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宜文/在不穩定的世界裡戀愛,是一個「社會的」問題 | 鳴人選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蔡宜文/在不穩定的世界裡戀愛,是一個「社會的」問題

示意圖。 圖/路透社
示意圖。 圖/路透社

(※ 文:蔡宜文:七年級生,清大社會博士生,自由作家。)

《為什麼不愛了》是一本相當工整的社會學理論書,雖然其主要探討、分析的現象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的關係,但最終仍然回到了亙古不變的社會學問題:人與社會的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所習以為常的關係型態,可能是來自於從經濟到科技產物與人不停互動後所產生的結果,而這個結果,看似是前輩們所爭取的性與愛的自由。但這個自由,可能帶來的是困惑、痛苦、焦慮,以及我個人認為本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不確定性。

難以被挑戰的自由

要討論不確定性以前,我們要先來討論自由,在多數民主化的國家中,鮮少有人會反對自由這個概念,我們通常也會認定自由相較於獨裁或是被控制、依賴等是相對好的狀態。在戀愛與婚姻上,自由戀愛這件事常常會與「進步國家」這個想像連結在一起,即使亞洲地區的自由戀愛發展較晚,但我們似乎也早就習慣了自由戀愛後結婚成家這一個既定的形式。

自由帶來獨立,相較於過往綿密的家族結構,我們這個世代傾向認為戀愛便是一個獨立的過程,也因此戀愛後還是過度依賴父母的人,會成為在婚配市場上不受歡迎的媽寶、爸寶,甚至我們也逐漸鼓勵人們也不應該過度依賴自己的戀愛對象,焦慮型依戀與逃避型依戀變成自我分類、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且是個人透過治療或練習解決。

因為自由,也因為獨立,我們必須要透過一個又一個的選擇,來展現出「自我」,而關係也是,因為自由所以充滿選擇,建立與解除一段關係,已經不再像書中所描述的前現代時期,有一定的儀式或是步驟。

因為自由,也因為獨立,我們必須要透過一個又一個的選擇,來展現出「自我」,而關係也是,因為自由所以充滿選擇,建立與解除一段關係,已經不再像書中所描述的前現代時期,有一定的儀式或是步驟。圖為中壢一處服務中心辦理「個別一對一」相親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因為自由,也因為獨立,我們必須要透過一個又一個的選擇,來展現出「自我」,而關係也是,因為自由所以充滿選擇,建立與解除一段關係,已經不再像書中所描述的前現代時期,有一定的儀式或是步驟。圖為中壢一處服務中心辦理「個別一對一」相親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自由的副作用

這樣說吧,每當討論年輕人不婚不生的時候,我們總會聽到父母輩的人說他們以前比現在的年輕人更窮但他們都敢生好幾個,更不要講我們祖父母時期,他們可能面對更糟糕的環境,但依然是敢婚敢生,為什麼?這本書其實提供的很好的答案,那就是在那個時候,關係的締結、自我的感受和社會的規範及秩序是一致的,也就是穩定的,這些人他們無論是基於戀愛結婚或是安排婚姻後,他們的關係和他們所處的家族結構鑲嵌在一起,權利義務明顯,雖然我們都知道存在著性別與階級等等的壓迫,但同樣的這樣穩定的結構會讓人認為只要繼續照著這個規範走,未來是可以預測的。

但,我們現在則不然,無論是從經濟還是關係層面,大多數人無法確認自己十年後二十年後,能夠持續有收入或是我現在所累積的社會關係會真的「有用」,甚至無法確認我與伴侶或是其他人的關係能夠存續這麼久,這就是書中所提到的不穩定性,當然作者用了非常完整的論述去呈現,從關係、性到整體經濟與社會的不穩定。

這個不穩定他可以說是自由的副作用,但同時也是當自由被體制化以後,市場與科技讓自由變成了另一種樣貌,那就是「商品」所提供的自由。

選擇的自由是一種商品化的自由,我們在逛街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在自由地市場上順著自己的意志去採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但實際上,被做成商品的東西,他本來就經過了一定程度了篩選,哪些東西可以呈現到我面前,以及他可能透過各種方式例如廣告或是銷售技術甚至詐騙等等影響了我的判斷,也有可能即使有那麼多商品,我根本就沒有能力可以進行選擇,但,在形式上我已經自由,所以這都是「我個人的問題」。

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人頭攢動,家長們趁假期來到這裡為各自兒女物色合適的對象,成為中國特殊的社會景象。 圖/中新社
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人頭攢動,家長們趁假期來到這裡為各自兒女物色合適的對象,成為中國特殊的社會景象。 圖/中新社

我們真的有選擇嗎?

