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書評

的結果:共找到 206筆 約 0秒

石明謹/見證「對抗跟蹤狂的七百天戰爭」:從中找到治療社會的道路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0 Jul, 2022

(※ 文:石明謹,國內資深足球球評、詩人、社會觀察家。)2022年6月1日,台灣版本的《跟蹤騷擾防制法》(簡稱跟騷法)上路,可以說是對於人身安全保障的一大進步,過去對於類似的跟蹤及騷擾行為,台灣司法...

環境、健康與利益的三難:《福利之鄉.煙囪之城》揭麥寮人心中的六輕

公共政策.廖郁雯:14 Jul, 2022

對於感到孤獨、厭倦都市的年輕人來說,故鄉是很重要的精神寄託。不過一旦他真的返回故鄉,在故鄉遭遇的人、發生的事,反而讓他感到不自在。這些在夾縫中茫然無依的年輕人,也發現自己已經回不去真正的故鄉了。面對...

彭仁郁/《他們說我是間諜》:特務與人類學者的真相辯證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3 Jul, 2022

(※ 文: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如果你得知國家檔案局收藏著關於你的監控檔案,裡面佈滿威權統治時期特務和線民為你量身訂製的觀察紀錄,你是否會有勇氣申請閱覽,一窺當年壓迫體制形塑的「你」的樣...

疫情過後,世界能恢復以往的生活嗎?我們須為「下一波疫情」做準備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1 Jul, 2022

每年,都會發現二到五種新的人畜共通病毒從動物傳染給人類。隨著世界變得更加城市化,森林砍伐進一步使動物遠離它們的自然棲息地,而且肉類在全球供應鏈中成為重要的一環,另一場疫病大流行的可能性只會有增無減。...

癮君子/《午後彌撒》:孩子是殺人犯——加害者家屬如何與社會共處?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6 Jul,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電影《午後彌撒》(Mass)為新銳編導法蘭克南茲(Fran Kranz)的首部劇情長片,並以美國社會相當關注的槍枝暴力作為背景事件。極富張力的演出,更在日舞影展中大獲觀眾...

罷工以外的另一條出路:台灣企業如何邁向「經濟民主」的大道?

公共政策.廖郁雯:03 May, 2022

近期與五一勞動節相關的熱門話題莫過於台鐵工會依《勞動基準法》發動睽違34年的國定假日不加班,呼籲會員集體休假。針對此波「類罷工」1的停駛,政府公布「類火車」等因應措施,希望顧及連續假日乘客返鄉、出遊...

電沒有到位就是缺電?303大停電之後讀《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公共政策.廖郁雯:18 Apr, 2022

回顧今年3月關於能源的兩件大事,自然就是3月3日興達電廠人為疏失導致的大停電事件與3月30日國發會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下簡稱2050淨零路徑)。雖然政府相關單位一再解釋台灣沒有...

當災難變成我們的旅遊景點:《災難觀光團》是一門賺錢的好生意?

社會文化.彭紹宇:15 Apr, 2022

尤娜在「叢林旅行社」服務超過十年,這個旅行社不像其他旅遊業者,他們專門蒐集世界各地發生的災難,並將其商品化,進而推廣「災難旅遊」。不幸地,在尤娜工作看似已安穩甚至有些枯燥時,她成為慣性騷擾職員的上司...

《翻轉首爾》:城市不該總是如此,與社會議題交織的生命故事

世界脈動.阿潑:11 Mar, 2022

幾年前,因為某個工作,需替長官安排首爾出訪行程。受預算經費限制,旅行社只傳來三個選項,且幾乎都聚集在明洞,這令我有些困擾。因為,在我對首爾單一且貧瘠的認知裡,「明洞」顯然被標籤上消費主義,素來不為我...

Viola/《巴黎夢想家》:經典文本中的人性興衰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8 Mar, 2022

對不少人來說,法國巴黎代表著浪漫與藝術,而一如所有其他國家的首都,巴黎承載著國內眾多外省青年的夢想,法國電影《巴黎夢想家》(Lost Illusions)便是一部講述小人物逐夢故事的電影。《巴黎夢想...

伍碧雯/流離失所的猶太人:如何閱讀厚實沉重的猶太近代百年史?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8 Mar, 2022

(※ 文:伍碧雯,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書這麼厚,怎麼讀?《猶太人二部曲:無國、無家、非我族類,遊蕩世界的子民歸屬何處(西元1492-1900)》的中譯本近八百頁,擺在書架上所佔的空間夠醒目的...

什麼情況才算是「男性說教」?從證言不正義的觀點談起

時事觀察.朱家安:28 Feb, 2022

(※ 這是一篇流亡文章:本文於2020年12月發表於立場新聞哲學版,原標題為〈男性說教:從證言不正義的觀點看〉,時任主編為王偉雄。立場新聞於2021年12月29日遭香港政府以「串謀發佈煽動刊物」之罪...

越境書寫台日友好以外的歷史──讀《漂流日本:失去故鄉的臺灣人》

公共政策.廖郁雯:25 Feb, 2022

二二八事件75週年即將到來。每年到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時候,台灣島上總會有兩種現象——一是各個政治人物或公民團體或疾聲呼籲不要挑起對立、走向和解,或訴求持續推動轉型正義、公開歷史真相;另一個現象則是一...

《零下六十八度》的身不由己——尋找台灣人流離西伯利亞的遺跡

社會文化.吳思恩:08 Feb, 2022

若談及二戰期間的滿州,多數人憶起的應是曾三度登基的「溥儀」,也或許會記起電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開頭那班將溥儀從蘇聯押送回中國的火車,顯然在我們的記憶裡,對於滿州僅存著屬...

蔡令儀/無暇思索的醫療工作者——讀《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6 Jan, 2022

(※ 文:蔡令儀,診所執業中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我盯著這陣子在網路強打的健康器材廣告,幾位網紅醫師拿出醫學論文告訴我們「這次不一樣」,但我仍心想「這不就是二十年前流行過的氣血...

翁稷安/解構「以史為鏡」?向人類學借火的《被統治的藝術》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7 Jan, 2022

(※ 文: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回顧近代史學史,歷史學作為一門發展數百年的現代學科,始終不斷充滿著自我質疑,滿佈著各式各樣所謂的「危機」。危機化為轉機:歷史不再是一面鏡子? 這些...

當《進擊的公民》獻出心臟:我們都要往更平等、更自由的道路上前進

公共政策.廖郁雯:07 Jan, 2022

全台關注的台北市中正萬華區的林昶佐立委罷免案與台中第二選區的立委補選戰即將在1月9日登場。同一天緊接著,就是風靡全球的動畫《進擊的巨人》最終季第二部的動畫開播。看似不怎麼相關事件,其實都緊扣同一個主...

蔡宜文/在不穩定的世界裡戀愛,是一個「社會的」問題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Jan, 2022

(※ 文:蔡宜文:七年級生,清大社會博士生,自由作家。)《為什麼不愛了》是一本相當工整的社會學理論書,雖然其主要探討、分析的現象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的關係,但最終仍然回到了亙古不變的社會學問題...

洪廣冀/史隆傳奇故事:給我一個博物館,我就給你全世界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8 Dec, 2021

(※ 文: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蒐藏全世界:漢斯史隆與大英博物館的誕生》(Collecting the World: Hans Sloane and the Origins...

翁稷安/《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若中共是瘋人院,鬥爭就是瘋子的廝殺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Dec, 2021

(※ 文: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中共的文革話語,是一個精心構築的巨大的謊言系統。長期關注文化大革命的學者宋永毅,新著《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政治心理與文化基因的新闡釋》一書,似乎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