若說文學反映社會現實,以致將自己化身代入角色、進而創造出小說裡的喬.馬奇,觀諸奧爾柯特自幼早熟的「性別反叛」(sex rebellion)意識,一切都是有跡可尋。

根據美國傳記文學作家約翰.馬特森(John Matteson)在《伊甸園的流放者:奧爾柯特與她父親的故事》(Eden's Outcasts: The Story of Louisa May Alcott and Her Father)這本書中所述,奧爾柯特小時候家境貧寒、生活拮据,晚餐有時只靠麵包和水挨過,偶爾還得接受親戚和朋友的救濟,經常四處搬家。

她的父親布朗森(Amos Bronson Alcott)原是一名自學成才的哲學嬉皮(hippie),由於深受當時興起於新英格蘭地區的「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意指一種宗教的無政府主義,強調放棄外部物質世界而關注內在精神)影響,令他大半輩子執迷於追尋烏托邦式理想社會,因此淡漠名利、不事生產,以致無力擔負家庭生活。

1843年,布朗森和朋友在麻塞諸塞州中部建立了一處名曰「果園公社」(Fruitlands)的烏托邦式農業社區(此地又被稱作新的伊甸園,有別於聖經裡那個讓人類帶有原罪的伊甸園),他在這裡將超驗主義者的一切理想主張都付諸實行,包括不吃任何動物食材、不借助畜力來耕種土地、不喝酒也禁用牛奶、不用熱水只洗冷水澡等等。結果,未及一年時間,此一幾近「不食人間煙火」的公社便以失敗告終。

正因奧爾柯特的父親過度浪漫與理想化,這個家庭一直漂泊不定,而且幾乎從來沒有擺脫過貧困,家中經濟重擔完全落在母親身上(這也是《小婦人》裡馬奇家的父親被設定為總是在遠方投入戰事,而在故事中缺席的真正原因),奧爾柯特和她的姐妹們平時也總是衣著不暖、營養不良。

為了貼補家用,奧爾柯特15歲起便外出打工,接連做過幫傭、家庭教師、看護工、縫紉工等,還曾在工作過程中遭遇性騷擾。後來她將這段受騷擾的經歷寫下來,並拿給《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編輯菲爾德(James Field)看完該篇文章後告知:「妳還是專心教書吧,妳不會寫作」!

《她們》劇照。 圖/IMDb
《她們》劇照。 圖/IMDb

《她們》劇照。 圖/IMDb
《她們》劇照。 圖/IMDb

做自己想成為的女人,就得先要有錢

《她們》導演葛莉塔・葛薇曾在一次公開訪談中表示,她非常同意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說法:「女人要有一筆屬於自己的錢,才能真正擁有創作的自由」。在她看來,奧爾柯特《小婦人》這本書裡真正重要的探討主題,其實「就是金錢本身,以及女性為何總是難以獲得財務自由」。她認為,整部小說中,作者最為反覆掛念的,都是女人無法賺錢自立的窘境。

因此,在《她們》的改編電影中,重頭戲除了四姐妹,還有一個亮點便是由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飾演的馬奇姑媽(Aunt Merch)。既守舊又固執的她,是個因繼承豐厚遺產而相當富裕、獨居且愛嘮叨的老婦人,平日總是不忘對著四姊妹耳提面命「沒有人能走自己的路,特別是女人」,並且認為她們未來最理想的出路,就是嫁給一個有錢的金龜婿。

而性格叛逆的喬不免為此反駁:「但您就沒結婚」,這時馬奇姑媽霸氣地回應:「那是因為我有錢」!

奧爾柯特從小看著父親帶給原生家庭的經濟包袱而不得不獨自謀生,雖然她一開始投稿時處處碰壁,卻也很幸運地隨即找到了意外的機會,得以使用筆名A.M. Bernard替出版社寫作驚悚、冒險、懸疑等類型小說來賺取稿費。及至1867年,出版商湯馬士.奈爾斯(Thomas Niles)邀請奧爾柯特撰寫一部「給女孩們看的故事」。隔年(1968),奧爾柯特便發表了《小婦人》首部曲。

起初迫於生計而寫的奧爾柯特,原本以為自家姐妹故事大概沒有多少讀者會想看,甚至還頗自嘲地把開篇第一章節命名為「悲慘家庭」(The Pathetic Family,之後定版才改為「成為朝聖者」Playing Pilgrims),壓根也沒想到這部小說竟然大受歡迎。初版首刷2000本,在短短兩周內旋即售罄。之後更為她掙得了源源不絕的版稅收入,足以養活全家,也達成了她真正以寫作維生的經濟獨立。