性自由就是作者在書中特別仔細去論述的一塊,作者以許多層面來探討,性的自由何以成為我上面提到商品化的自由,隨意性愛或是性被視為是個人認同的重要層面,也因此性感成為了所有人都追求的價值,但同時女性的性感定義與男性的性感定義仍然極為不同,前者通常與青春等更容易貶值且與個人成就的價值互斥,而男性的性感定義則通常會隨著年齡、經驗的累積而與個人成就的價值一致,也因此女性在性感與自我的定義上就更矛盾、更不確定,但同時因為「有選擇」,便將這個性別不平等關係轉化成個人選擇的問題。

這裡的選擇包括積極與消極層面的,前者是積極的選擇,後者則是消極的結束關係、拒絕等,因為選擇干係到自我的展現,在無法確定關係的狀況下,消極選擇遂變成了成本最小的選擇,而這也是本書研究的重點,書中所提到的消極關係,並非對於關係的負面之義,而是對於不確定性的一種抗爭或回防——我無法確定雙方於這段關係當中的位置,所以結束關係、或是發生性關係後就拍拍屁股走人等便是最安全的作法。同時,對於很多人而言,這可能也是不得不的選擇,例如希望在職場上投注更多心力的女性就更難以選擇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或是將處於工時較長薪資較低且更不穩定的派遣工作時,更不會去選擇需要長期投注心力的關係等。

而這些問題則往往被自由與選擇掩蓋成為個人的問題,而市場則再度出現透過各種不同的情感商品,例如各種不同的自助書籍、課程或是各種「愛自己」的消費節慶,讓每個個人用消費來解決這個問題。

示意圖。 圖/路透社
示意圖。 圖/路透社

「性感優雅的法國女人」背後

我必須要讚賞作者的勇敢,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一本讓保守派如獲至寶,也可能是讓性解放同溫層芒刺在背的書,作者強調他並不認為因此就要回歸家庭價值觀,或是減少自由,我在閱讀過程中也看到了他的小心與謹慎,而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不妨也暫時放寬心,嘗試去挑戰自己內心的一些定見。

例如,我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因為書中許多受訪者為法國人,法國——特別是法國女人——長期在台灣各類文章書籍中被塑造成一種優雅、隨性、性感、獨立、不受限於道德或規範等等的形象,所以當我看到這些訪談時,他們同樣對於關係感到困惑、焦慮以及不知道該如何定位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時,有點打破我的法國美好濾鏡,正如同作者嘗試我們對於自由的美好濾鏡一般。

這個打破絕對不是期待將關係回復到那個「克己復禮」的時代,而是讓我們重新看見關係中所共通的焦慮與不安,不應該只尋求個人的解方,而是要追尋一個社會共同解決的可能。

※ 本文為《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書評聯經出版授權刊登。

這個打破絕對不是期待將關係回復到那個「克己復禮」的時代,而是讓我們重新看見關係中所共通的焦慮與不安,不應該只尋求個人的解方,而是要追尋一個社會共同解決的可能。示意圖。 圖/歐新社
這個打破絕對不是期待將關係回復到那個「克己復禮」的時代,而是讓我們重新看見關係中所共通的焦慮與不安,不應該只尋求個人的解方,而是要追尋一個社會共同解決的可能。示意圖。 圖/歐新社


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
作者: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譯者:翁尚均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30

《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書封。 圖/聯經出版提供
《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書封。 圖/聯經出版提供

留言區
TOP