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上《樂隊的夏天》?(下):獨立音樂人的十字路口與樂迷的道義 | 簡妙如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上不上《樂隊的夏天》?(下):獨立音樂人的十字路口與樂迷的道義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結束後,受歡迎的幾支樂團都到達生涯另一高峰。 圖/《樂隊的夏天》微博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結束後,受歡迎的幾支樂團都到達生涯另一高峰。 圖/《樂隊的夏天》微博

▍上篇:

上不上《樂隊的夏天》?(上):五條人的成功方程式可行嗎?

不可否認,《樂隊的夏天》(下簡稱「樂夏」)第一季結束後,受歡迎的幾支樂團的確都到達生涯另一高峰。

比如新褲子、刺猬,不僅有更多商演及代言機會,演出費上漲、巡演場次也不斷上升,數位音樂平台上聆聽次數大幅躍升,背後的唱片及經紀公司的營運也更加穩健。參加過第一季的台灣樂團皇后皮箱,也因此在中國大陸11城巡演門票售罄。與過去的獨立音樂市場相較,《樂夏》的商業效益已讓樂團的身價,不可同日而語。每集節目結束後,數位音樂平台的點播排行,也是一大看點。

此外,在中國剛結束的十一假期中,據說各音樂節在安排演出名單時,只區分「上過樂夏」,以及「沒上過樂夏」這兩類樂團。上過《樂夏》而有全國知名度的樂團,演出費能上漲20倍,各種商品代言及巡演、採訪、合作機會蜂擁而至,樂團周邊商品及線上商店也令樂迷趨之若鶩。

在中國音樂節市場中,一線樂團擁有一場40萬人民幣的身價,可見具知名度的獨立樂團,似乎早已不是生計無以為繼的窮苦藝術家。如痛仰、新褲子,或在台灣也很受喜愛的萬能青年旅店,享有明星級的千萬(人民幣)年收入,已是「現在進行式」。

要上,還是不要上?

那麼除卻實質收益,《樂夏》對已有知名度的獨立樂團,究竟有何吸引力?

首先,節目高規格的演出舞台、聲光效果及音響設備,在專業的攝影收音錄製下,的確可留下不同於過往經驗的電視演出畫面。而透過高知名度的影視平台,將自己的音樂傳送到更廣大的聽眾面前,對小眾文化菁英樂團而言,也很有吸引力。甚至對成軍較久、原本樂迷及市場已達天花板的老團而言,上節目也是可擺脫停滯的新刺激,是將他們的藝術再擴大傳送的好機會。

其次,對較年輕的樂團而言,上節目是另一個希望。有些樂團除了是想來開開眼界體驗大型節目的運作、認識過去一直耳聞的其他音樂人、獲得交流機會外,因為音樂生涯才剛開始,上節目對現狀損失不大;若效果好,反而能創造新局。

如此看來,對老團或新團而言,不論會否一直留在節目裡,曾在這樣高知名度的大眾電視節目中演出,仍是不錯的資歷。不少樂團的現場演出效果,獲得很大迴響;一些小眾樂風如後龐克老團重塑雕像的權利,即興噪音搖滾的Carsick Cars,也在節目裡留下的高水準現場,令人動容。

對老團或新團而言,曾在這樣高知名度的大眾電視節目中演出,仍是不錯的資歷。 圖/《樂隊的夏天》微博
對老團或新團而言,曾在這樣高知名度的大眾電視節目中演出,仍是不錯的資歷。 圖/《樂隊的夏天》微博

「上了」並不保證成功

可是,到《樂夏》參賽並不保證成功,也仍有風險。首先,《樂夏》仍然是個影視綜藝節目,它有自己的邏輯。在節目中,這些成名樂團的吸引力,還是較為戲劇性的名人與明星形象,以及隨著社群媒體話題起伏的熱度。節目也常運用訪問及剪接,讓音樂人為自己的歌曲說一個動人的故事,結果也會反映在投票分數上。

說到底,電視綜藝節目的邏輯,還是商業媒體、大眾市場、明星工業的文化生產模式,而不是獨立音樂賴以成長的、由下而上孕育而出的次文化模式。數百個樂團參與後的層層淘汰,因為《樂夏》而能走入主流市場的音樂人,大多是金字塔頂端的少數樂團。《樂夏》所帶來的潮流及知名度,可以使用多久?很可能也會很快隨著新的熱度轉移而消退。主流大眾,難說會有耐心一一記住參與的樂團們,更遑論去仔細聆聽、研究他們的音樂。

其次,在電視節目中,次文化異質性的展現仍有限制。一些與主流相異的價值觀、生活方式與文化內容,不可能全然展現,也不見得能被理解與接受。即便有些較有個性的片段,也會被修整、剪輯,或不斷添加眉批,符合節目宗旨及娛樂效果,才會播出。獨立音樂那種以現場音樂、小眾樂迷互動為主的次文化形式,很難被重現與感受。

最後,節目與商業的緊密關係,雖不是罪惡,但卻是節目的背後靈。不斷出現的贊助商橋段,各種提示、試飲、反覆重述商標口號,幾輪下來,即使不是什麼嚴肅音樂、也算有幽默感的藝術家,到底可以忍受這種不相干、不相及的商業插入與並置到什麼程度?這應該是在乎美感、對美學有堅持的音樂人的一大考驗。

總的來說,這類節目是有助益的,但也是有後座力的。要上還是不要上?還是一道綜合自身狀況、局勢及未來可能,且需要精算的方程式。

十字路口上的樂迷道義

以台灣的旁觀者角色,《樂夏》攪動的波瀾有點像是個十字路口。許多在搖滾、獨立音樂中已成立多年、擁有聲望的音樂人,面對像是「to be or not to be」的難題——要不要上節目?或是否支持你喜歡的樂團去上節目?變成像是天人交戰的掙扎。

五條人上節目後,有些原來的樂迷有點心痛,總覺得被綜藝節目消費了。若參加久了,音樂人、音樂因此而變質,原本自在的創作與生活被迫變化,更是得不償失。當然,對創作者而言,大家都想讓更多人聽到自己的音樂,對自己的定力也都有信心,但是否要用這種方式,就是個選擇。

在台灣,這難題有點像是要不要去寫補助、領補助?或是要不要去報名金音獎、金曲獎?總之,兩岸當局者對獨立音樂的推動方式,有趣地,走上兩條不同路徑。看來,這十字路口上的選擇,就是一個說服自己的方程式,而不是說服別人的方程式。那回到獨立音樂的文化邏輯呢?

由基礎的樂迷逐步擴大,不那麼透過電視綜藝的扭轉及放大,不那麼在意媒體的浪頭及消費邏輯;也許很平淡,甚至是自嗨,但感覺是在細水長流地培育樂迷,培育文化。那麼,作為喜愛音樂的觀眾,我們也需更心知肚明,才算是道義吧。

這類節目是有助益的,但也是有後座力的。要上還是不要上?還是一道需要精算的方程式。 圖/《樂隊的夏天》微博
這類節目是有助益的,但也是有後座力的。要上還是不要上?還是一道需要精算的方程式。 圖/《樂隊的夏天》微博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