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的結果:共找到 206筆 約 0秒
鄭順聰/冷知識變熱門關鍵字?讀林奎章《台語片的魔力》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7 Dec, 2020有人說,看台語黑白電影片是種「隔代教養」,挖掘出土的影片與文獻,就像打開阿媽或阿祖塵封的衣櫥,讓那些被灰塵壓到時間角落的歷史痕跡,風華再現。如此說法,還停留在《阿嬤的夢中情人》的2013年,以一種探...

楊劭楷/《美國多元假象》戳破政治正確?試以運氣平等主義回應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1 Dec, 2020美國保守派記者唐納(Heather Mac Donald)的新書《美國多元假象》,被稱為「挑戰政治正確之作」,唐納認為美國對於種族和性別歧視的譴責常常來自對於事實的誇大,為了少數族群的特權犧牲多數人...

滴水穿石:《軌道》JR出軌事故背後,日本社會運動的細流
時事觀察.許仁碩:18 Nov, 2020《軌道》的故事,不只是淺野彌三一歷時十年的奮鬥史,同時也是在日本社會各個角落汨汨流動的社會運動水脈,在面臨危機時湧出地表,終至滴水穿石的故事。十年堅持而來的開花結果故事從本書主角建築師淺野彌三一的角...

無家者與他們被抹去的面孔——評金惠珍小說《中央站》
社會文化.彭紹宇:12 Nov, 2020在偌大的車站中,人潮洶湧匆匆來去,有這麼一群人,你總是能一眼識出他們的不同,然後在下意識或許不到半秒的時間,你在腦海中模擬過一遍他們的人生,下一秒選擇避開。我們稱他們「遊民」「流浪漢」,或好聽點的「...

Kristin/《鳴鳥與游蛇之歌》:深淵崛起的獨裁者,飢餓遊戲史諾總統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9 Nov, 2020也許多數閱讀過《飢餓遊戲》原著小說的讀者、觀賞過改編電影的觀眾,都會對高高在上、深不可測的史諾總統感到萬分好奇,無論架空世界或真實歷史中所謂的暴君、獨裁者,難道就象徵著純粹的「邪惡」?有些邪惡不見得...

「打倒邪惡美帝」的先決問題:美國(該)是一個帝國嗎?
時事觀察.陳方隅:05 Nov, 2020(※ 本文與美國台灣觀測站成員李可心、李昱孝共同完成。)美國是不是一個帝國?美國應不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個帝國?這是《巨人:美國帝國如何崛起,未來能否避免衰落?》一書主要想要回答與論證的兩大主題。本書作...

大家都下交流道,他卻踩了油門——悼七等生(下)
社會文化.朱宥勳:30 Oct, 2020▍上篇:大家都下交流道,他卻踩了油門——悼七等生(上)事實上,七等生也曾有轉向現實主義的契機。在他參與《文學季刊》的前幾期,他發表了〈精神病患〉跟〈放生鼠〉這兩篇小說。雖然這兩篇小說距離現實主義還有...

大家都下交流道,他卻踩了油門——悼七等生(上)
社會文化.朱宥勳:30 Oct, 202010月24日,台灣重要的小說家七等生逝世。各個媒體與訪談在追思之餘,也以「現代主義」來定位他的小說成就。確實,七等生是台灣小說家當中,最致力追求現代主義美學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說文字晦澀,思路跳躍甚至...

為了夢想,值得嗎?韓國娛樂圈的真實與美醜——評Jessica小說《Shine》
社會文化.彭紹宇:03 Nov, 2020娛樂圈像是一座伸展台,模特兒們穿上最新潮流行的衣裳,擺出最有自信的模樣,鎂光燈閃啊閃,所有輪廓都變得扁平,在觀眾面前一閃即逝,那些面孔只剩一片模糊。人們關注他們撐起的浮華,試探他們的脆弱和底線,正因...

