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書評

的結果:共找到 206筆 約 0秒

台語影業失蹤懸案的推理紀事:讀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

社會文化.林運鴻:14 May, 2020

在台灣這個尚未能自誇歷史悠久的小島,有些謎題或公案,只因為人們對於經年建構的「社會現實」習焉不察,所以很少感到有仔細深究的必要。這些並不理所當然的「現實」包括,被動而「和平」的民主轉型、蕭條的農村田...

林欣誼/穿越日治時代的「百合」小說——訪《臺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1 Apr, 2020

一頭短髮,滿面笑容,楊双子從台北巷弄的日式古蹟走出來,是否也就像一名穿越的少女呢?類型小說的「穿越」之於這位年輕作家,恰似寫作的靈魂神遊吧,或用現在的話說,腦補。提到那段她稱為「黑歷史」的言情小說創...

「託名虛構」的寫作/出版倫理——從《臺灣漫遊錄》談起

社會文化.李志銘:15 Apr, 2020

最近有一位從事文史工作的朋友私下跟我抱怨,說他不久前買了一本《臺灣漫遊錄》,誤以為是日本時代台灣出土的旅台遊記。由於難得記載將近一百年前日人造訪台灣的舊時氛圍而具有某種史料價值,沒想到回家打開書籍一...

《女神自助餐》:虛構卻不虛構、想說卻說不出的女性處境 ft. 劉‌芷‌妤‌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1 Apr, 2020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這集《鳴人放送》的來賓是劉芷妤,而被形容為折翼系小說家的她,距離上次出版《迷時回》(2011)也已過了九年,而日前出版的這部作品《女神自助餐》被她視為復健之作,以書中的...

讓眼睛學會不再逃避——劇場漫畫《夜長夢多》閱讀隨想

社會文化.李志銘:10 Apr, 2020

回顧過去千百年來的人類歷史,因不同種族血緣、意識形態、文明信仰所引發一連串殺戮、暴力壓迫,乃至死亡的恐懼,至今從未在這世界上消失。值此,人性的瘋狂與扭曲、孱弱與掙扎,儼然交織出你我眼前這個令人窒息的...

城市因多樣性而偉大——快速入門都市規劃評論家珍雅各

公共政策.邱秉瑜:08 Apr, 2020

都市規劃領域的必讀經典,首推美國作家珍雅各(Jane Jacobs, 1916-2006)1961年的作品《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

蔡鈺淩/趙南柱《她的名字是》:當代韓國女性的生存與戰鬥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3 Mar, 2020

2018年,趙南柱將她從前一年起,每兩周在《京鄉新聞》上連載的文章,修改集結成短篇小說集《她的名字是》。全書收錄了27則女性的故事,而這些故事的創作基礎,來自趙南柱對年齡跨度從9歲到69歲的近60位...

黃崇凱/68年生的金英夏:台韓相似的民主進程與其餵養的文學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9 Mar, 2020

十多年前,我有段時間沉迷韓國電影。那陣子追看李滄東、金基德、朴贊郁、奉俊昊等導演的作品,一片接一片,各種無以名狀的黑暗、狂暴、不安洶湧而來,這是我不曾在其他電影感受過的猛烈情緒。但這樣的愛好卻沒有跨...

曹馭博/《1947之後》:備忘二二八,人該如何描繪裂縫中的黑暗?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5 Feb, 2020

美國作家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曾在《歷史的技藝:塔奇曼論歷史》(Practicing History:Sefected Essays)提到,「有意識地運用藝術手法」是歷史學家...

歷史思想的重負:日本戰後思想家鶴見俊輔

社會文化.邱振瑞:21 Feb, 2020

在日本諸多思想家中,鶴見俊輔(1922-2015)堪稱是領軍人物之一,在世期間,與中國文學研究者竹內好、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詩人暨思想評論家吉本隆明皆有思想交流。鶴見俊輔是一名日本思想文化評論家,...

