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與史賓賽的超人信徒——談《馬丁伊登》電影與原著小說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
《馬丁伊登》(Martin Eden)是2019年上映的義大利電影,改編自20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的同名小說。曾入圍第76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並由路卡馬林內利(Luca Marinelli)拿下最佳男主角獎。
傑克·倫敦其人其事
原著作者傑克·倫敦本身的經歷便充滿傳奇色彩。他是私生子,身世成謎,自小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也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教育。為了求生,他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包括報童、牧童、廠工、水手,以及淘金工人等等。他多舛的生命歷程反映在他的創作中,使他擅長描述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以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我在高中的時候因緣際會讀了傑克·倫敦的《海狼》(The Sea Wolf),這部小說描寫一位文學評論者因為船難,被救上由強壯且冷酷的「海狼」拉森作主的船,文弱主角周旋於純粹的力量與令人敬畏的大自然間,是傑克·倫敦的標誌性作品。
當時的我被這部作品深深震撼,傑克·倫敦赤裸的描寫「海狼」拉森的肌肉與胴體,毫不遮掩的男性賀爾蒙,與主角的絕望、無助、恥辱、苟活求生,現實主義文字刀刃鋒利,讀者也是被凌遲的對象。
《馬丁伊登》中的政治哲學辯證
傑克·倫敦被普遍認為是社會主義者,因為他慣常藉由底層人民的眼睛敘事,在作品中也處處表現出他對於布爾喬亞階級——也就是資產階級——流俗的厭惡,但這並不代表他的作品只會傳達單一面向的訊息。
小說中,馬丁伊登雖然對於資產階級文化嗤之以鼻,但卻以徹底的個人主義者自居,他言必稱「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之父史賓賽(Herbert Spencer)便是明證。
這個故事其實同時攻擊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馬丁伊登認為社會主義追尋的是一種違反自然演化法則與真理,人為虛假的公平正義。同時,他也批判資本主義所形塑,統治社會的資產階級,認為他們事實上並不優秀,而僅僅是由金錢與特權堆積出來,沒有資格擔任領導者的一群人。
馬丁伊登所傾慕的,比眾人更賢能,也更盡心於改善社會幫助他人的高等人類,在小說與電影中類比的是古時的貴族,但其實那更接近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口中的「超人」(Übermensch),也更接近故事結尾時馬丁伊登的完成型。
電影拍出了小說中的一段,馬丁伊登在街頭開講,以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立場批評社會主義的所謂「公平」,只是讓工人階級從業主的奴隸,轉而成為工會的奴隸,論理精彩,值得細細推敲。
原著與改編電影的不同
《馬丁伊登》是作者傑克·倫敦的自傳式作品,小說主角未受足夠教育,憑藉著努力自學與大量練習,終究成為暢銷商業作家,整段人生軌跡與作者自己如出一轍。甚至傑克·倫敦自己也用自殺迎來了生命的終點,與主角最後的選擇相同。
或許是因為這部作品精準映照了傑克·倫敦自己,小說中充滿意識流的表現手法,鉅細靡遺的描寫主人公馬丁伊登心中的每一寸思緒,包括各種複雜反覆的內心掙扎,以及情緒感受的具現化描寫,所以戲劇情節推展較電影為慢。
小說與電影是不同的媒介,如果真要把小說中的這些文字描寫都拍出來,電影可能會過度風格化而難以被一般觀眾接受,因此導演皮耶托·馬切羅(Pietro Marcello)很明顯的加強了戲劇情節在電影中的比例。例如主角的功成名就,是在小說幾近尾聲時才發生,但在電影中提早許多,大致在中段就發生,使電影的劇情轉折更為明顯。
在馬丁伊登這位主角性格的建立上,原著與電影也相當不同。在原著中,他幾乎是從頭到尾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擇善固執不隨波逐流,又擁有高於常人的體魄與智慧,幾乎就是馬丁伊登自己口中常常提到,尼采「超人說」的代表。在功成名就之後,原著中的馬丁伊登並沒有被名利所迷惑,他依然是以無上的智慧定定地看著這個隨他起舞的世界,最後因為勘破塵世而投海自盡。
而在電影裡的馬丁伊登,顯得較為有人性。他會為名利所困,成名後性格大變,經過一段痛苦的掙扎,毅然放棄自己的生命。電影中的描寫不像原著小說中那麼富含哲理,但賦予了這位主角更立體,與觀眾更親近的形象。
電影與小說原來就是不同的媒介,即使是對同一個主題,表現手法迥異是理所當然。在此同時,對於同一個故事,原著作者與電影導演各自想要側重傳達的訊息也可能不一樣,使得觀賞電影與閱讀小說時,可以讓觀眾/讀者領略全然不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