范銘如/台韓作家「女力爆發」的年代——評趙南柱、江鵝與劉芷妤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9 Oct, 2020改編自作家江鵝散文作品的同名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創下收視與口碑雙贏的佳績,今(2020)年一舉入圍電視金鐘獎8項大獎,第二季也好評敲碗拍攝中,預計2021年開播。近日即將出版的《俗女養成記:第一季...

林斯諺/猴子或機器人,都可以是百萬暢銷小說家?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3 Sep, 2020小說家是一個成功就賺到翻、失敗就餓到死的神奇職業。我們耳熟能詳的小說家通常屬於前者,例如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丹・布朗(Dan Brown)或東野圭吾。這些暢銷小說家除...

V太太/在生命之裂縫處,開出一朵花:讀瑪格麗特愛特伍《證詞》
社會文化.九歌出版文學誌:11 Sep, 20202017年,因為改編電視劇上映,我再次拿起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於1985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這是一次...

黃涵榆/無知、盲從與冷漠之外,如何面對「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3 Aug, 2020(※ 文: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手機或筆記電腦內建的記事本或日曆排定了活動讓鬧鐘在枕邊響起,智慧型溫度偵測器察覺到你在臥室的動作,啟動了你所需的電器用品,你在屋內所做的任何動作,都被轉化...

破壞我人生的救援者:談《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ft. 何撒娜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8 Aug,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我是男生,為什麼要學女性主義?」在韓國文化背景中,除了初次見面需先確立前輩後輩的位階關係外,性別秩序更深深地籠罩著韓國社會,性別社會化分別課以男性與女性各自的角色責任...

撞不到鬼的靈異小說家:攤大「為鬼代言」的創作哲學 ft. 路邊攤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1 Aug,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你覺得我長得像保全嗎?」你喜歡恐怖小說,享受被靈異充滿的感覺嗎?長年耕耘靈異題材,且在批踢踢媽佛版(Marvel)發文必被推爆的人氣作家「路邊攤」(攤大),以明快的節...

《來自清水的孩子》(下):開啟戰前戰後台灣史的一扇門
社會文化.李政亮:30 Jul, 2020▍上篇:《來自清水的孩子》(上):一部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傳記漫畫如上篇所述,我們會在1930年出生世代身上,看到「殖民現代性」的複雜之處。「殖民」是指日本殖民者的統治,「現代性」則是指殖民者為求有...

《來自清水的孩子》(上):一部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傳記漫畫
社會文化.李政亮:30 Jul, 2020慢工出版社是近年來台灣文化風景線的一道異數。2017年推出的雜誌《熱帶季風》,向台灣的讀者介紹了何謂紀實漫畫,各國的紀實漫畫又有那些優秀的作品;每期的《熱帶季風》更鎖定特定的社會議題,由各國漫畫家透...

簡義明/《讓過去成為此刻》:噤聲年代,文學如何記住白色恐怖?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4 Jun, 2020幾年前,緣起於《只要活著:長崎原爆後倖存者的生命故事》這本書的閱讀,走訪了長崎原爆紀念館,可想而知,這樣的空間裡收納了許多傷害與死亡的遺物,陳述了特定觀點的戰爭敘事與遺事。印象最深刻的是,原來原子彈...

葉佳怡/路上是亮的,你家是暗的——讀《桑切斯家的孩子們》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8 May, 2020(※ 文:葉佳怡,作家、譯者)吳爾芙(Virginia Woolf)有一句廣為傳誦的名言:「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談的是女性在處理外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之前,得先有辦法認識、界定自己...

張亦絢/《成為一個新人》:我不知道如何去愛,所以學習重新開始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9 May, 2020我對精神疾病有多少了解呢?很多年前,我曾前去聆聽在巴黎舉辦的「精神疾病與民主」國際研討會。在那裡,第一次聽到義大利的學者報告,由巴薩格利亞醫生(Franco Basaglia)領導精神病患融入社區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