彼時隨著《小婦人》書籍大賣,許多讀者紛紛寄信到出版社,詢問女主角喬與青梅竹馬勞里(Laurie)最後到底何時要結婚?尷尬的是,儘管奧爾柯特本人曾在日記裡抱怨:「我絕不會為了讓滿足哪一個人的期待,讓喬嫁給勞里」。

然而,礙於廣大讀者翹首盼望的現實壓力,以及出版商的要求,奧爾柯特最終還是把馬奇四姐妹全都嫁了出去,甚至還生了小孩,包括她自己化身的喬。這些情節都相繼出現在《好妻子》(Good Wives)、《小紳士》(Little Men)、《喬的男孩們》(Jo's Boys)等一系列續集當中,但她始終覺得,這樣的結局「很愚蠢」。

《她們》劇照。 圖/IMDb
《她們》劇照。 圖/IMDb

《她們》劇照。 圖/IMDb
《她們》劇照。 圖/IMDb

女性的自主可以擁有多種面貌

按《伊甸園的流放者》該書描述,奧爾柯特的父親布朗森年輕時相當勤奮學習,工作之餘總是抽空閱讀自己喜歡的英國文學與哲學相關著作。據說對他影響最大的,乃是17世紀英國清教徒牧師約翰.班揚(John Bunyan)撰成於獄中書桌前、號稱「史上第二暢銷」(僅次於聖經)的基督教寓言詩《天路歷程》(The Pilgrim's Progress)。奧爾柯特在《小婦人》一開頭,便援引了書中詩句作為序言(Preface):

Go, then, my little book, and show to all
那麼去吧,我的小書,向一切

That entertain, and bid thee welcome shall,
願意接受和歡迎你的人展示

What thou shalt keep close, shut up from the rest,
那些你深深藏在心底的東西

And wish what thou shalt show them may be blest
並抱著希望:讓你告訴他們的事

To them for good, may make them choose to be
使他們永遠幸福,使他們立志

Pilgrims better by far than thee or me.
做個比你比我好得多的朝聖者。

約翰.班揚認為,每本書籍有其各自不同的生命際遇,也會代替作者去到更遙遠、未知的天地。同理,人的一生亦然。

奧爾柯特強調,回顧《小婦人》整個故事內容即是四姐妹的「朝聖之路」,前方乃是一場「天路歷程」,每個人都要背起自己的「責任(包袱)」,努力地到達終點,成為完整的「朝聖者」。如此帶着明顯美國新教色彩的道德倫理觀,從父親的前線來信和大姐瑪格的新婚宣言亦可見一斑:「等待的時光中也是勞作的時機,不致於荒廢光陰」,「我要和他一起努力勞作」。

1678年由英國基督教作家約翰.班揚出版的寓言詩《天路歷程》原版書影。 圖/作者提供
1678年由英國基督教作家約翰.班揚出版的寓言詩《天路歷程》原版書影。 圖/作者提供

在原著書籍和舊版電影裡,拒絕婚姻、剪著一頭短髮、追求作家夢的喬,幾乎獨占了所有象徵女性追求獨立自主的先鋒光芒。相比之下,馬奇家其他的姐妹都顯得黯然失色,似乎都不夠進步不夠酷,只能作為配角。

對照2019年最新改編的電影《她們》片中,最令人拍案激賞之處,不僅在於導演葛莉塔特別將奧爾柯特的親身經歷、背後的思惟概念,與其化身的小說人物喬.馬奇,藉由雙線敘事手法,將原本深埋於兩者之間的矛盾與差異彼此交錯剪接、融為一體,呈現出一種「沒有提供明確答案」的開放式結局——既滿足了傳統影迷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期待,同時也致敬了原著作者維持獨身主義,且畢生投入寫作和教育事業的初衷。

除此之外,葛莉塔更藉大姐瑪格舉行結婚儀式當天的一番爭執,喬提議帶她逃婚遠走高飛卻反遭駁斥:「我的夢想和你的不一樣,但不代表它不重要」。藉此宣告電影裡每位「小婦人」的不同選擇,無論是喬的追求事業,或者瑪格對結婚成家的渴望、艾美的野心抱負(想成為畫家,並且就是要嫁給有錢人),都該是值得其他任何人充分尊重的自我實踐。

《她們》劇照。 圖/IMDb
《她們》劇照。 圖/IMDb

《她們》劇照。 圖/IMDb
《她們》劇照。 圖/IMDb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