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大個子》:嘻哈音樂界世紀懸案,為何至今仍未水落石出? | 賈培德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誰殺了大個子》:嘻哈音樂界世紀懸案,為何至今仍未水落石出?

《誰殺了大個子》劇照。 圖/華映娛樂
《誰殺了大個子》劇照。 圖/華映娛樂

《誰殺了大個子》(City of Lies)2018年底時就在義大利的電影節舉行首映,但正式上映日期不斷延遲,到今年3月才終於在美國上映。這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由三度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強尼戴普(Johnny Depp),與憑《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拿下金獎影帝的佛瑞斯特惠特克(Forest Whitaker)雙掛頭牌,因強勁的卡司與其所描述的爭議歷史事件受到注目。

東西岸饒舌的衝突

1996年9月7日,曾創下「金氏世界紀錄」擁有最高銷量的饒舌歌手,西岸饒舌的代表性人物吐派克(2Pac),在拉斯維加斯遭到槍擊,身中四槍,並於六天後不治死亡,年僅25歲。不過才半年後的1997年3月9日,曾被MTV評為史上最偉大的MC第三名,東岸饒舌的代表性人物聲名狼藉先生(The Notorious B.I.G.)也在自己的座車上被人槍殺。這兩起悲劇性的命案,標誌著美國東西岸饒舌衝突的高峰。

嘻哈音樂發跡於1970年代的紐約,布朗克斯區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們,以塗鴉、DJ、MC、街舞等元素交織出嘻哈文化的起源。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有別於以奠基於紐約的東岸饒舌,以洛杉磯為發展基地的西岸饒舌崛起,除了在市場上大有斬獲,也造成了東西岸饒舌之間的對抗。從一開始的寫歌互嗆,雙方衝突日益升溫,歌手與唱片公司間的競爭與幫派背景,讓情勢漸漸朝向難以收拾的方向發展,直到吐派克與聲名狼藉先生的相繼過世才趨於緩和。

令人疑惑的是,如此造成社會高度關注的兩起命案,卻從未被偵破,兇手與幕後主使者至今成謎。多年來各界對於案情有許多推測及猜想,聲名狼藉先生策劃謀殺吐派克的傳聞甚囂塵上;吐派克所屬死囚唱片(Death Row Records)的老闆修格奈特(Suge Knight)或史努比狗狗(Snoop Dogg)為吐派克復仇買兇殺人的說法也廣泛流傳。

1996年9月西岸饒舌的代表性人物吐派克(右),在拉斯維加斯遭到槍擊不治死亡;半年後的1997年3月,東岸饒舌的代表性人物聲名狼藉先生(左)也在自己的座車上被人槍殺。 圖/IMDb
1996年9月西岸饒舌的代表性人物吐派克(右),在拉斯維加斯遭到槍擊不治死亡;半年後的1997年3月,東岸饒舌的代表性人物聲名狼藉先生(左)也在自己的座車上被人槍殺。 圖/IMDb

這兩起悲劇性的命案,標誌著美國東西岸饒舌衝突的高峰。圖為聲名狼藉先生的喪禮,攝於1997年。 圖/路透社
這兩起悲劇性的命案,標誌著美國東西岸饒舌衝突的高峰。圖為聲名狼藉先生的喪禮,攝於1997年。 圖/路透社

追尋正義直至生命盡頭

2002年時,一位美國記者藍道蘇利文(Randall Sullivan)出版了書籍《迷宮》(Abyrinth),書中對聲名狼藉先生的命案提出新的觀點。他指稱除了西岸嘻哈要角發起刺殺行動,刺殺之所以能夠成功被執行,以及犯罪遲遲未能被追訴,是由於洛杉磯警局從上到下深入參與其中之故。書中直指洛杉磯警局有許多警員與警官皆同時具有幫派成員身分,而警界高層為了保護警局形象,利用程序拖延調查進度與相關的官司。

《迷宮》的內容與論理脈絡,有很大部分來自藍道蘇利文對前洛杉磯警局警探羅素波爾(Russell Poole)進行的訪談,這也成為電影《誰殺了大個子》的故事主軸。

《誰殺了大個子》的電影劇情,描寫在命案發生的十餘年後,由佛瑞斯特惠特克飾演、一位鍥而不捨的記者傑克傑克森(Jack Jackson),找到由強尼戴普飾演、早已退休的羅素波爾,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共同合作追查命案背後真相的過程。

如同真實事件發展,羅素波爾是當年在洛杉磯警局負責偵查聲名狼藉先生命案的警探,自1999年3月事件發生以來便傾力追查真相,但警局高層阻止他將調查方向指向警局內疑似涉案的警員,波爾憤而在1999年底辭職。

他並沒有因為卸下警察身分而放棄,依然繼續以私家偵探的身分進行調查。這股追尋正義不懈的執著驚人的持續到2015年,羅素波爾在洛杉磯警長辦公室討論案情時因心臟病發不幸猝死,得年58歲。

《誰殺了大個子》劇照。 圖/華映娛樂
《誰殺了大個子》劇照。 圖/華映娛樂

《誰殺了大個子》劇照。 圖/華映娛樂
《誰殺了大個子》劇照。 圖/華映娛樂

小結

電影中花了許多篇幅推導羅素波爾與藍道蘇利文(電影中記者的原型)對於謀殺案真相的主張,面對意圖掩蓋真相的權力結構,一步步抽絲剝繭接近事實核心。雖然規模與細緻程度上有不小差距,但依然讓我想起神作《誰殺了甘迺迪》(JFK)。

除了懸疑解謎的元素,導演也著重描寫羅素波爾異於常人的偏執,及其對他的家庭與人生所產生的深遠影響。這使電影擁有更多對人性的刻畫,相對於單純的犯罪劇情片,顯得更有溫度。

不過,這部電影在兩者的平衡上明顯的表現出困惑,以致於兩個方向都探討得不夠深刻,相當可惜。同時,謀殺案在真實世界與原著中都並未水落石出,限制了電影結局的可能性,電影因此必須要隨著羅素波爾的倒地戛然而止,在觀影體驗上可能會有未被滿足的遺憾感受。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