延光錫/韓國MERS風暴告訴我們的事——評金琸桓《我要活下去》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1 Feb, 2020

不管是戰爭、災難或傳染病,越是生死攸關的事件,越要有明確的敘事。以目前來看,最後為MERS受害者留下記錄的不是人,都是統計資料。我們必須記錄每一個受害者的個性、擁有的夢想,經歷的痛苦和煩惱,以及他們...

無法逃脫的「骯髒」:《全員在逃》與《俠盜獵車手》的累犯黑人

社會文化.蔡宜文:20 Feb, 2020

《俠盜獵車手》第五代(Grand Theft Auto V,下簡稱GTA V)是一款開放世界的動作冒險遊戲,玩家在聖安地列斯州的洛聖都(是一座虛構的都市,但基本上地景跟洛杉磯極為相似)操控三個角色來...

邱常婷/《1947之後》:生之陌異,二二八的日常與非日常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0 Feb, 2020

弗洛依德在《暗恐》(The Uncanny)中討論到的陌異感,除了是日常生活中的恐懼感,也將日常和異常的正反兩義結合在一起,對我來說,就是《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裡每一篇文章都意圖展...

施水清/《1947之後》:不談「二二八」的二二八談論方式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7 Feb, 2020

記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這塊島嶼上的年輕人,要從上一代的「被失憶」中,尋回封印深處的禁忌,接著,要直面禁忌背後的傷、恨、怨、痛、哀,承受巨大而深沈的壓力,保持著冷靜,留下那個時代的足跡—像玫瑰...

林立青/《我在底層的生活》:你會以為,她寫的是現在的台灣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0 Feb, 2020

(※ 文:林立青,《做工的人》、《如此人生》作者)你想看看窮人長什麼樣子嗎?這本書讓你知道台灣很世界化,很國際觀,窮人的生活和美國「很接軌」,而且始終不變。所以我推薦你讀這一本書,不是因為這本書寫出...

黃宗潔/「如果歷史天使是一隻狗」:從《野犬傳命》省思澳洲大火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21 Jan, 2020

自去年9月開始延燒,並造成無數動物死傷的澳洲大火,近日終於在暴雨之下稍微得到若干緩解,今年1月中的報導指出,仍在燃燒的火場數量從120處減少到88處。儘管伴隨暴雨而來的可能是後續的土石流災情、水域汙...

廖鴻基/《白鯨記》:一部鼓舞人類探索海洋的文學經典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0 Jan, 2020

(※ 文: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白鯨記》這部著作的一般認知,大概是「人與鯨搏鬥的海上冒險故事」,或者,認為它是一部「海洋文學」經典作品。若細讀《白鯨記》將會發現,這是一部深遠影響人類勇於向海發展的...

《妖風》襲來:全球民主危機與美中關係的典範轉移

時事觀察.陳方隅:24 Dec, 2019

戴雅門教授(Larry Diamond,學界許多人常暱稱他為鑽石先生)是研究「民主化」的大師級人物,政治或社會科學類的研究者及學生們,一定都會看過他的書及文章。他長期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研究全球的民主...

耿一偉/《透明社會》:離開地面一寸,重啟面對他者的力量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3 Dec, 2019

(※文: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記得是2014年碰到一位德國來的教授,當時他送我的禮物,就是英文本的《倦怠社會》,還強調:「這本書影響非常大,在德國的戲劇顧問界,很多人都在討論這本書...

喔!It’s cancer ! ——Pam Pam Liu《癌症好朋友》讀後

社會文化.簡妙如:09 Dec, 2019

過去,一提到癌症立即浮現暗黑死神站在眼前宣判的地獄景象。但隨著健康檢查、醫療技術的普遍提升,更頻繁的癌症訊息,反而像落塵,開始在四處被發現。一陣讓人天昏地暗的確診傳來:「喔喔,It’s Canc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